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河的三月,春天姍姍來遲。

春分剛過,各地氣溫回升迅速。冰雪消融,桃花盛開,那只是別處的景色。位於黑龍江省第四積溫帶和第五積溫帶邊緣的饒河縣,冰雪雖然消融,各種花卉還是在孕育之中。

春天在向我們招手,可它與我們還有一段距離。

出饒河縣城向南不遠,就是縣內著名的水稻萬畝灌區。竹節型的瞭望觀光塔下,上百座水稻育秧大棚一字整潔排列成幾行。有的上覆蓋著去年扣棚沒有撤下來的塑料薄膜,有的這光禿禿的只剩下個鐵架子。周邊的積雪已經融化完畢,露出周圍生長的枯黃的荒草在風中搖曳。

饒河的三月,春天姍姍來遲。


饒河的三月,春天姍姍來遲。


往年在這個時候,稻農們早就開始了育秧準備工作。有早的在積雪沒有融化完畢時,就平整好土地,做好畦。只等著節氣一到就開始播種育苗了。大部分的是在此時都忙於平整土地,做畦。育秧棚早就扣下了。利用扣棚使棚裡增溫,促使土地化凍,增加地溫,為種子下地做好準備。

今年前期由於受疫情的影響,準備工作沒有開始。扣棚做畦不是一兩個人能做到的,找僱工都成了問題。再者,受糧價下滑的影響,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受到了挫傷。國家對稻田有休耕政策,大部分農民都在觀望,只有一少部分農民在忙著做育苗的準備。雖然近期糧價大幅度上漲,但是農民並沒有撈到實惠。真正得到暴力的是那些有實力能屯積糧食的糧販子。真正種地的農民,誰能等到這個時候賣糧?貸款得還,僱的工錢得給。種子、化肥、農藥,哪一項能讓你能拖到現在賣糧?把現在賣糧的收益算在農民身上,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又無可奈何!

饒河的三月,春天姍姍來遲。


饒河的三月,春天姍姍來遲。


鄉村的土路還是一如既往的泥濘不堪。這不是說農村基礎條件不好。近幾年來。國家對基礎農業投進了大量的資金,村屯道路都硬化了路面,田間路都上了砂石。但是農村特有的情況造成了現在的現實。秋收的時候比較晚,地裡泥濘,所有農田作業的機械,收割的拉糧的翻地的,從地裡出來都帶些泥土,到路上一跑全都掉在道上。冬天冰雪覆蓋看不出什麼。春天先開化的是路中間走車的地方,兩邊依舊冰封。道路低窪一點的地方,形成了一個個小水窪,和上掉下來的泥土一混,讓路變得泥濘不堪。不過好在路基是硬的,對通車沒什麼影響。等到路邊都化通了,泥水就會流走的流走,蒸發的蒸發,道路就顯出原來的本色。

饒河的三月,春天姍姍來遲。


饒河的三月,春天姍姍來遲。


田野裡的雪基本化淨,只剩下背陰坡還有星星點點的積雪。大片翻過來的土地油黑閃亮,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出特有的清香。墒情很好,如不出意外保苗是十拿九穩了。大豆地裡也比較喜人,除了少量豆秸是人特意留下做燒柴的之外,其他的部分都粉碎還田了。少量的秸稈倒不怎麼影響種地,問題是像玉米這秸稈量大的地塊,密密麻麻的秸稈鋪滿了整個地面,怎麼處理是一個讓農民頭疼的問題。

饒河的三月,春天姍姍來遲。

聽說黑龍江省嚴禁焚燒秸稈,沒有一個窗口期。打包運出吧,需要人力物力。種地本來就不掙錢,再加上這麼一折騰,誰還願意種地?打碎翻到地裡吧,它的弊病顯而易見的。造成土壤不實透風,影響出苗率;病蟲害嚴重;秸稈腐爛還要消耗大量的氮,這就增加了氮肥的施用量。這個根本問題,希望政府能給出一個好的解決辦法。光是一味禁止,不找出出路結果只是害苦了農民。

河水開始流淌。雖然南岸背陰的冰還沒有化開,河裡流的大部分是從地裡流下來的地表水,濁黃含土量大。排灌乾渠裡平靜如斯,只是中午冰面並上泛起點水光,其他時間依然沉靜如舊。

饒河的三月,春天姍姍來遲。


饒河的三月,春天姍姍來遲。


雖然這幾年農業不景氣,特別是去年大澇,農民損失慘重。但是在這明媚的春光裡,農民還是一如既往地做著備耕準備工作。檢修農具,準備種子,購買化肥等春耕物資。老話說的好,“莊稼不得年年種”。真的希望老天開眼,給農民一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讓這些終年辛苦在田野裡的農民有一個好的收成!

大片的田野裡雪已化淨,在春天的陽光下顯得格外沉靜。這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它閃爍著希望的光芒。無論你是誰,來自何方,只要你腳踏上這片黑土地,面對著蒼茫的原野,你就會感到踏實,心裡充滿希望。

饒河的三月,春天姍姍來遲。


遠處,群山如黛,近看冰凌花已開。河邊的柳枝泛青,道邊的丁香開始打包。雖然春天姍姍來遲,但她還是像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美麗姑娘,嫋嫋婷婷地向我們走來。

饒河的三月,春天姍姍來遲。


饒河的三月,春天姍姍來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