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仲兵:從疫區基層治理的失敗樣本看社區改革方向

金仲兵 《企業與法律》主編

金仲兵:從疫區基層治理的失敗樣本看社區改革方向

由(雁棲湖)健康發展論壇組委會發起主辦的 “新冠疫情防控與推進健康中國行動”通訊研討會今天在京舉辦。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等30位知名專家參與了研討。

(雁棲湖)健康發展論壇是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中國健康管理協會等共16家機構聯合發起,以推進健康中國行動為己任。九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彭佩雲,十屆至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擔任論壇名譽主席。

金仲兵:從疫區基層治理的失敗樣本看社區改革方向

疫情發生,武漢封城,啟動戰時機制,社區封閉管理,生活用品歸由政府統一藉助國有商業渠道實行統購統銷。此舉本為保證基本生活需求,但幾起劣質服務事件發生,湖北孝感市分發濫菜事件,武漢市青山區垃圾車送肉事件,自願者群成員倒賣儲備肉賺差價事件,殯葬車涉嫌運送團購物品事件;開元小區領導視察時居民喊“假”事件;

從中國基層社區治理的現有模式來看,主因還是基礎架構存在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社區主體法律定位和產權歸屬缺失。

從社區形成過程可見,社區房屋買賣交易完成後,房屋的主人即業主(產權人),應自然成為社區的共同所有人,即共有產權制。《物權法》等法規支持業主成立“業主委員會”,以便於進行社區自治管理。現實中,由業主產權自然外延的管理權,卻從始至終被開發商或後期物業,以及居委會、街道辦、派出所等轄管單位消噬無幾。因衝擊到上述各單位的利益,完全意義上的業委會從申請到成立到正常運行,變得難上加難。

業主無法以社區主體身份參與社區管理、維護社區利益、環境和個人權益等事務,反而淪為邊緣人,導致社區生活、環境髒亂差,人文建設出現真空。

平時沒有參與社區事務的經驗和能力,疫情突發必然無法應對。這時候,習慣大包大攬的政府部門捨我其誰地自然成為社區事務的總管家,並將管理權限進一步自我放大和強化。

本次疫情社區生活服務中的物資採購,迴歸到統購統銷的計劃經濟特徵下的國有大商業模式,從結果看,並未實現統一、高效和公平,卻反映出基層社區工作常態化造假、不作為、亂作為等事實。

換言之,如果由業主組成的業委會為主體、社會團體等外部力量共同協作介入疫情救助,再有民營企業參與渠道供應,會不會比現在的情況更好?從紅會接受捐贈物資不力被物流企業接手後數小時捋順庫存清單的事例發現,社會力量只要經過專業積累,一定能達到和超越行政部門的組織管理能力。社區管理工作同理。

所以,落實法屬權利,讓業主成為社區主人,是疫情之後應當考慮的改革目標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