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G20須力防疫情沖垮全球經濟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網站3月17日刊載題為《新冠肺炎的三重經濟衝擊與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緊急會議的當務之急》的文章稱,全球經濟正在醞釀一場完美風暴。引發大多數衰退的是需求衝擊(想一想“9·11”)、供應衝擊(想一想第一次油價上漲)或金融衝擊(想一想雷曼兄弟公司和大衰退)。新冠肺炎可能一次性帶來上述所有衝擊。

文章稱,隨著很多人進入隔離狀態,需求衝擊顯而易見,對所有的消費服務造成沉重打擊。對其影響的估計仍莫衷一是。但開始出現社區傳播後,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將大幅下滑(幅度可能是國內生產總值的5%至10%),而這剛剛開了個頭。旅遊、接待和出行首當其衝。航空股的股價已經下跌了50%。除此之外,在預測接下來幾個季度的復甦速度時也產生了實實在在的分歧,而復甦速度當然取決於國家政策。

同樣,供應衝擊也很普遍。儘管我們知道供應鏈既漫長又複雜(據信豐田公司有超過2000家一級和二級供應商),但真正的威脅在於,由於供應鏈的圖景並不清晰,我們不知道有哪些潛在瓶頸。全球基金會已經建議其執行夥伴比往常提前30天下訂單。

最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最近向回購市場注入約5000億美元(1美元約合7.1元人民幣),說明已經出現流動性短缺的跡象。由於現金流緊張,中小企業挺不了太久就會債務違約或不得不推遲償還銀行貸款。

文章稱,闡明這些基本問題的目的是,二十國集團必須同時在這三條戰線上採取行動,才能產生重大影響。

首先,各國領導人應宣佈協同一致的財政刺激一攬子計劃,以解決需求衝擊。如果整個二十國集團協調行動,財政刺激計劃就能事半功倍。因為只要有一個國家自行其是,就會讓效果打折。

其次,各國領導人必須重申其避免競爭性貨幣貶值的長期承諾。競爭性貨幣貶值會迅速演變成全面的貨幣戰爭,導致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後果。

再次,必須作出集體承諾,保持全球供應鏈開放,以應對供應衝擊。此外,領導人應承諾不實施任何新的限制性貿易或投資措施。各國的公共衛生應對行動決不能成為某種貿易保護主義。

另外,各國領導人必須致力於確保全球金融安全網足夠健全。構成全球金融安全網的,是全球、地區、雙邊和各國國內支持面臨金融危機國家的機構與機制。新冠肺炎的衝擊已經轉變為一場金融危機,資金緊張遲早會在脆弱的經濟體中引發嚴重的國際收支問題。

文章認為,二十國集團必須隨時準備提供各國所需的流動性支持。不能依賴現有的制度體系。研究顯示,目前的安全網嚴重不健全,甚至無法提供與亞洲金融危機等時期同等水平的金融支持。目前的安全網資源不足,更令人擔憂的是,各個層面協調不力。對於危機期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雙邊互換額度、地區融資機制和各個開發銀行之間如何協調,人們知之甚少。

確保安全網的健全對於阻止經濟危機蔓延至關重要。各國領導人必須承諾隨時準備增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資源。同時,必須鼓勵世界銀行和其他國際金融機構提供資源,讓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低收入國家的政府擁有與其他經濟體同樣的財政空間。在2008年危機期間,低收入國家無法擴大財政支出,它們的安全網和社會救助計劃也相應受到影響。不應重蹈覆轍。

文章稱,現在的世界已不同於2008年,面臨完全不同的衝擊。面對需求-供應-金融的混合衝擊,宏觀經濟的火力較為有限,這令人擔憂,但最大的擔憂是缺乏國際合作。全球合作至關重要。這正是二十國集團成立的原因。二十國集團必須挺身迎接挑戰。

美智库:G20须力防疫情冲垮全球经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