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之森》“離開,是他留下的最珍貴的禮物”


《螢火之森》“離開,是他留下的最珍貴的禮物”

文|深海里的星

《螢火之森》改編自綠川幸在少女漫畫雜誌《LaLa》同名漫畫,講述了一個悽美卻觸動人心的愛情故事。

44分鐘的動畫電影,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有的只是平淡而又充滿溫馨的感動,雖說故事的結尾留下了很多悲傷,但整個故事的內核,卻深深的印刻在很多人心底。

半人半妖的少年和一個天真純粹的女孩,其實從一開始就已經論證著悲劇的結尾,無法觸碰的身體,是擋在他們相愛面前的一座大山,但他們彼此的陪伴,又曾在細碎的美好裡讓我們相信愛能戰勝一切,可遺憾的結尾卻也只是讓太多人久久意難平。

很難說每個人能明白這個故事背後的浪漫,大部分人看到的,是因為觸碰人類小孩後只能消失的銀,卻不曾細想,時間長河中不會老不會死的他或許只是在用這樣一種方式來和她告別,在那個彼此最接近的年華里,留下一個擁抱,就足以用一生去珍惜。

所以,請不要從這個故事裡只看到悲傷,在遺憾背後,它同樣溫暖且治癒。這也是站在彼此角度,他們能給對方的最好的結局。

《螢火之森》“離開,是他留下的最珍貴的禮物”


01.以一個妖怪世界出發,探尋陪伴背後愛的真諦

故事的背景,是一個與人類共生的妖怪世界,銀是從小被遺棄在這個地方的,後來命懸一線之時得以山神相救,成為了生活在妖怪森林裡的“異類”。

日本民間一直有大量與妖怪相關的傳說,它的產生起初於遠古人們對自然、動物的敬畏之心,如同神話故事一般,人們把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控制的力量統稱為妖怪。

銀在這裡成長,熟悉的一切守護著他,也保護著他,但他是孤獨的,沒有父母的陪伴,出生那瞬間起並沒有得到祝福,被拋棄也沒有緣故,只是在懵懂無知的時候,就剝奪了他正常感受一切的權利。

他曾經是人類,現在卻只是靠妖術維持的脆弱的生命,他於未來虛無縹緲,很難讓他能有所期待的事情。

而比起更多嚇人模樣或是詭異身姿的妖怪本體,銀其實外表看起來與一般人無異,他並不像一個妖怪,所以只能戴上狐狸面具,以此偽裝自己。

他無法回到人類世界,但也無法融入妖怪世界,他始終因為與眾不同而遊離整個世界之外,可那份層層偽裝下的孤獨,終究掩蓋不了他渴望朋友的事實。

《螢火之森》“離開,是他留下的最珍貴的禮物”


所以螢的出現,治癒了銀千瘡百孔的內心,也讓他逐漸對這個世界產生了期待。螢的靠近是因為好奇,而銀的接納是因為渴望,他們存在於截然不同的另一個世界,卻又成了彼此世界的唯一。

這也成了陪伴背後愛的真諦,把所認為最美好的送給對方,也在不知不覺中讓彼此都成為了更好的人。

對於瑩來說,那是一個人教會她勇敢,獨立,愛自己的時間,但當她以為可以足夠去愛的時候,卻也是他要離開的時候。

而對銀來說,他曾迷茫,曾孤獨,曾恐懼世間並不不值得期待的明天,直到有一天突然遇到一個人,開始覺得除去那個夏天的時間變得如此漫長,彼此相守的時間卻又如此短暫,卻也正因為有了對每一個夏天的期待,讓他們都渴望能守住永恆。

可他們無法逆天而行,距離會將他們越推越遠,比起設想中更可怕的結局,他只是希望在彼此最靠近的年華里留下最美好的記憶。

所以銀的“犧牲”,更像是蓄謀已久的解脫,也讓悲劇的一切有了更深刻的意義。

《螢火之森》“離開,是他留下的最珍貴的禮物”


02.以“回憶”入手,用美好與殘缺的對比,突出“犧牲”背後的力量

整個故事是以螢的回憶入手,六歲那年的相遇,有了每一年夏天重逢的約定,從一個莽撞,無知,甚至總想要觸碰銀的小女孩,到彼此相處中越來越小心翼翼,也是她越來越珍惜這段友誼。

整部動畫穿插著大量前後連接的伏筆,比如從最開始就知曉的“觸碰人類就會消失”的真相,到開頭螢的爺爺提起的夏日祭,和後來的結束,都讓細節變得立體。

回憶視角更多的是讓人們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但處處埋下的美好與殘缺的對比,其實也是在突出“犧牲”背後,強大的治癒力量。

銀從一開始就對瑩說,“你可以忘記我的”,她一天天長大,他卻始終沒有改變,這份註定不一樣的成長軌跡一定會讓他們在時間的長河中被迫分離。

但螢的珍惜,是希望哪怕到最後一刻,依然還能握住彼此僅剩下的陪伴,所以當她設想畢業後可以有更多時間陪伴在銀的身邊,不是隻有一個短暫夏天的時候,也是她妄圖將這份陪伴放大的時候。

而銀的消失,其實也是他內心深處選擇釋懷,被身為父母的人類拋棄,他曾不願意靠近任何一個人,可只有當他內心釋懷並選擇原諒的時候,只有他主動接受消失的結局的時候,他也才可以被“超度”,去到一個他應該去的地方。

所以,故事並不只有表面看上去的那份悲傷,而是在悲傷背後,告訴我們,那是他的選擇,也是用唯一的擁抱和最恰當的離開送給她的最珍貴的禮物。

他不想讓一切最終只能變得殘忍,他希望是在彼此都能記得的美好裡,用美好讓一切歸零,並將這份記憶延續,他的“犧牲”,也是讓我們看到如此溫暖的一個人。

《螢火之森》“離開,是他留下的最珍貴的禮物”


03.以“清新”風格的畫面襯托,用柔情似水的視覺享受,與結尾的“悲”形成強烈反差。

動畫是以小清新風格入手,從一開始便給人一種甜蜜的享受,一根木棒的距離,一條絲線的長度,一次約會的設想,一個隔著面具的吻,從朋友到彼此的喜歡,他們之間的相處是一步步讓我們見證了一份最美好的怦然心動。

一點點長高的螢,一步步靠近的心,夏日炎炎,從翠綠色的森林,到火豔色的夕陽,以及潺潺流水聲的小溪,都將他們之間的相處刻畫成了一幅幅溫馨的視覺享受。

但在這種讓每個人沉淪的美好中,突然因為一個無法相守的結局,也是給人巨大的反差。

越是美好的記憶,越是殘忍的現實,當這份對比越明顯的時候,人們的情緒落差也就越深刻。

這也是很多人無法接受這個結局的原因,他們之間的相處是讓我們看見了陪伴最美好的模樣,一起吃過的雪糕,一起折過的小船,一起放的風箏,一起度過的每一個烈日當空,是尤顯得美好的夏日時光,也成了他們之間最觸動人心絃的浪漫。

可一切卻也以那個夏日祭為終點,相遇在那個夏天,最後也結束在那個夏天。

對於留下來的螢來說,她可能會花一輩子的時間,去回憶一個擁抱的溫暖,而對於銀來說,在最靠近心愛的人面前,他說出了那句“我喜歡你”,也已然是他能給她的,最好的答案。

遺憾一定是有的,卻也讓整個故事在這份襯托之中更加完整了起來,他們之間曾有很多阻礙,有很多東西註定是他們可遇不可求的,但他們之間相處的回憶,卻是刻在每個人心底的。

這就足夠了,很多時候不是因為美好而讓人銘記,恰恰因為遺憾,反而會讓這份記憶變得更加永恆也更加珍貴。

這也是故事背後的主題,用遺憾去放大美好,也去延續美好。

《螢火之森》“離開,是他留下的最珍貴的禮物”


04.以“治癒”為主題,展現遺憾背後彼此最好的祝福

很多人曾把這個故事評為“致鬱”的代表,但事實上它想要表達的主題,依然是“治癒”的。

人生白駒過隙,像沙一樣溜走的時間是每個人留不住的過去,我們以為一輩子的時間很漫長,可以相遇,相知,相戀,相守,在水到渠成中慢慢度過自己的一生,但事實上在更多人面對的,從來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告別。

顧城的詩裡寫“為了避免結束,所以也避免了每一次開始”,很多人因為明知遺憾而恐懼相遇,可對於螢和銀來說,他們的相遇便是以結束為開始。

深綠的,這裡是山神的森林,我一定暫時沒辦法期待夏天的來臨吧,心好痛,眼淚溢了出來,但是,殘留在手裡的溫暖,還有夏天的回憶,一定會一直和我一起。

後來的螢,依然會在夏天來臨之時來到那個沒有銀的森林,這份記憶,成為了她心底的柔軟,而當我們換一個角度去思考,這也變成了一個非常美好的設定,他們所渴望的愛情遠不是一份短暫的相守,而是在生生世世中,彼此出發,尋找,然後重逢……只要記憶還在,他們便永遠陪在對方身邊。

《螢火之森》“離開,是他留下的最珍貴的禮物”


對於像幽靈一樣的銀來說,他渴望變成正常人的模樣,渴望有一個合適的身份永遠陪在她身邊,可是他們註定不是一樣的人,就像他告訴螢希望她忘掉他一樣,他無法成為她的拖累,也不能自私的把她困在這個不屬於她的世界。

她應該有更精彩的人生,有一個可以牽著她的手的,可以擁抱的,可以更正常的陪在她身邊的人。

所以他走了,為了騰出她身邊的那個位置,也為了讓她去擁有真正的幸福,這是他對她的祝福。

而對螢來說,她其實也早就做好了分別的準備,對銀來說的結束,也會成為全新的開始,正如妖怪們說的那樣“縱使我們都渴望陪在他身邊,但只有他自己選擇結束了,去主動觸碰,去渴望擁抱的時候,也才是他解脫的時候”。

設想中故事的延伸,也許某一個夏日午後,銀有了全新的身份,再次回到這片森林,然後來到螢面前,告訴她,“我終於可以擁抱你了”。

所以後來的她也釋懷了,她帶著那份記憶,有了屬於她自己的全新的開始,也是她對他的理解與無言的祝福。

《螢火之森》“離開,是他留下的最珍貴的禮物”


結語

《螢火之森》和《夏目友人帳》同出一個系列,前者偏向愛情,後者偏向友情,卻都是在細碎的日常中帶給我們最深的感動。

光怪陸離的世界裡,有太多平凡的生活,但在平淡之中,反而是更真實的貼近每個人的內心。

愛情沒有標準的答案,但唯一能確定的,當一個人的出現是讓你變成了更好的人,那麼這一切便是有意義的。

圖片來自動畫《螢火之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