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管啟示錄

年報季到來,疫情帶給物管行業的機遇與挑戰,成為公眾關注焦點。

“很高興又與大家見面了,只不過這次見面的方式有點特別。”3月18日,碧桂園服務(06098.HK)首次通過視頻直播的形式舉行2019年業績發佈會,執行董事兼總裁李長江的開場白,側面道出了疫情帶給物管行業的其中一個機遇——線上化。

“如果說2014年是(資本)發現了物管行業的市場價值,那麼今年的疫情則讓業主和社會發現了物業的價值及重要性,這些價值的發現同時也會帶來很多機會。”李長江認為,除了社區消費和城市服務的機會,公司在疫情期間向業主提供了眾多線上服務,而這些服務非常有可能在疫情結束後轉成為新的增值服務。

東方證券也發佈研報指出,此次疫情中,長時間的居家隔離必然會催生一批全新的“宅經濟”,最明顯的例子是在線買菜的習慣正在被快速培養。其表示,對於物業公司而言,各類到家服務的市場空間會遠大於在線採買業務,且切入難度也會相對較小。

資本的春風

疫情對上市企業是危是機,股價是最直接的表現方式。

來自克而瑞的研究報告顯示,物管板塊不僅受疫情衝擊的影響程度更小,恐慌後更是表現出優秀的投資價值。據其統計,2月份,恆生指數漲幅為-0.9%,物業漲幅均值為16.52%,跑贏大市。

另據樂居財經報道,截至3月20日收盤,港股反彈,物業股表現尤為亮眼,其中奧園健康(03662.HK)漲14.69%,保利物業(06049.HK)漲13.87%。

碧桂園服務和雅生活服務漲幅都在11%以上,但碧桂園服務的市值是雅生活加保利物業之和,依然保持大幅度上漲,市場更青睞行業龍頭。

與此同時,基於在本次疫情中的價值體現和2019年的出色業績,部分優質物企的估值和目標價也再次被上調。

以碧桂園服務為例,該公司2019年共實現收入約為人民幣96.45億元,同比增幅約106.3%;淨利潤約17.18億元,同比增幅約83.9%。中信證券指出,鑑於該公司戰略得當,執行得力,決定上調公司投資評級到“買入”,給予2020年32倍PE的目標市值。瑞銀則將碧桂園服務2020財年及2021財年的每股盈利預測提升10%及7%,目標價由39.3港元上調至42.8港元,維持“跑贏大市”評級並保持首選股的地位。

“疫情短期會對物業公司日常運營有一定影響,但長期來說,這次疫情對公司、對行業都是機遇。”碧桂園服務相關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經過疫情洗禮,業主、住戶更看重優質物管服務,更願意為服務買單,收繳率提升;增值服務方面,額外的服務增加了客戶黏性,提升增值服務機遇;政府進一步意識到物管公司身上,體現出來的基層治理重要性。

彩生活(01778.HK)總裁黃瑋也告訴時代週報記者,這次疫情對好的物業公司可以說是利大於弊,相信社會對優質物業的需求會增加,有利優質物業未來對物業費的收繳和議價能力提升,並且為未來發展增值服務打好基礎。

科技的翅膀

疫情的發生,也讓各大物管企業更加堅定了智能化、信息化的決心。

眾所周知,物管作為典型的勞動力密集型行業,其一大痛點便是人力成本佔比過高。來自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的報告顯示,2018年,500強物管企業營業成本總值達1452.08億元,其中企業人員費用達760.23億元,佔營業成本總值達52.35%。

光大證券認為,物業費的“計劃經濟特性”與人工成本的“市場化特性”,導致在自然情況下,物業企業在收入端的提升速度始終弱於成本端。企業假如不啟用有效的降成本、提高效率的手段,則利潤空間將受到擠壓。

為此,物管企業通常會採用科技化賦能、加大外包力度、開展增值服務、物業費提價等方式,來應對人力成本擠壓。而隨著疫情的發生,科技在社區防控中發揮的作用得到進一步凸顯,這也為其日後的大規模應用,打下了堅實基礎。

“本次疫情,可以看到諸多科技產品在社區防疫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碧桂園服務相關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在抗疫期間,公司的智能門崗系統提供人臉識別、二維碼、搖一搖等多種非接觸式智慧通行方式, 高效安全。公司還啟用了無人機消殺輔助傳統的人工消殺,消殺立體式更全面。

據該人士透露,公司未來將落地社區服務機器人矩陣,作業方式將進一步變革,輔助傳統的人工服務,提升效能。例如目前在試點階段的社區清潔機器人可以實現全時段工作,工作效果相當於2-3個純手工清潔人員。

光大證券指出,科技是物業企業應對人力成本提升的重要手段,也是物業管理賦能的重要方式。總體來看,物業企業科技投入側重管理端、軟件端,特別是內部管理系統和商業資源整合。

增長的動力

如果說基礎服務是物管行業的立身之本,那麼,增值服務便是該行業的利潤增長源。

李長江曾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物管行業來講,公司依然堅持服務是最重要的,如果說物管企業在主營方面要以追求利潤為目標的話,我估計最終的結果會本末倒置,帶來的後果是什麼?地盤都沒有。

“但作為企業,又不能不追逐利潤,所以可行的辦法就是在增值服務方面下功夫。”李長江坦言,增值服務產生的利潤,應該遠遠大於物業管理費所產生的利潤。在他看來,增值服務才是物管企業決戰的主戰場。

此次疫情,顯然給了企業發展增值服務提供了良好契機。近日,克而瑞物管發佈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在近5000份有效問卷中,有46%的受調業主通過物業渠道例如物業APP、業主群、物業企業開設的便利店等進行日常物資採買,30%的受調業主所在社區由物業人員提供代送上門服務。

“過去由於業主生活選擇多樣化,接受物業提供生活產品服務沒有天然的動力。而在這次防疫中,由物業提供生活服務產品成為‘剛需’,業主的用戶習慣受到培養,改變業主對物業公司僅能提供單一基礎服務的固有印象,為社區生活服務‘常態化’發展提供契機。”碧桂園服務相關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資料顯示,2019年,碧桂園服務實現社區增值服務收入為8.65億元,同比增長107.43%,佔公司總體收入的9.0%;非業主增值服務收入為14.22億元,同比增長79.77%,佔本公司總體收入的14.7%。

東方證券指出,從企業經營層面出發,增值服務能夠使物管企業更加獨立於地產週期,在由大量交付帶來的面積增長紅利消退之後,成為企業長期發展的增長驅動力。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優質內容推薦

  • 總投資37.21億,連接福建、江西!麗水又要多條一級公路
  • 重磅!棉五小區項目規劃曝光!擬建34棟住宅樓及幼兒園、中學等
  • 鎮海區普羅旺斯項目規劃條件調整批前公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