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醒!對於養豬人來說,相關政策的上下不一可能比非瘟還可怕

《農財寶典》新牧網 魏變勝

最近以來,支持養豬的政策頻繁出臺,在環保、用地和融資貸款補貼等多方面給出了優惠政策。然而,據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都市現場欄目報道,3月9日江西宜春高安市陳桂生剛剛擴建準備復養的豬舍被鎮政府給強拆了,原因是未取得規劃許可,且當地領導表示,小散戶想養先辦環評!

其實,自非洲豬瘟在我國發生以來,養豬業的政策連續不斷,尤其是從2019年豬價飛漲開始,各個部門支持養豬的政策頻繁出臺,支持力度可以說是歷史上前所未有。

如曾經讓多少養豬人頭疼的環評,現在變成告知承諾制試點了,年初欄5000頭以下的直接在線登記備案,無需辦理環評審批。用地方面也是可以使用一般耕地,貸款方面活豬、設備都可抵押,貼息貸款補貼標準從年出欄5000頭以上降低到500頭以上……

乍一看國家出臺的養豬政策,無疑讓人心動。筆者每次朋友圈轉發完這些政策,總有一些其他行業朋友的來諮詢養豬的利好,因為很多人看到豬價很好以為容易賺錢。在農財寶典新牧網舉行的政策直播中,很多外行都關注補貼。

但真正的行業人士卻說,以後變了怎麼辦?因為縱觀歷史,我們的養豬行業已經經歷過類似的情況,內心已經有了陰影。這不還沒等到以後變,一些地方已經開始強拆豬舍了……

據報道,陳桂生原本養豬,但後來因非洲豬瘟影響豬舍閒置,因為擔心閒置豬舍有病毒,所以在旁邊新建豬舍準備復養,按照國家領導人的指示和相關政策,陳桂生的做法應該值得養豬人學習,他為加快我國生豬產能恢復而努力,也為生豬業穩產保供貢獻一份力量。當地領導說的小散戶想養先辦環評的說法完全不符合當下政策要求。

警醒!對於養豬人來說,相關政策的上下不一可能比非瘟還可怕

但是,陳桂生這麼做換來的卻是被強拆!

養豬十年以上的朋友都知道,如今國家頻發政策支持養豬的事情不是頭一回。2016年3月,筆者在山東臨沂等地豬場時,有一老闆正在為環保發愁,但他表示從散戶變成規模養豬戶正是藍耳病後政府支持養豬的事情。

客觀講,豬場環保的問題必然要重視,過去養豬業確實存在一些汙染環境的現象,這一點必須承認,但也有養豬人真誠的對待環保後,最終還是沒有換來好的結局。江西宜春曾經是養豬大市,2017年時拆遷成風,筆者當時走訪瞭解到,有一個豬場按照要求花巨資上了環保處理設備,後來又說不達標給拆了……

就這樣,政策的上下不一、前後變化給真心養豬的人留下了巨大陰影。

往年豬價一高,都會出現蜂擁而養豬的現象,但如今20元歷史高價和政策鼓勵雙重利好下還是沒有出現。據筆者電話調研,各地大面積恢復養豬的場並不多,除了新聞報道和公告上一些巨頭們的投資外。

為何會這樣?有養殖戶坦言,在非洲豬瘟還未離開的情況下,如今養豬首先要做好生物安全,而對於很多小豬場來說,生物安全的軟硬件很差,想養就要投資升級,這樣才能有機會養好豬。

但這對於已經受過非洲豬瘟傷害的養豬人來說,生物安全的投資是容不得任何風險的投資,尤其是拆遷等,因為非洲豬瘟可以通過生物安全等措施實現可防可控,而像陳桂生遭遇的政府強拆這種風險卻無法自主避免。

我們不妨做個假設:如果養豬人拿出家底投資到生物安全上防控非瘟養豬,最終因為政策的上下不一和前後變化卻拆了,他們該怎麼面對?筆者認為這個疑惑不消,2020年生豬產能恢復到接近正常水平的政治任務恐怕難以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