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 著力優化營商環境

  3月23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孫梅君表示,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支持復工復產和創業就業,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孫梅君介紹,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重點開展了四大方面的工作,具體為:

  一是著力紓困解難,幫助企業復工復產。市場監管總局針對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在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鍊、物流鏈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包括員工返崗方面存在的困難,出臺了《支持復工復產十條》,會同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出臺了《關於應對疫情影響 加大對個體工商戶扶持力度的指導意見》,目的就是要降本減負,幫助個體工商戶應對疫情衝擊,支持多渠道的靈活就業,解決個體工商戶恢復營業的問題,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二是著力監管執法,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秩序。針對疫情期間有個別不法分子哄抬口罩、熔噴布、額溫槍等價格,發“國難財”、賺“黑心錢”,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公安機關出重拳、下猛手,給予了嚴厲打擊,曝光典型案件,公佈了10批典型案件,形成了強大的震懾。同時,加強“米袋子”、“菜籃子”食品安全監管,及時排查風險隱患,嚴查製假售假和亂漲價的行為,維護市場秩序,營造安心放心的消費環境。

  三是著力深化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市場監管總局推進簡政放權,便利市場準入,簡化產品審批,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創新監管方式,在“嚴管”當中實現“巧管”,提高監管效能;推進“互聯網+”監管,為市場主體提供便利。通過“放、管、服”綜合施策,同向發力,極大地激發了市場主體的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四是著力優化服務,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為保障防疫物資和民生商品的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推動復工復產,增強抗擊疫情的信心,1月29日,市場監管總局發起了“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的“三保”行動,通過政府搭臺、企業承諾,凝聚市場主體共克時艱、保供穩價的合力,得到了廣大企業的積極響應。50天來,參與“三保”行動的企業已經有15000多家,涉及到很多連鎖經營企業,他們的門店有30多萬家。他們向社會公開承諾,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這裡面,既有世界500強的企業,也有個體工商戶,覆蓋了生產加工、物流運輸、商場超市、餐飲企業、電商平臺,還有大家熟悉的快遞外賣等業態,基本上覆蓋了整個供應鏈。平臺上的這些大中小企業打通產業鏈、供應鏈上的“堵點”,聯接“斷點”,協同復工復產,“三保”行動在保供穩價、滿足群眾生活需要的同時,穩住了企業、穩住了崗位、穩住了就業。

  孫梅君表示,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堅守市場監管陣地,服務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實現今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作出應有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