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愛情故事》到《我在北京等你》,為何以北京為背景的會火

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幾年以北京這座城市為背景的現代都市劇非常火爆,如《北京愛情故事》、《北京女子圖鑑》、《我在北京等你》這三個劇目中直接冠上“北京”地名的電視劇,還有《奮鬥》、《北上廣不相信眼淚》、《北上廣依然相信愛情》等以北京為劇情發生地點的劇目。

從《北京愛情故事》到《我在北京等你》,為何以北京為背景的會火

影視劇中“北京”不單單是指北京這座城市,它代表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內地一線城市,甚至二三線、四五線的城市青年也能在劇中找到代表自己身影的人物形象。

有網友說:“北上廣激起了更多年輕人關於青春、關於奮鬥、關於夢想的思考。北漂是一種精神,北上廣演繹的是當下社會的縮影。”

從《北京愛情故事》到《我在北京等你》,為何以北京為背景的會火

以北京為代表的一線城市,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代表著時尚潮流、高端靚麗。城市裡每一個角落、每一個行業都充斥著機會,在這裡年輕人能看到奮鬥的希望,在這裡有不少人實現了一夜暴富。

從《北京愛情故事》到《我在北京等你》,為何以北京為背景的會火

一線城市貧富差距很大,有人蝸居在地下室,有人一家三口住在幾十平米的家中過著平凡的生活,也有人坐擁幾十套房子住著上千平米的別墅。

這裡人才輩出,人外有人,每一天都有新鮮事物發生,每一天也有不少人悄然倒下。

未來的不確定性這一類都市劇的可看性,而未來可期更是這些劇目的主題。努力奮鬥有一天就會成功,弘揚社會正能量,是這些劇目的社會導向。

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是國內潮流的方向標,燈紅酒綠、最近這些年的都市劇非常注重角色的妝容服飾、隨身物件等。

比如戚薇在《北京女子圖鑑》中用的口紅、包包,穿搭的服裝,曾經已發觀眾們瘋狂追捧,有不少人一邊看劇一邊發彈幕求口紅色號、求服裝品牌的。

從《北京愛情故事》到《我在北京等你》,為何以北京為背景的會火

劇中還有不少金句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鳴:

如果我一輩子窮困,你還會愛我嗎?

如果你一輩子努力,即使窮困我也愛你。----《奮鬥》

我天真的想在這個大城市裡表現出自強自立的與眾不同,可實際上那時的我連靠自己的資格都沒有。----《北京女子圖鑑》

別人給你介紹什麼樣的工作,就代表了你在他心裡幾斤幾兩。-----《北京女子圖鑑》

我這輩子唯一能放下的只有筷子。---《北京愛情故事》

這個世界上其實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永遠拿窮人取笑的富人,一種是永遠嫉妒富人的窮人。--《北京愛情故事》

北上廣是所有人的嚮往,但是在哪兒都要靠一步步的往前走。一個字,幹!--——《北上廣不相信眼淚》

城市的意義在於,即使是地獄也是在最高處。----《北上廣不相信眼淚》

從《北京愛情故事》到《我在北京等你》,為何以北京為背景的會火

正在這些城市生活的人和已經逃離這些城市的人,很容易的在劇中尋找到自己的影子。那些沒在這個城市生活過的人,看完劇之後又分為兩撥。

一撥是幸災樂禍的:“那些光鮮靚麗的白領,天天擠地鐵、住隔間,買不起房還遭人白眼,哪有我在十八線小城市生活得輕鬆自在?”

一撥是羨慕和憧憬的:“大城市的生活真美好,當初我就該出去闖蕩一翻,沒準也能成功,為什麼當初自己沒有下定決心出去呢?”

從《北京愛情故事》到《我在北京等你》,為何以北京為背景的會火

有網友說:

“我們來到這座城市,是為了讓自己有更好的生活,為了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我喜歡北京這座城市,不管之前什麼樣,在這裡都可以收穫新的生活,新的一切。”

“大城市的好,不只是提供許多現成的機會,更會不斷啟發你,升級你,讓你看到新的途徑,新的思路,新的領域,然後,你可以親手為自己創造機會。”

從《北京愛情故事》到《我在北京等你》,為何以北京為背景的會火

從《北京愛情故事》到《我在北京等你》,為何以北京為背景的會火

高昂的房價、巨大的生活壓力、來自外界的誘惑、同事之間的攀比,讓都市男女的愛情之路變得更加不容易。

不少人在麵包與愛情之間茫然的選擇,愛情變得不再那麼純粹。人們一邊痛罵著,一邊又不得不做妥協。

時尚、青春、愛情、奮鬥、激情、曲折、機會、希望,正是這類影視劇引起關注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