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阿維尼翁歷史也算挺古老的,據他們當地人說公元前500年就有人住,是一群利古里亞人,這個利古里亞人是地中海北岸最古老的土著人。公元前500年是中國春秋時期的周敬王二十年,孔子的理論已經成型。阿維尼翁這裡的利古里亞人那時候專門給古羅馬人制造各種大小麻煩和頭疼,無論是誰,只要打羅馬人,利古里亞人就和他合夥。特別是迦太基的那個著名將軍漢尼拔,一直得到利古里亞人的支持。直到公元前180年,羅馬人才算把利古里亞人制服。公元前180年,在中國,秦始皇都沒了,西漢呂后死於這一年,漢文帝劉恆即位,開始了文景之治。中國已經是一片和平繁榮,歐洲這裡卻還是兵亂不止。

中世紀的歐洲有一場大兵亂,就是十字軍東征。十字軍東征在十三世紀結束後,法國處於卡佩王朝的腓力四世(Philippe IV)時期。腓力四世把對外擴張的政策廢止,改而努力鞏固法國的疆土和王室的權利。腓力四世1285年登基的時候,在中國是元世祖忽必烈的至元二十二年,正是忽必烈開疆擴土的時期。而在法國,這個時期的中央王權並不很強大,各地的諸侯貴族擁有大片土地,國王卻像是名譽稱號。腓力四世開始努力把土地收回王室,力圖建立統一的法國。由於十字軍東征花費太大,法國王室缺金少銀,想向貴族贖買土地就非常費力。而且這個時期腓力四世還要和英國打仗爭奪一塊法國土地,錢就更不夠花的了。他就開始大力征稅,擴大了徵稅範圍,甚至把教會納入徵稅範圍。這一下子把羅馬教皇布尼法斯八世(Boniface VIII)惹翻兒了,布尼法斯八世就發佈敕令說禁止任何國王向教士徵稅。腓力四世一看你這個教皇任嘛不懂嗎,宗教本來就是我統治的工具,你現在倒想來統治我了?腓力四世派人去布尼法斯八世家裡把他給拘來,暴揍了一頓,還給押到街上游了街。雖然腓力四世後來把他放了,但是這教皇那麼冠冕堂皇的人被如此羞辱了一番,回家沒幾個禮拜就抑鬱而亡。此後,腓力四世力挺當時的波爾多紅衣大主教當選新的教皇,落座後叫做克雷芒五世(Clement V),這是1305年的事。克雷芒五世很快就下令將法國領地上教會收入的百分之十貢獻給國王。法國國王控制了羅馬教皇和教廷,還強迫教皇解散了十字軍東征時建立的聖殿騎士團,等於繳了教皇的械,解除了宗教的武裝。這克雷芒五世如此受法國國王擺佈,肯定不敢去羅馬呀,他就在1307年下令把教皇宮從羅馬搬到法國南方的阿維尼翁(Avignon)。克雷芒五世要把羅馬教皇宮搬到阿維尼翁,可是當時的阿維尼翁是一個女伯爵的領地。新教皇被女伯爵訛了一筆錢,有八萬金幣吶。按現在價大概相當於八千萬歐元,要是考慮到物價指數,可能就是八百億,還是歐元。

克雷芒五世來了以後,先要開始建一座城,當然就要修城牆。喏,就是這一圈城牆,一圈有5公里,在當時就算是好大一座城了。我們現在看見的這段城牆是十九世紀重修以後的。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壘起城牆,拆了腳手架,發現弄錯了,忘了開口子,進出無矩了。得了,再掏洞吧,掏出幾座城門。所以你看這城門,有明顯的拆痕。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阿維尼翁緊挨著羅納河(The Rhone),這河就在上面這座城門外面一百米的地方從北向南流過去。為了交通方便,阿維尼翁的先人在這河上架了一座大石橋,叫做聖貝內澤橋。克雷芒五世看中這個地點也是因為這裡有橋。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這座橋建於1177年,是典型的羅馬拱橋,最早一共有二十二個橋洞。我上個月剛剛看過的河北趙州橋和弘濟橋都是公元600年左右的,現在還完好能用。你看上面這座橋,就剩下四個橋孔了。打它建好開始,一來洪水就被沖斷,沖斷了再修;修好了又沖斷。如此幾番之後,大概是教皇從阿維尼翁搬回羅馬以後,當地人懶得再修它了,也可能是因為沒錢修了。從此,這座橋就以“阿維尼翁斷橋”成名了。他這個斷橋可不是西湖那樣的斷橋,西湖那個是假斷橋,這個是真的。為什麼它老斷?道理其實很簡單,趙州橋有敞肩分流洪水,而這座橋沒有。結果有拱肩帶小洞的橋墩和靠岸邊的橋墩留下來了;中間那些沒實心拱肩的就都被洪水浪淘沙了。一直到十七世紀,西方才學會趙州橋那樣的大跨度敞肩石拱橋。

這一圈城牆的裡面是阿維尼翁老城,現在還有人住,但是底商基本都是搞旅遊的,商店、旅店什麼的。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小飯館從這個門往裡面搬洋白菜和洋柿子,真的,我剛看見他們的夥計搬進去。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小飯館前面廣場的對面就是教皇宮(Palais des Papes)。雖然克雷芒五世下令遷教皇宮,可是他自己卻沒有趕上新教皇宮的落成。這個教皇宮有二部分,一期工程是本篤十二世建的,叫老宮;二期工程是克雷芒六世建的,叫新宮。阿維尼翁時期前後一共有九位教皇,前面七位是正規的,後面有二位是不正規的。到了阿維尼翁後期,1377年的時候,教皇是格利高裡十一世,法國國王是查理五世。當時正是英法百年戰爭期間,法國落於下風,格里高裡十一世趁著法國王權衰弱之機,把教皇駐地遷回羅馬。待到查理五世扭轉了戰局,法國王權加強了,阿維尼翁就又選出了新的教皇本篤十三世。這個就是基督教分裂的雙教皇時期,包括克雷芒七世。一直到1417年,教會才恢復統一,教皇坐在羅馬。但是,阿維尼翁教皇宮一直保留為羅馬教廷財產。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時候,已經苟延殘踹了三百多年的阿維尼翁教皇宮被革命群眾搗毀了一遍。最後,拿破崙把阿維尼翁教皇宮收歸法國,把它當作兵營和監獄。這一時期,教皇宮又被大力破壞了一遍,裡面的木料被拆了蓋馬廄,壁畫也都被塗抹、覆蓋,宮殿的建築結構倒是保留下來了。1906年,這裡改成了國有博物館,後來得到了一定的修繕。英國作家狄更斯1846年在他的《意大利風光》裡曾經提到遊覽這座阿維尼翁教皇宮,說他的導遊是一個女魔頭,在講到教皇宮曾經被當作血淋淋的刑訊室的時候還頗為自豪。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看看大門上那兩座尖塔,說明這是一座法國哥特式建築,但它不是教堂,所以沒有哥特式教堂那樣的外觀。而且由於當時法國戰爭頻繁,這座宮殿就多少帶有要塞的外觀。它的正立面大門也是內凹式,但是每層的內凹券上沒有人像立柱,雖然不是教堂的尖拱券,但也能看出來有那個風格,至少不是羅曼式的半圓券。大門上方的徽章是教皇的牧徽:中間一個盾牌;上面是交叉的二把鑰匙,是耶穌授給聖彼得的,象徵天堂的一切權力;最上面是教皇的無邊帽叫做三重冠冕。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屋頂是箭垛,說明了要塞的防禦功能。宮殿外牆上沒有哥特式招牌的柳葉窗,一來是為了增加外牆的堅固程度;二來是在防禦中避免敵人破窗進入。

進去宮殿看看院子裡面。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七百年前的大門,大門上還有小門,看來這是收快遞的門。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七百年前的牆,已經有坍塌。看上去牆兩邊是整個的石頭,中間填的也是雜合土,和北京南城過去的老房子一樣。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教皇宮裡面有很多房間,各有各的功用。一樓有一個大禮拜堂,教皇在這裡舉行加冕儀式,辦理彌撒等活動。這個是大禮拜堂的大門,頗有哥特式教堂正立面大門的模樣。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門券一層一層向內收斂,門券是尖頂,兩扇門之間的立柱上有人像雕刻。還可以看到大廳裡的第一個交叉肋拱頂,上面的枝肋都歸結到牆角的立柱,立柱沒有柱頭,那些枝肋合併在一起沿立柱直接落到地面,這就是所謂的束柱。

下面是禮拜堂內部。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連續的交叉肋尖拱頂,那些枝肋都歸結到兩側的束柱,這些尖拱頂的重量主要由束柱承擔,牆體就可以作成輕量的,直接的結果就是可以在牆上開出來巨大的窗戶,增加室內採光。而且由於有束柱的支撐,屋頂可以架到很高,成為哥特式建築細高的特徵。這個禮拜堂的窗戶都開向院內,因此可以做成經典的哥特式柳葉窗。禮拜堂的功用相當於教皇宮教堂,整個平面是一個矩形,沒有側翼。但是這個結構不能算作巴西利卡(Basilica),巴西利卡的屋頂不是這樣的。

下面這個宴會廳是典型的巴西利卡結構,教皇在這裡舉辦宴會,或者舉行教廷會議。宴會廳的屋頂是典型的條形拱券搖籃頂,意為耶穌的搖籃。對面牆上有一個大壁爐,壁爐牆後面是廚房的煙囪,一直通向天外,烤肉的架子就支在那裡。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你看宴會廳的窗戶都不大,牆也很厚重,說明這個外牆必須支撐巨大的屋頂。下面這張圖可以看到外牆的厚度,還有窗戶上覆雜的窗欞。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其實上面這個搖籃頂是近代重修的,原來的屋頂應該是宴會廳另一半這樣的。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上面這個是最早的巴西利卡木製三角尖頂,式樣來自公共會堂。當時的會堂不僅是屋頂,整個建築都是以木製為主,所以都沒有保存到現在。中國古代建築也多是木結構,這也是中國古建流傳下來很少的原因之一,一場大火就全毀了。

看看管家室的屋頂,這應該是過去保存下來的屋頂,搖籃頂,上面還能看到殘存的壁畫。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下面這是教皇的寢宮,牆上有漂亮的彩繪花卉圖案,牆下有取暖的壁爐。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下面這是教皇的書房,叫做雄鹿室。牆上甚至有保留下來的1343年的壁畫,屋頂是修復後的天花。1343年這個時期,雖然文藝復興的萌芽已經在意大利出現,但那還是在文學範疇,比如但丁的《神曲》已經完成、薄伽丘的《十日談》即將登場。但是美術中的文藝復興三傑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還要一百年才出生。這個時期的法國美術還停留在哥特式,繪畫都是平面的,沒有空間感,但是人體比例已經基本正常。這些特點都可以從下面的壁畫裡看出來。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下面這間一樓的哥特式大廳裡,中間增加了一列粗大的束住。束住和上面的枝肋就好像是一列椰子樹。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宮殿內還有一些文物展覽:古鐘。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苦路上的耶穌浮雕,扛著十字架的耶穌,兇惡的羅馬士兵,跪在地上悲哀的聖母,聖母身旁站著的應該是為耶穌擦臉的聖婦,聖經裡面沒有寫她的名字。這是一幅高浮雕,有些地方已經近似圓雕。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這裡有六座雕像,他們都頭戴皇冠,應該是聖經裡的六位以色列王。中間那位右手握權杖,左手拿聖經的是所羅門;右邊坐著,左手握著一個圓球的是大衛,那個圓球是用投石機打死巨人歌利亞的石頭。其他幾位應該是約沙法、哈亞謝、瑪拿西和約西亞。基督教通常會把這六位以色列王做成雕像紀念,不知道為什麼沒有最早的掃羅和其他後來的十幾位。我在別的地方也見過這六位以色列王的雕像。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從頭上的帽子來看,下面這應該是阿維尼翁時期哪位教皇的墓,下面的字是拉丁文,認不得。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殘留壁畫的複製品和當年教皇座椅的複製品,壁畫是典型的拜占庭風格。這把椅子是中世紀的樣式,聖彼得大教堂裡的那把彼得的椅子也是這個式樣。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室內裝飾復原示意。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地下室裡有一座教皇的金庫,下面這是金庫的封門石,這個金庫已經在法國大革命期間被搗毀。前些年剛剛在裡面又發現了一間非常秘密的小金庫,沒有在大革命時期被毀,裡面還發現了不少中世紀的金幣。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金庫裡面黑咕隆冬,看看屋頂。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牆上沒有柱子,頂上的枝肋歸結在一起就終止在牆面上的拱底石,哥特屋頂的一種處理方式。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宮殿的柱廊,拜占庭風格。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出來看一看,前面的廣場。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教皇宮的北面好像還有一個建築。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原來這是一座聖母教堂,現在是阿維尼翁大主教的座堂。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四:阿維尼翁

這座教皇宮佔地一萬五千平方米,是歐洲最大的哥特式中世紀宮殿。1995年,阿維尼翁老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包括那座羅馬斷橋。

看完這座古蹟,大家在車上都很安靜,可能是在回想那段歷史吧?


(修訂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