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基建(三)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發展的基礎


引言:工業互聯網在整個新基建領域中屬於一個相當重要的部分。工業互聯網是智能製造發展的基礎,可以提供共性的基礎設施和能力,為工業智能化提供支撐。

一、“工業互聯網”是什麼?

工業互聯網是工業系統與高級計算、分析、感應技術以及互聯網連接融合的結果。工業互聯網通過智能機器間的連接並最終將人機連接,結合軟件和大數據分析,重構工業體系、激發生產力。


走進新基建(三)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發展的基礎

圖1 工業互聯網

(資料來源:《工業互聯網的內涵是什麼?工業互聯網與傳統互聯網有什麼區別?》)

那麼,工業互聯網和智能製造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呢?事實上,智能製造的實現主要依託兩個基礎能力:工業製造技術和工業互聯網。因此,工業互聯網被視為智能製造的基礎。


走進新基建(三)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發展的基礎

圖2 工業互聯網對智能製造的支撐作用

(資料來源:《工業互聯網深度報告:搭上新基建快車,發展將提速》)

二、工業互聯網的三大體系

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以頂層架構的設計為起點,我國工業互聯網的頂層架構分為三大體系——網絡體系、平臺體系和安全體系。

網絡體系是基礎。網絡體系涉及人、物品、機器、車間等全要素,涵蓋設計、研發、生產、管理等各環節,將工業全系統、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泛在深度互聯。5G提供的高速傳輸速度,能大幅提升工業互聯網運營效率,實現生產製造全過程的自主調度、自主管理和自主決策。

平臺體系是核心。平臺作為各種要素的樞紐,在傳統工業雲平臺的基礎上,通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實現製造能力開放、知識經驗複用和開發者集聚,基於平臺的工廠化也可以實現資源的整合、調動。


走進新基建(三)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發展的基礎

圖3 工業互聯網平臺

(資料來源:《一文了解工業互聯網三大平臺體系》)

安全體系是保障。通過安全體系可以識別和抵禦安全威脅、化解各種安全風險。是工業互聯網健康運行的保障,重要性在持續提升。

三、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呈現四條路徑

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總體還處於發展初期,各類平臺不斷湧現,平臺的業務能力需不斷加強,商業模式仍需探索,但平臺的打造已經呈現出四條清晰的路徑。

一是裝備和自動化企業憑藉工業設備與經驗積累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這些企業擁有大量生產設備與工業系統,平臺化佈局會推動底層設備數據的採集與集成以及工業知識的封裝與複用,企業可以此為基礎形成創新型的服務模式。

二是領先製造企業將數字化轉型成功經驗轉化為基於平臺的服務能力。包含兩類典型的發展模式:一類是利用平臺對接企業與用戶,形成個性化定製服務能力;另一類是藉助平臺打通產業鏈各環節,進而優化資源配置。

三是軟件企業圍繞業務升級需求,藉助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能力拓展。這類企業通過構建平臺來獲取生產現場數據和遠程設備運行數據,進而將這些數據與軟件結合,提供更精準的決策支持以及更豐富的軟件功能。

四是ICT企業發揮技術優勢,將已有平臺向製造領域延伸。這類企業在已有通用平臺的基礎上,不斷豐富面向工業場景的應用服務能力,同時加強與製造企業合作,強化製造領域服務能力。

四、我國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主要舉措

2018年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推廣指南》和《工業互聯網平臺評價方法》。

2019年1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工業互聯網網絡建設及推廣指南》,明確提出以構築支撐工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互聯互通的網絡基礎設施為目標,著力打造工業互聯網標杆網絡、創新網絡應用,規範發展秩序,加快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到2020年,形成相對完善的工業互聯網網絡頂層設計。

中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落戶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重慶五大城市。


撰稿人:馮開瑞、魯萍

審稿:陳正坤、范增傑、張潔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