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士必讀的25本精選書單

好久沒有分享自己的閱讀書單了,就想著抽空把最近半年讀的書,覺得還不錯的一些分享出來。一如既往的讀得還是很雜亂。


因為時間跨度比較久,暫且從廣告營銷、歷史人文和商業傳記三部分來分享,每一部分都會放出我自己大半年來讀後覺得挺有收穫的書單,至少會讓我覺得,讀書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廣告營銷

▲▲▲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


職場人士必讀的25本精選書單


小米很早之前出過一本書叫做《參與感》,那時候的小米還只是一家靠飢餓營銷賣手機的公司,雷軍的七字訣“專注極致口碑快”讓互聯網界浮想聯翩,所以小米負責營銷的副總裁黎萬強就跑出來寫了本《參與感:小米口碑營銷內部手冊》,詳細的解讀了小米的口碑操盤和運作,從中,也足以見識這家公司對口碑的用情之深和執行之專注。


而《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則是小米從一家互聯網手機公司到一家智能生態鏈公司的轉型,發展和壯大成型。特別是書中第一部分,小米生態鏈的慢慢出現成型的過程,能夠讓讀者深刻的認識到一次商業的變革或者商業組織的轉型,外界看起來的容易,很多情況下可能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但是敢於下河走在前面的也很有可能就是贏家。


互聯網行業一旦出現新詞,很多企業都總想著跟風湊熱鬧。就像當年的企業生態概念,很多站在臺上的老闆自己都沒搞懂就開始站在臺上瞎胡吹,“生態化反”的賈老闆把自己都化跑路了。小米的生態模式值得閱讀和參考。


《超級品牌就是超級創意》


職場人士必讀的25本精選書單


據說華與華公司是中國本土最挑剔客戶的廣告營銷公司。不是所有的客戶他們都願意服務,做到這個程度的,怎麼說呢,算是業內少數吧。


華與華方法,確實在本土營銷界有一定的地位。多年前本土營銷界的代表應該是葉茂中,如今華與華扛起了大旗,當然了,他們對營銷的認識和運作也明顯不同於葉茂中的三板斧了。算是業界的進步吧。


如果你不是特別想去讀那些很理論化的營銷著作,這本書算是廣告營銷入門之後進階必讀之書。語言很通俗,對一些難以理解的營銷概念進行了一定簡化。


符號學是品牌營銷領域很重要的一個分支,本書把符號這一概念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對符號如何對營銷發生超級作用,如何影響受眾市場都做了詳細的介紹。也是我個人讀到的第一本系統介紹符號學在品牌營銷作用的書籍。


《搶佔心智》


職場人士必讀的25本精選書單


在中國的傳媒界,江南春是教父級人物。從一名詩人到廣告人,再到如今分眾傳媒帝國的掌門人。旗下的樓宇廣告更是每天都影響著中國大部分的中產階級,18年廣告界全球整體下滑的情況下,分眾傳媒反而逆勢增長,讓行業人士震驚不已。


這本書是他在創業黑馬學院開設的營銷定位課的精華彙總內容,也是江南春自己幾十年的營銷心法總結。不過像書中提到的飽和式營銷,其實並不是很適合國內的很多企業。


想要飽和式營銷嗎,來吧,投分眾傳媒。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很多企業是沒有資格這樣做的,因為飽和式攻擊有點像大兵團作戰,有過這種經歷的全世界上也就中國和蘇聯有經驗吧。其他人只是看著羨慕就行了。


開卷有益,很多營銷的心法還是有啟發作用的。


《流量池》


職場人士必讀的25本精選書單


這又是一本業內良心營銷書籍。作者楊飛曾經是神州優車的CMO,也是國內知名數字營銷機構氫互動的創始人,寫這本書的時候,正是瑞幸咖啡的營銷操盤者。


記得我第一次看到瑞幸的營銷玩法的時候,就說瑞幸的營銷負責人應該不是傳統營銷人,很有可能是懂數字營銷的一批人,後來一查他們的營銷負責人是楊飛,就明白了。


瑞幸的營銷運用很多當下很流行的一些方法,像裂變,LBS廣告,分享收益等等,看起來每個營銷人好像都懂,但是不一定能做得出瑞幸的效果,除了錢的原因,楊飛能夠把它變成體系化運作是不能被忽略的因素。


互聯網營銷在企業的佔比越來越高,如果你正好是這方面的從業者,一定要讀這本書。沒有那麼多營銷術語,簡單直接,可執行學習成分也很多。


《小群效應》


職場人士必讀的25本精選書單


這是一本與社群用戶運營有關的書籍。


社群是一個做運營的人員離不開的話題。可是如何找到用戶,用戶的留存,轉化又該怎麼做。這些用戶看起來盡在眼前,可是企業總是也抓不到。


小群帶來的效應被大多數的運營人員忽略了。書裡面舉了很多案例都很接近日常,記得最深的是微信讀書剛出來的時候使用的運營機制,當時還想著怎麼把它引到自己的工作去。不過這類型的書,很容易過時,因為互聯網變化太快了。


商業傳記

▲▲▲


《我的營銷人生》


職場人士必讀的25本精選書單


這是一本關於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的自述書籍。還在想是放在前面的營銷類部分合適還是放在這部分合適。想想還是放在商業傳記部分更合適。


相信很多廣告營銷領域的人對菲利普老人家一點都不陌生,他的經典著作《營銷管理》簡直就是營銷界的聖經般存在,更是全球很多商學院的必讀教科書。


菲利普•科特勒寫過很多營銷方面的書籍,不僅僅是企業的營銷,還有非營利性組織的營銷,國家城市的營銷,博物館的營銷,甚至是宗教組織的營銷,他老人家真的是把營銷的概念擴展到了人類的方方面面。


上面提到的這些都是菲利普的很專業嚴謹的著作,閱讀他們是很需要耐心和一定專業基礎的,而《我的營銷人生》更像是一本個人營銷工作史的傳記,通過講述自己一生,把自己在營銷領域的不同創作,所思所想串聯起來,讀起來也更通俗易懂,生活化了很多。對於我們瞭解大師如何從事營銷,以及對自己營銷事業的熱愛和執著會有更深刻的認識。不過你要是想要學習營銷知識,還是建議去讀菲利普•科特勒的其他經典著作會更好。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職場人士必讀的25本精選書單


錘子手機謝幕了,聽說老羅最近去賣電子煙了。理想主義者在中國是很難活下去的,但是人生不就是在為了不斷追求自己的理想而活嗎,正如老羅所說“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嚴格來說這本書不算是人物傳記,書的內容更多的是羅永浩的“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奮鬥”演講內容。通過閱讀,去感受現場的狀態,也算是一種別樣的體驗。


《我時常走在崩潰的邊緣》


職場人士必讀的25本精選書單


市場上應該有很多講述俞敏洪經歷的書籍,這本書號稱是首次由俞敏洪親述完成,介紹新東方的創業發展史。


關於新東方和俞敏洪的書籍不少,但是很多要麼是聚焦在俞敏洪個人的成長性格等等,要麼就是不斷重複當年的管理爭執問題,沒什麼新鮮感而言。


因為這是今年4月份出的新書,所以這本書除了有早年的新東方創業史,還有最新的新東方集團的發展情況,可能是我自己做的是教育行業,所以對新東方集團的不同業務的如何出現和發展以及當下的狀態更感興趣。從俞敏洪的個人傳記角度,新東方業務的不斷創新逐步會呈現出來,從當初的外語培訓,到少兒英語領域,留學領域,以及在線教育領域。


迄今為止,我個人覺得是一本關於俞敏洪和新東方講述不錯的書籍。


《世界因你不同》


職場人士必讀的25本精選書單


很多人都知道李開復,比如是蘋果副總裁,微軟全球副總裁,谷歌中國創始人,後來還在中國創立了創新工場等等。但是真的瞭解這位臺灣男孩的一生經歷的人應該是比較少的吧。因為到目前為止這是李開復唯一的一本自傳。


整本書籍文字流露著真誠和誠實,沒有刻意的包裝,讀起來至少是一次愉快的體驗。特別是裡面講到自己從微軟跳槽到谷歌的時候,被前東家微軟給告上了法庭的經歷,想想也是很有意思的。


《全球創獵者》

職場人士必讀的25本精選書單

這是一本很個人化的書籍。主要是作者個人留美畢業後,以實際案例講述如何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機會。


不過,讀後感更多的應該是作者對中國年輕人警醒,希望中國年輕人能夠在大國崛起的進程中,抓住全球機會。或者說,更主動的參與全球競爭是年輕人的未來的發展趨勢。


《門口的野蠻人:史上最強悍的資本收購》


職場人士必讀的25本精選書單


很早就聽說過這本書,之前一直沒有時間去讀。讀完的第一感覺是,不愧是華爾街商戰紀實的經典。華爾街通常會把那些不懷好意的收購者,稱為門口的野蠻人。而野蠻人,在利益縱橫的商業並不少見。


書中圍繞著一次華爾街的收購案例,用小說般的講述,再現了商業的爾虞我詐。面對眼前的肥肉,牽涉出了眾多的華爾街金融大鱷和國際巨頭,紛紛投入這場割韭菜的戰爭,誰勝誰輸,還需要你親自去讀它的驚心動魄。


《賦能:打造應對不確定性的敏捷團隊》

職場人士必讀的25本精選書單


作者是美軍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的指揮官,在其領導下,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迅速崛起,成為了美軍在全球快速反應和開展軍事行動的明星組織。


正如書名一樣,整體書都在傳達,在如今的複雜社會環境下,作戰之前進行預測規劃等行為已經越來越不可能,組織的關鍵開始從控制-命令式轉變成賦能-分佈式。作者認為,這是想在新時代取得成功的必然選擇。


事實也是如此。作者也講述了很多自己在指揮作戰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通過團隊組織賦能,重新激活美軍的靈活性處理突發事件。賦能這本書,更多是講的是組織如何面對不確定的變化,以及如何重新架構團隊為其賦能,以便幫助組織應對未來的諸多不確定性。


有意思的是,賦能這個熱詞傳到中國之後卻變了味道,可能是因為國內自媒體的前幾年發展勢頭正在上升,被他們斷章取義拿來,變成了要為個人賦能,這當然也沒錯。你來參加我的自媒體課吧,你要為自己賦能啊。完全忽略了賦能這本書最核心的是如何為團隊賦能以幫助組織應對外界的不確定性。


所以,我一直很懷疑天天嚷嚷著賦能的那幫人,根本就沒讀過這本書,或者也有可能是讀過了又進行了本土化引進創新。但是你如果是組織的領導人或者團隊的管理者,才是最需要讀一讀這本書。


《無為而治:設計自動運行的企業制度》

職場人士必讀的25本精選書單


聽起來像是老子的那一套思路,其實不是的。作者真正表達的是對於組織管理的思考,不是靠得事無鉅細的“執行力”,而應該是靠精巧,靈動,自運行的管理制度設計。這是一本關於企業組織的管理制度設計的書籍。


我一直認為,企業失敗的原因,有很大部分是因為企業的管理制度還停留在工業時代,而就業的主力人群已經變成了9095後的新知識群體,制度設計和人群環境是不匹配的,他們之間的隱形矛盾不斷,落到實際上對雙方更是百害無一利。


什麼才是最好的管理者?通過一套優秀的組織制度設計來完成企業或團隊的自運轉,以此實現組織利益實現。最好的管理者,是這個組織和團隊不再需要你。


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自己帶的組織裡又有很多年輕人,很建議閱讀。需要提醒的是,所有的東西都有好有壞,也有其適應的場景,千萬不要唯書本論。


《財務自由之路1和2》

職場人士必讀的25本精選書單


之前這類型的書籍只看過《窮爸爸富爸爸》,覺得挺有啟發,對以後如何教育孩子的金錢觀很有幫助。


自己平常很少看這方面的書籍,一方面我覺得,畢業的前幾年,我並不追求財務的增長,另一方面覺得,手裡的本金太少,財務管理的ROI太差了。


作者博多•舍費爾是德國頂級理財大師,一生歷經坎坷。上網一查,發現他更著名的書是《小狗錢錢》全球銷量超千萬冊,看來也要去讀一下了。我看的是《財務自由之路》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看完後,至少會對我個人的理財觀念和思維產生了很大影響。


如果你對投資理財感興趣,這是一本不錯的入門書。需要說明一點的是,因為這幾年國內互聯網不斷鼓吹財務自由,造成了很多人的焦慮。在我看來,財務自由更多的應該是一種財務思維和金錢觀的建立,而不是國內很多自媒體瞎吹的財務自由,很容易讓人意淫成了財務自由就是一夜暴富。


歷史人文

▲▲▲


《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

職場人士必讀的25本精選書單


這是一本十分嚴謹的歷史學術著作,並且也很受海內外學者和歷史愛好者推崇。書中內容依據中外檔案館所藏的清朝奏摺,中英交涉文件等一手資料展開。詳細的介紹了鴉片戰爭的經過,戰事細節,以及中英關鍵人物的活動。作者把鴉片戰爭時期的關鍵人物單獨拿出來,如琦善,林則徐,奕山,璞鼎等人,再次論述真實的鴉片戰爭。


要說鴉片戰爭,估計我們不陌生,從上學就知道,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國內,並且簽訂了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等等。如果再往深處問,估計就會一臉懵逼了。一直以來,我們所有的歷史課本上關於鴉片戰爭的經過都是隻描述過程,不介紹細節。導致很多人只知其表面而不知深層的變動,只會因盲目的愛國主義而喪失真正客觀理性的瞭解戰爭的經歷。


這本書正好還原了一部分歷史場景,很多內容會和我們原有的歷史認知有衝突,而我們之前的認知內容很有可能是被刻意抹掉之後的或者是錯誤的。所以如果你想深度的瞭解鴉片戰爭,客觀多維度的看待一件歷史事件,非常建議閱讀。另外還有一本同類型的書籍《清日戰爭》講述的是甲午戰爭的別樣情況,兩本書可以稱作了解清國晚年曆史的雙雄著作。


《南京大屠殺》


職場人士必讀的25本精選書單


關於南京大屠殺最權威的歷史著作。作者張純如,讀過歷史的應該都有過了解,在南京大屠殺的研究界舉足輕重,也因研究南京大屠殺甚至精神崩潰,最終以開槍自殺而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書中內容除了非常詳細的圖文講述日軍進攻南京和在南京恐怖的大屠殺暴行,也介紹了南京安全區如何拯救遇難的中國人以及這些外國人如何同日軍鬥智鬥勇,保護遇難人員。


《穿越百年中東》

職場人士必讀的25本精選書單


中東彷彿離我們很遠,也好像很近。很多人都是從電視新聞了解到這裡的隻言片語,從大輪廓的角度瞭解中東的人少之又少。


近代史的中東史從奧斯曼帝國崩潰之後,中東才形成了現在大大小小的國家形態。作者以遊記的形式介紹了中東幾個重點國家,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千年恩怨,以及伊斯蘭教兩大流派遜尼派和什葉派的爭鬥。


可以說,這是一本快速入門中東歷史的著作,讀起來也比較輕鬆,也可以幫助我們梳理清楚中東的歷史脈絡。


《耶路撒冷三千年》


職場人士必讀的25本精選書單


耶路撒冷,一座神奇的城市。被視為全球三大宗教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聖城,但是圍繞著這座城市的衝突從未停止過。


這是一本城市編年體歷史著作,以耶路撒冷為敘述中心,從幾千年前的大衛王開始直到現代中東亂局,向讀者慢慢道來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以一座城市的興衰榮辱向世人展示了一個地區的歷史變遷。


耶路撒冷千年前就被視為世界的中心,這座世界中心的城市,如今還在不斷述說著她的歷史……


《佩拉宮的午夜:現代伊斯坦布爾的誕生》

職場人士必讀的25本精選書單


提到土耳其,很多人會想到伊斯坦布爾,而不是首都安卡拉。一座城市,千年不倒,卻經歷了千年的歲月滄桑。比較有意思的是,作者以一座城市內的大酒店——佩拉宮大酒店的歷史變遷來講述伊斯坦布爾的變遷,實際上又是土耳其民族的歷史變遷。


歷史背景不像有些歷史著作時間跨度很長,佩拉宮的午夜的時間跨度很短,主要就是一戰以及之後奧斯曼帝國解體,作為帝國主體的土耳其在國父凱末爾的帶領下一步一步走進民族國家。作者選取的歷史時間雖短,但是也很巧,對於土耳其民族或者是伊斯坦布爾來說,這段歷史是重大轉折點。


這本書的文學性也很高,而不是單一的歷史寫法。作者創作的畫面感和建構感也都很強,是一本文學和史學和諧共生的著作。


《死屋:沙皇統治時期的西伯利亞流放制度》

職場人士必讀的25本精選書單


流放制度在每個國家的歷史上都曾存在過,比如像中國古代的韓愈柳宗元都曾被流放到邊遠地區。而《死屋》則是一步俄國流放制度的溯源之作。


俄國的反革命分子,波蘭反抗沙皇統治的起義者等罪犯都被從俄國的歐洲部分流放到西西伯利亞和東西伯利亞。這部流放史不僅僅是簡單的流放線索,還有妻子追隨丈夫自願陪伴的家庭作用,以及最終造成西伯利亞地區流放者和本地農民的衝突演變,形成職業的賞金獵人(當地專門獵殺逃犯獲得政府獎勵的農民》


作者圍繞著遙遠的路程經歷和流放地狀況,描述了罪犯的悲慘境地,而這些罪犯大多數是反對沙皇統治者,也是在間接的告訴世人沙皇統治時期的俄國狀況。


《我們都是宇宙中的微塵》

職場人士必讀的25本精選書單


第一次看到作者的時候,並不知道她是誰,一看介紹,原來是王小波的妻子。這本書可以算是個人感悟的隨筆散文。


作者涉及的內容很多,從交友讀書到性愛婚姻,都有自己的真實而真摯的思考。整體內容通透,筆法寧靜,偏文藝和獨立。


《別在異鄉哭泣》

職場人士必讀的25本精選書單


這是一個律師的成長記錄。作者律師出身,從江西九江到深圳再到北京,記錄著自己的律師成長經歷。


書中有很多法律案件的內容,通過不斷的法律案件來告訴讀者,要懂得堅持,即使離開故土,漂泊在外,也不要忘了追逐自己的夢想,但是,讀完之後,我的第一感覺是:中國的司法靠得是人在審判,而不是法律條文,這明顯不符合我們大陸法系。不知道這是不是作者故意流露出來的。


《青年變革者:梁啟超》

職場人士必讀的25本精選書單


知識分子許知遠的轉型之作,作者以梁啟超為對象,描述了青年梁啟超(1873-1898)的個人成長和社會活動,這一歷史背景也是清王朝激烈變動的不安時期。


整本書以1898年北京戊戌變法終止。剩下的內容將會以第二部第三部的形式出現,進而通過樑啟超的個人成長經歷來展示他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化和歷史思考。可進一步閱讀我的讀後感《WiFi青年的變革熱情》


《MEMO2018:三聯週刊觀察與態度》

職場人士必讀的25本精選書單


喜歡三聯週刊,是因為它的內容具有深度,同時又抱有一定的人文情懷。這本書相當於是三聯週刊2018年度全球大事件的彙總,深度而有反思,獨特而有情懷。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