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巡察發力,劍指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

“老人家,村裡面有些什麼產業?發展得怎麼樣?”日前,二屆市委脫貧攻堅專項巡察第二巡察組組長陳德進帶著組員來到大龍街道鰱魚塘村陳家組走訪群眾,詳細瞭解產業發展情況。

“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就是巡察劍鋒所指……”近年來,我市堅持政治巡察定位,堅決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民生民利,把巡察工作與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結合起來,既發現問題又推動解決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突出重點 靶向出擊

巡什麼?我市巡察工作注重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堅持人民群眾反對什麼、痛恨什麼,就重點巡察什麼、糾正什麼,聚焦基層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情況,聚焦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聚焦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組織力欠缺等問題,監督檢查基層組織建設、脫貧攻堅、掃黑除惡等工作開展情況,堅持問題導向,著力發現和推動解決群眾關切的民生問題。

“我把給孫子上戶口的‘辦事費’給了,沒想到他既沒幫我辦成事,7年了,也一直不肯退我錢......”碧江區委巡察組巡察壩黃鎮某村時,村民歐某找到巡察組,反映原村主任田某以幫其孫子上戶口為由,收了“辦事費”卻不辦事的情況。

為群眾辦事竟然收取“辦事費”?這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巡察組及時按程序將問題線索移交相關部門查實後,田某退還了違規收取的“辦事費”,還受到了黨內警告處分。

“巡察就是來維護我們老百姓利益的。”田某收取“辦事費”受到處分後,巡察工作在群眾中樹立了威信,贏得了口碑。

“察”出實情,方能“巡”出威信。我市巡察工作緊扣監督重點和任務,奔著問題去、圍著問題巡、盯著問題察,看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項工作部署在基層落實情況怎麼樣、效果怎麼樣、群眾反映怎麼樣,監督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厚植黨的執政基礎。全市巡察2087個村(社區)發現了涉及民生領域問題1955個、群眾身邊“微腐敗”和作風問題2795個。

創新方法 精準發力

“難免受人情、親情、友情等因素干擾,存在巡不深、巡不透等問題……”談起巡察遇到的問題,石阡縣委巡察辦主任趙運金說。

為了破解“熟人社會”巡察監督難題,我市緊密結合基層特點,積極探索創新組織方式和巡察方法,把常規巡、專項巡、提級巡、延伸巡、交叉巡等多種方式貫通起來、穿插使用,充分發揮不同巡察方式的優勢,使巡察利劍直插基層、一插到底。

在二屆市委第五輪巡察中,市級提級巡察4鄉鎮發現問題181個、問題線索10件,縣級同步對4個鄉鎮所屬的69個村(社區)開展聯動巡察發現問題998個、問題線索16件,市縣巡察組互借優勢,實現了市縣巡察聯動“1+1>2”的效果。

創新組織方式的同時,巡察組還積極探索“接地氣”的巡察方法,有效提升群眾知曉率和參與度。二屆市委第四輪巡察時,市委第三巡察組提級巡察鄉鎮並延伸巡察到村,通過夜訪、雨訪、田間地頭訪;訪政策知曉率、訪惠民資金落實情況、訪惠民項目實施情況;訪村組幹部和黨員群眾代表、訪貧困戶和低保戶、訪產業大戶和返鄉創業戶,總結形成了“三三訪”工作法,巡察1個鄉鎮就發現問題42個、問題線索7件。

不僅如此,巡察村(社區)時巡察組還創新採取漢語和苗語“雙語”巡察、趕場天“擺攤子”、發放巡察聯繫卡等方法,宣傳群眾、發動群眾,積極引導群眾參與巡察監督,拓展了發現問題的渠道。全市巡察村(社區)發現問題1.2萬餘個、問題線索300餘件。

壓實責任 強化整改

巡察的效果好不好、震懾作用強不強,關鍵看整改。我市緊盯巡察整改責任,探索推行“雙反饋”“雙公開”等整改工作機制,切實推動巡察整改責任落實、措施落地。

“巡察動真格,盼了很久的自來水終於來了!”二屆市委第五輪巡察銅仁高新區大興街道銀巖村時,二組的群眾反映鋪好的自來水管沒水,巡察組邊巡邊移,及時將問題反饋給大興街道後,督促水務站和供電所解決了群眾飲水難的問題,受得了群眾一致好評。

這僅僅是通過巡察整改來解決群眾困難問題的一個縮影。

對村(社區)開展巡察後,為了壓緊壓實巡察整改責任,巡察情況同步向鄉鎮(街道)和村(社區)“雙反饋”,由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落實管黨治黨責任,既抓好涉及鄉鎮(街道)層面的問題整改,又督促指導村(社區)抓好巡察整改。巡察整改情況實行黨內公開和社會公開,接受黨員群眾監督。

與此同時,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部門將巡察整改情況納入日常監督重要內容,通過審核整改方案和整改報告、實地調研檢查等方式加強巡察整改情況監督,既督整改進度,又督整改實效,以實實在在的整改成效取信於民、惠及群眾。截至目前,全市巡察村(社區)反饋問題已整改7609個,移交問題線索中立案103人,黨紀政務處分82人。(李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