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書賦能|如何處理好區域品牌與企業品牌的關係

背書賦能|如何處理好區域品牌與企業品牌的關係

——劉鑫淼農業區域品牌價值戰略系列文章(八)


品牌就是影響力,品牌就是競爭力,品牌就是附加值。在農業區域品牌打造的過程中,如何處理好區域品牌與企業品牌之間的關係,關係到區域品牌建設的成敗,成為地方政府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最理想的途徑就是以產業為本,企業為根,以企業品牌為主體,以區域品牌為背書,以服務品牌為依託,支持企業品牌全面升級,推動地方產業系統升級。

一、母子品牌模式與背書品牌模式對比分析

背書賦能|如何處理好區域品牌與企業品牌的關係

關於處理農業區域品牌和企業品牌之間的關係,目前國內最常見的兩種模式是母子品牌模式和背書品牌模式,實際上如何在兩種模式之間進行選擇成為許多區域品牌普遍遇到的問題。

母子品牌模式從字面上非常好理解,就是母親和兒子的關係,母親對兒子擁有指導權和管理權,同時母親對兒子也有撫養培育的義務。母子品牌模式通常以母品牌為主體,子品牌為支持,優勢在於包容性強,易於打包宣傳,適用於產業多而小,並且缺少主導型優勢產業的地區。例如某個區域有多個產業,每個產業影響力都很小,與其浪費資源對每個產業進行扶持,不如打包整合一個區域母品牌,集中力量打造母品牌,以母品牌帶動系列子品牌宣傳發展。但是這種模式最大的缺陷在於企業接受度比較低,強加的母子關係容易導致企業的牴觸,即使強行推廣最終也會貌合神離,當有政策扶持企業則表面支持,沒有政策扶持就敬而遠之。由於這種模式適用於以企業為主導的運營模式,所以更適合企業內部使用,對於政府和協會而言可能會不太適合。

背書品牌模式代表的是支持、賦能的平等關係,即以區域品牌的公信力為企業品牌去進行賦能,提升企業品牌影響力,達到互相配合的目的。背書品牌模式通常是以企業品牌為主體,背書品牌去進行支持和證明,優勢在於品牌模式落地性強,企業接受程度高,易於企業接受和使用。這種模式適用於區域優勢主導產業已經形成,需要重點加強宣傳的地區,並且通常多見於以政府或協會為主導的區域品牌運營模式,如平谷大桃、泰山茶、撫松人參等。

兩種模式相比較而言,背書品牌模式更適合於處理區域品牌和企業品牌之間的關係,區域品牌為企業品牌保障賦能,企業品牌為區域品牌提升價值,兩者之間相互依託、相互支持,共同形成良好的區域品牌價值共同體。最終達到產業為本,企業為根,以企業品牌為主體,以區域品牌為背書,以服務品牌為依託,支持企業品牌的全面升級,共同推動地區產業系統升級的目標。

二、BEST品牌背書模式

背書賦能|如何處理好區域品牌與企業品牌的關係

那麼,背書品牌模式如何讓企業品牌更有公信力,更有影響力,企業產品更容易銷售呢?假如有一名將軍,也許大家未必認識,更說不上他的名字,但是當大家看到將軍的肩章和胸前掛滿的勳章,就會本能的認為這名將軍一定是一個戰功赫赫、非常了不起的人,為什麼?因為他身上的勳章就足以證明他的實力,證明了他的威望、地位和影響力。背書品牌模式也是同樣的道理,企業品牌是企業自身擁有的,而像區域品牌、節事活動等服務品牌或其他綠色、有機、生態原產地等證明商標,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農業遺產、中華老字號等,所有這些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或服務商標,其實都是為企業品牌賦能。就像一名將軍,他胸前的勳章是用來提升身價,顯示身份和地位,而區域品牌在企業品牌的品牌體系中,也同樣具有這種功效,這就是BEST品牌背書模式。

背書賦能|如何處理好區域品牌與企業品牌的關係

根據BEST企業品牌形象鑽理論,企業品牌的核心是品牌定位,按照品牌雙定位理論,圍繞品牌的差異化定位和品牌的價值感定位,從品牌的名稱標識、核心價值、廣告語、支持點以及品牌視覺等多個角度對企業品牌進行全方位塑造,使企業品牌定位清晰,價值明確,品牌形象和品牌內涵越來越豐富。通常在對企業品牌進行包裝的時候,會重點突出品牌核心價值和支持點,重點強化品牌標識和品牌視覺,為了使企業品牌具備更高的可信度,區域品牌就可以作為一個支持點來提升品牌價值。

所以對於區域品牌而言,其實並不能代替企業品牌,更不能對企業品牌強加束縛,進行完全的干涉,區域品牌和企業品牌之間更合適背書賦能的關係。在進行農業區域品牌打造時,母子品牌模式和背書品牌模式之間的選擇,一定要根據地方實際情況審慎抉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