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特—公司動態點評:2019年業績複合預期,油價下跌+國內疫情褪去,公司業務有望持續向好

長城證券發佈投資研究報告,評級: 強烈推薦。

普利特(002324)

事件:近期,公司發佈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00億元,同比小幅下降1.79%,實現歸母淨利潤1.65億元,同比增長128.00%,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38億元,同比增長162.62%。其中2019Q4單季實現營收10.10億元,同比增長3.48%,實現歸母淨利潤5281.09萬元,同比增長324.10%,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4847.44萬元,同比增長268.61%。另外,公司預計2020年Q1季度歸母淨利潤區間在4199萬-5434萬,同比增長70%-120%。

油價下跌+國內疫情逐步褪去,公司業務有望持續向好:公司主營改性塑料業務上游原材料主要為聚丙烯等材料,其成本與原油價格走勢具有較高關聯性。根據EIA數據,2019年WTI原油均價為57.03美元/桶,同比下降12.13%;布倫特原油均價64.16美元/桶,同比下降10.50%,受益於原油價格的走低帶來成本端的下降,2019年公司改性塑料業務平均毛利率為19.14%,同比增長2.46pct。2020年以來,由於俄羅斯與OPEC+未達成減產協議,俄羅斯與沙特矛盾逐步惡化,石油價格戰愈演愈烈,截至3月20日,WTI和布倫特原油期貨結算價分別為22.63美元/桶和26.98美元/桶,分別較2020年初下降63.01%和59.28%,我們認為,倘若國際原油價格繼續低位維持,公司改性塑料產品的毛利率有望持續提升。另一方面,公司改性塑料業務下游主要受汽車銷售市場影響。今年以來因新冠疫情影響,國內汽車市場一季度銷售端出現較大下滑,但考慮到當前國內疫情影響正逐步褪去,國內汽車市場有望逐步恢復。此外,根據公司2019年年報,公司有31.37億元的營業收入(佔比總營收87%)來自於中國大陸,這就意味著近期疫情逐步加劇的歐美市場對公司改性塑料銷售端的影響相對較小,我們看好公司發展,認為低油價疊加國內疫情褪去,公司業務有望持續向好。

外延佈局光穩定劑,收購帝盛增厚業績:2019年9月,公司擬以10.7億元的價格收購欣陽精細、啟東金美、福建帝盛等5家公司的100%股權,進軍光穩定劑行業。同時,帝盛科技等公司給予普利特2020-2022年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分別不低於人民幣0.8億元、1.1億元、1.3億元的業績承諾。杭州帝盛科技是國內紫外吸收劑的龍頭企業,目前擁有位於江蘇啟東、浙江蕭山和福建南平三家生產工廠,紫外吸收型光穩定劑產能8000噸/年。此外,福建帝盛2018年發佈新工廠擴產計劃,預計新投產能1.5萬噸,其中一期建設的1萬噸光穩定劑有望於2020年投產。我們看好普利特公司對帝盛科技的收購,認為隨著帝盛科技新建項目的有序投產,公司業績有望得到增厚。

LCP新材料有望率先突破,為公司注入盈利新動力:公司於2007年佈局LCP材料開發,當下已經擁有了對熱制性液晶高分子(TLCP)技術的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並且針對TLCP材料建立了從樹脂聚合到複合改性的一系列完整的研發與批量化生產體系,累計TLCP年產能2500噸/年。2020年1月4日發佈公告,設立LCP纖維合資公司,公司較早進行高端材料佈局,有望在研發突破後,形成先發優勢,進行5G高頻新材料供應。考慮到5G時代,現有手機的PI材質天線不能夠滿足高要求的電磁波傳輸速度及信號傳播損失,而公司所擁有的TLCP樹脂材料可充分滿足5G手機天線以及手機軟板基材的開發。我們認為5G到來有利於公司LCP產品在手機天線及軟板領域的應用,公司成長前景可期。

投資建議:公司是國內車用改性塑料龍頭企業,當前油價低迷有望逐步降低公司生產成本,提升公司產品毛利率。公司此前外延佈局的光穩定劑有望持續放量,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另外,我們看好公司的LCP新材料業務,我們認為隨著5G到來,LCP材料有望迎來爆發,為公司長久發展注入新活力。預計2020-2022年,公司實現營收37.48億,42.87億,50.42億,同比增長4.1%,14.4%,17.6%;實現歸母淨利潤2.09億,3.28億,4.09億,同比增長26.9%,57.0%,24.5%,對應PE43.77X、27.88X、22.39X。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油價上漲帶動原材料成本上漲;汽車市場銷量不及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