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葉傳入英國,茶文化是如何在英國趨於本土化?

茶是中國最早研究出來並一直傳承著的手藝,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茶葉和飲茶方式逐漸流向全世界,為世界帶來了一股飲茶風潮。

地理大發現把全世界聯繫在一起,更有鄭和下西洋一類的主在傳播教義,但實則助推了文化傳播的行為,這一切變化和發展都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

中國茶葉傳入英國,茶文化是如何在英國趨於本土化?

茶葉被英國引進之後也逐漸與英國人的生活相結合,出現了與中國不同的對茶的品嚐和看法,茶葉在英國的本土化趨勢越來越強,已經不拘泥為一種進口產品。中國茶文化的豐富內涵在這裡完全沒有體現,是一個獨立的、不同於所有國家的茶文化。

中國茶葉傳入英國,茶文化是如何在英國趨於本土化?

英國茶葉基本來自中國出口,隨著世界聯繫日益緊密中國出口的物品得到別國人的喜愛,其中英國最喜歡茶葉

茶葉傳入西方國家是有一條時間線的,並非一開始就席捲起來。首先,在十七世紀的歐洲本身就開始對中國風感興趣,大街小巷也有很多人模仿中國功夫明星或者上海的一些習俗、話語。這為中國文化的傳播奠定了基礎。

中國茶葉傳入英國,茶文化是如何在英國趨於本土化?

後來茶用資訊的形式第一次被世界看到,就好像是報紙的作用一樣,人們在還沒有看到茶葉這個真實的物品之前就已經對它有了基本的瞭解。比如中國人是喜歡喝茶的、茶葉可以種植、炒茶、製茶工藝等。不過這些都只是停留在知識層面的,沒有辦法實際操作。人們對茶葉的好奇越來越重,在沒有接觸之前就已經讓茶葉地位不凡。

各國之間逐漸有了物物交換的聯繫,但是這很影響商業貿易的發展,於是荷蘭人最早用購買的方式向中國進口茶葉。這才是茶葉以實物的形態出現在異域他鄉,荷蘭人率先與中國進行茶葉貿易,當然,那麼多進口茶葉不可能他們一個國家就消耗掉,荷蘭在十七八世紀海上貿易十分發達,通過荷蘭港口能夠運輸到很多國家。

中國茶葉傳入英國,茶文化是如何在英國趨於本土化?

英國就是其中之一,北美是英國的殖民地,因為靠近荷蘭所以也品嚐到了"報紙上的茶葉"。

北美嚐到甜頭之後英國的東印度公司自然也看出了貿易茶葉的好處,於是對茶葉進行了壟斷,他們把通往北美的茶葉全部收購,然後再轉高價賣出。只是那時候茶葉是源自中國,運輸方面也比較複雜,所以本身價格昂貴的茶葉就會再增加一筆開支。這對於基層百姓來說是很難維持的,中英關於茶的貿易雖然穩定,但是數量上波動較大,甚至會出現下滑的趨勢。有錢人才能夠購買茶葉,但上層人士畢竟還是少數,什麼山珍海味都只是淺嘗輒止。

十八世紀以後,茶葉的宣傳更勝一籌,中層階級看到了茶葉的魅力,這使得茶葉的購買方從上層社會逐漸向下擴展,十八世紀中葉,在很多英國中產階級家庭的賬簿裡都有了購買茶葉的支出項。這也說明英國在茶葉方面的支出越來越多,中國茶葉逐漸在英國有了市場。既然上層到中層的蔓延速度如此之快,那也要不了多久就會傳到下層人民的手中,果然,到了18世紀後期,下層人民也嚐到了茶葉的美味。

這些都可以根據在十七八世紀英國東印度公司的進口量看出來,十八世紀後期東印度公司的進口量迅猛增長,國內需要量大,使得中英茶葉貿易發展迅速。那些茶葉源源不斷地從港口進入英國百姓家庭,飲茶成為英國全社會共同認可的一項休閒活動方式。英國對於中國各地產的茶葉還有不一樣的評價,在英國人眼中,中國福建產出的茶葉是最好喝的。

中國茶葉傳入英國,茶文化是如何在英國趨於本土化?

茶葉走私逐漸在英國氾濫,一個只有上層人士才能夠買得起的奢侈品一下子變成大街小巷都有售賣的基礎消費品,這位英國茶葉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下層逐漸養成了喝茶的習慣,這也成為後來英國盛行下午茶的原因。

中國茶葉傳入英國,茶文化是如何在英國趨於本土化?

英國對於茶葉的認識與中國茶文化完全不同,他們有了自己的飲茶習慣和喜好,逐漸把茶葉和英國社會風俗結合起來,有了自己的特色

世界各地的文化各有不同,這是顯而易見的,即使地理大發現把各國人民聯繫起來,但是文化上的差異還是存在。在中國,喜歡喝清涼爽口的綠茶,幾乎不會有人品茶用紅茶。但是英國卻大不相同,對他們來說,茶葉本就是外來物品,沒有基礎的文化價值,所以紅茶綠茶是同等對待的,反而隨著時間的變化,人們對於紅茶的喜愛越來越深,極少會飲用綠茶。

這和英國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氣候特徵都有一定聯繫。英國常年處於陰冷潮溼的氣候環境之中,紅茶屬於溫性,所以比綠茶更適合英國人飲用。當然,這也只是一方面原因,英國人的飲食習慣偏好糖和奶,紅茶和奶、糖結合起來使用味道更佳,綠茶則做不到這一點。他們對於茶的飲用和中國天壤之別。綠茶配沸水衝灌是中國人的茶文化。

中國茶葉傳入英國,茶文化是如何在英國趨於本土化?

經濟因素也影響了英國人對茶葉的選擇,紅茶一直以來價格都比綠茶低一些,可能有中國人愛喝綠茶的因素在其中,所以綠茶在中國看來是很珍貴的品種,自然出口價格會貴一些,而紅茶的使用者並不多,在中國反而不受歡迎,價格較低。通過價格可以判定,當時英國社會雖然茶葉在一個世紀內迅速從上層人士才喝得起的奢侈品變成普通消費品,但是很可能上層人士喝的是綠茶,而普及之後人們喝得起、並認為適合英國的茶葉是紅茶。

英國飲茶方式在前文中也有提到,他們會把奶和糖加入紅茶中沖泡,這就形成了別具特色的英式飲茶方法。英國人對於奶、糖的喜愛,也不是空穴來風。它們一直都是英國的飲食傳統,是從建立的那一刻起就植根在英國人生活習慣之中的。這樣的飲茶方式加上茶葉價格逐漸平民化兩個因素結合起來,才讓英國人對茶葉的依賴越來越強。受到更多英國人的接受,茶葉逐漸融入在英國人的生活之中,"下午茶"風靡起來。

中國茶葉傳入英國,茶文化是如何在英國趨於本土化?

出於健康考慮,奶裡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加上糖的調節,使得茶葉不僅在口感上更勝一籌,甚至在營養方面也有了突破,這也發現,飲茶不僅僅是一種休閒、修身養性的目的,在英國還有保持身體健康和營養均衡的作用。這就牽扯出了中英對於茶文化的不同見解,雖然是相同的飲用食品,但是文化上的差異十分明顯。

中國茶葉傳入英國,茶文化是如何在英國趨於本土化?

中國茶文化中的意境之美英國人並不在意,兩國文化的不同使得相同的物品含有不同含義,英國有了自己的茶文化

中國茶葉出口到別的國家,也並不意味著茶文化跟隨著商業貿易也進入了別國,相反, 英國對於中國茶葉中富含的豐厚的歷史意義和意境完全不在意。因為生存環境,還有千百年來的歷史積澱,所以中國人對茶葉的喜愛是一種意境美,文化從古人那裡傳承下來,每喝一口都有不一樣的見解和體悟。這些東西沒有相同文化感受的人又怎麼會理解,當然,英國人也是這麼認為的,它們把奶和糖加入在紅茶之中所收穫的美的感受也不是別國的人能夠體會到的。

這就存在了茶文化的差異,英國社會賦予了茶葉不同的文化內涵,使得茶文化在英國文化中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飲茶的習慣日益在英國蔓延,這與精神文化方面的內容相互碰撞,迸發出新的火花,英國的茶葉和詩歌、散文相結合,寄託著英國人對家的熱愛,因為下午茶都是和家人或者朋友一起完成的,所以只要想到飲茶,就會想起家人的溫暖和朋友之間的關懷,這樣的感情也為茶文化的發展做了鋪墊。

中國茶葉傳入英國,茶文化是如何在英國趨於本土化?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英國的家的溫暖和中國天人合一的境界完全不同,英國式飲茶並不把中國的傳統放進去,這是文化的差異,並非所有外來物品、文化都是好的,都要一味接受,這一點在英國做得很好。他們把茶葉發展成自己的文化、精神,即使是從別國進口的,但也能展現出與眾不同的一面。地理大發現把人們在距離上拉近了,文化的融合和碰撞與物質的關係不大,有著不同的發展軌跡。

綜上,英國的茶葉通過商業貿易從中國運來,這一切都受到經濟文化方面的影響和制約,逐漸從上層社會轉為全社會人共同接受的東西,也能看出中國茶葉的魅力。茶葉本身沒有精神層面的東西,是因為不同的發展經歷和文化積澱才讓它有了不一樣的概念,要尊重各國的文化傳統,求同存異。

參考文獻:

《英國史》

《英國的政治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