初三孩子沒有手機上網課,選擇輕生,“生命教育”刻不容緩

前段時間一名初三的孩子,因為家庭貧困買不起手機,無法按時上網課,選擇喝藥輕生;綿陽12歲的女孩因為和父母發生衝突,選擇從25樓跳下當場死亡的。看到這樣的消息,我們感到痛心也感到心疼。


初三孩子沒有手機上網課,選擇輕生,“生命教育”刻不容緩


孩子們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原因?

最近幾個月的肺炎疫情,很多人再一次深刻的感受到了生命的意義,活著最重要,活著才有一切。但頻頻爆出的孩子們卻因為一點點的挫折就選擇結束自己寶貴的生命,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1、抗挫能力差

現在的孩子大都生活在愛的包圍圈中,父母儘可能的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孩子則認為父母就應該圍著自己轉,滿足自己的一切需求。長大了希望同事上司也應該像父母一樣包容自己的一切,順從自己的意願,然而現實往往是殘酷的。

在父母的溺愛和包辦下,孩子很難發展出正確的自我評價和行為習慣,遇到困難第一時間找藉口,或者想要放棄,常常把責任歸咎於外界,就像上面的案例中,都是父母的不對,都是別人的錯,事實上只是在為自己不願意承擔找藉口。

在父母溺愛包辦中長大的孩子往往虛榮心強,好面子,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儘可能的為孩子提供優越的物質條件,時間久了會發現孩子越來越關注外在,過分追求名牌,喜歡和別人攀比,當有一天父母不能在滿足孩子的時候,孩子的虛榮心,面子,優越感就會被擊垮,因為對自己缺乏正確的評價,所以孩子的內心會同這些東西一起被摧毀,自卑,無助,失落,一起襲來,最終造成無法挽回的惡果。


初三孩子沒有手機上網課,選擇輕生,“生命教育”刻不容緩


2、過於追求完美

過分追求完美的人常常過的並不完美,有人說過分追求完美是一種缺陷。當一個人過分追求完美其實是對於自己的不滿意,無法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無法接納身邊人的不完美,這樣的人不但自己活得累,還會讓身邊人感到壓力很大。

蘋果的誕生讓我們認識了喬布斯,一個近乎完美的人。但是他的完美卻帶給家人和團隊近乎絕望的體驗。他曾經的合作伙伴這樣總結說“喬布斯不止是你聽說的那樣,而且超乎你的想象”他的完美成就了蘋果,但卻也讓喬布斯付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初三孩子沒有手機上網課,選擇輕生,“生命教育”刻不容緩


在青少年諮詢中,我們發現那些出現心理問題或者抑鬱傾向的孩子,大都具有完美的性格。他們對自己要求很高,給自己設定了極高的目標,他們渴望按照自己的目標前行,希望獲得自己想要的接過。但事實上他們的目標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當下的能力範圍,但是他們並不會以此為藉口,當他們沒有按照目標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時,她們就開始懷疑自己,否定自己,認為周圍人都對自己有看法,同學老師對看不起自己,他們會把這一切都歸因於自己的原因,無法接納自己,從而出現焦慮和壓抑的情緒,最終導致出現心理問題。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現實中總會遇到很多無法完美解決的事情,過分追求完美的人無法接受不完美的結果,從而產生挫敗感,甚至陷入絕望,從而做出很多傷人傷己的行為。

3、和父母的關係

在諮詢中遇到過太多因為家庭,學業,人際關係問題感到焦慮,抑鬱甚至有自殺傾向的孩子,但壓垮孩子的最後一個稻草往往都是父母。

現在孩子的青春期普遍提前,很多孩子10歲以後就開始進入了青春期,各種“叛逆”行為也隨之萌芽,而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以及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和方式都會影響孩子心理變化和發展。

試想那個初三的孩子如果她願意將自己的苦惱告訴父母,即使父母不能幫她購買手機,但是至少可以傾聽孩子的內心,讓孩子內在的煩悶情緒得到釋放和緩解。還有那個12歲的女孩,如果說父母懂得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孩子,和孩子溝通,孩子也就不會情緒激動,甚至無法控制自己,最終釀成悲劇的發生。


初三孩子沒有手機上網課,選擇輕生,“生命教育”刻不容緩


如何對孩子們進行“生命教育”?

當我們瞭解了孩子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原因後,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認識和了解生命的珍貴呢?

日本有一堂關於生命教育的課程,會讓上小學的孩子每人養育一個小雞,從雞蛋中孵化出小雞,然後每天餵養曬太陽,甚至陪小雞聊天,慢慢的小雞看到孩子們也會倍感親切都會奔向孩子,但是等小雞長大後,孩子們卻要親眼看到小雞被殺,然後做成食物端上餐桌,很多孩子看到自己眼前的“美味雞肉”卻無法下嚥,有人表情凝重,有人小聲哭泣。

小雞的成長就像孩子們自己的成長,而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擔任的角色就像媽媽或者爸爸,精心照顧,餵養,看著小雞從雞仔一天天的長大,到最後失去,這個過程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爸爸媽媽養育的艱辛,也看到了生命的消亡有時很短暫,但卻成為留在自己心裡永遠的痛。

雖然這個實驗受到很多質疑,但通過這樣的方式卻能夠讓孩子們了認識生命,瞭解生命,懂得生命的短暫與珍貴。

初三孩子沒有手機上網課,選擇輕生,“生命教育”刻不容緩


最近肺炎疫情的爆發,讓很多瞭解了生命的意義,很多教育學者都表示應該藉此機會讓孩子學習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發展孩子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卻被很多家長忽視了,高學歷,低承受能力成了一種社會現象。

家長可以通過媒體報道的肺炎疫情以及抗疫的情況讓孩子認識到生命的價值,從而熱愛自己的生命,通過疫情防護學會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對自己的安全負責,對自己的未來負責。


初三孩子沒有手機上網課,選擇輕生,“生命教育”刻不容緩


高爾斯華綏說:“生命是一去不復反返的!眼前保得了的切莫要放手;一放手,你就永遠找不回來,死使你變成空人,就像那些樹木落掉葉子後的空枝一樣;終於愈來愈空,連你自己也凋謝了,也落了下來。”所以我們要像珍惜今天一樣珍惜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