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毒2》為香港警匪片強行續命

2003年,新世紀的第三個年頭。

內地與香港特區簽訂CEPA協議,開始向仍處於亞洲金融危機餘震的香港強力輸血。CEPA中有關電影的條款,明文規定:內地與香港合拍片不再受進口片配額限制,在內地發行時可以享受國產片同等待遇。這就意味著自此,廣闊的內地電影市場將正式取代臺灣,成為香港電影的生命線。

2004年是CEPA正式執行的第一年,港片和港星在內地市場的反饋十分火爆。劉德華作為第一批赴內地的香港電影人,即是拓荒牛更是主力軍。

與內地一線導演馮小剛和張藝謀合作的《天下無賊》、《十面埋伏》分列年度票房榜的第二和第三位,兩部純港片《龍鳳鬥》和《江湖》也取得了不俗的口碑。與電影同步,臨場觀眾超100萬人次的“幻影中國20城巡演”更是徹底燃爆內地娛樂市場。2004年的劉德華真的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可是,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很難說CEPA協議的生效對香港電影(人)是雪中送炭還是飲鴆止渴,香港警匪片的巔峰似乎永遠停留在CEPA生效的前夕。

2002年,劉偉強執導的《無間道》成為香港警匪片絕唱,此後的香港警匪片不斷迎合內地觀眾的審美趣味、適應內地的審查制度,又對那點殘留的港味戀戀不捨。兩廂拉扯之下,終於讓香港警匪片“發育”到《反貪風暴》這個地步,原汁原味的香港警匪片消失了。

自《無間道》後,香港警匪片因種種原因盛極而衰,雖然偶爾有《寒戰》《竊聽風雲》等佳作問世,但再無法重演九十年代的巔峰,因為香港警匪片中曾圍繞著關鍵字“義”所構建的都市江湖,已隨著摧枯拉朽的新生價值觀而土崩瓦解。

諸如經典警匪片《英雄本色》和《暗戰》都有對“義”字濃墨重彩的描寫,《英雄本色》在警與匪、正與邪的對立之外,還有更加緊密的兄弟情羈絆。《暗戰》結尾處,警察對著面前價值2000萬的竊物,用微笑和轉身離去來表達對那位已故亦敵亦友的懷念。

當人性可以逾越法律之外而得到公眾認同,併為之熱血沸騰,此之為“義”。

但到了《寒戰》的節點,香港警匪片對舊價值和新秩序的取捨已一目瞭然,它不再信仰“義”,轉而皈依法制體系和集體主義。雖然我極度認同法制大於人制的對人性不可超越的理念,但這不是我的警匪江湖。與其說它是一部香港警匪片,從敘事角度來說,更像是一部“政鬥片”,日漸收緊的審查口徑讓它變得謹慎再謹慎。

當“義”的叢林法則不受新秩序的認可,而新的敘事方向時常觸及禁區,這就不難理解香港警匪片為什麼會發育成《反貪風暴》的模樣。

《掃毒2》最大的破題點立足於餘順天這個角色對血緣,或者說家庭關係的無限忠誠,為此可以捨棄兄弟。

天地對決,勢不兩立!多麼正確的主題思維,呵呵。

這種反香港警匪片的敘事表達,並未讓人覺得不適,畢竟餘順天幾乎全家都毀在了毒品上,之後類似都市蝙蝠俠的激進行事作派,也就能讓人接受了。似乎為了更加引起觀眾的共鳴,角色臺詞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跟毒販是不能講人權的~說得好!但,不喜歡。這種歇斯底里不顧一切的毀滅一切,依然是在新舊秩序中左搖右擺,最後不得不用主題曲“兄弟不懷疑”來為電影註腳。

這部純港味警匪片雖然未達精品,但也算CEPA之後難得的佳作,劇情上偶有瑕疵,但瑕不掩瑜。對導演設計的劇情路線不做辯白,限制出藝術,再加油吧。

《掃毒2》為香港警匪片強行續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