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以案件質量提升公益訴訟雙贏多贏共贏效果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拓展公益訴訟案件範圍,公益訴訟已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我院在推進公益訴訟工作過程中,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和檢察自覺,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謀劃,通過提升案件質量,確保雙贏、多贏、共贏效果。

一、注重溝通、建立機制,形成公益訴訟保護合力

公益訴訟作為檢察機關的一項全新職能,涉及範圍廣、領域寬,對行政機關原有執法理念、執法方式帶來諸多考驗。由於對檢察機關履行公益訴訟職能知曉度低,導致我院在辦案初期,行政機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的情況較多。為儘快形成公益訴訟保護合力,我院充分運用政治智慧和法治智慧,注重全方位溝通協調。堅持定期向人大報告工作。對公益訴訟專項行動開展情況、重大敏感案件辦理情況,嚴格按照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以專題報告形式向人大書面彙報,加深人大代表對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理解。2019年9月27日,市人大監察和司法工委主任一行11人專程到我院調研公益訴訟工作,對我院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以主動彙報、分別座談、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積極尋求縣委縣政府支持。通過辦理社會關注高、人民群眾反響大的案件,使縣委縣政府對公益訴訟有了更加直觀全面的認識,制定了《縣委縣政府關於支持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意見》,扭轉了行政機關對公益訴訟在建設法治政府上的認識誤區,提高了行政機關主動接受監督的意識,在全縣範圍內形成了支持檢察公益訴訟的工作格局。與縣相關行政機關定期召開公益訴訟座談會,完善行政違法行為信息通報機制,加強各方在線索摸排、調查取證、技術諮詢、法律政策理解與適用等方面的協作配合,實現了行政執法與檢察監督的有效銜接。如在落實環保督察要求改善河流水質公益訴訟專項活動中,我縣水利局、李陽鎮等執法單位主動邀請我院查看現場,共同商討保護措施,對我院提出的11條檢察建議全部採納,公益保護合力初見成效。

二、典型帶動、敢於擔當,全面提升公益訴訟辦案效果

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典型案例對社會影響力巨大。辦好典型案件,發揮個案的影響輻射作用,對於宣傳公益訴訟職能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2019年4月,省院就網絡輿情舉報的我縣某煤業在露天開採過程中存在的汙染環境、違法佔地線索掛牌督辦。我院第一時間介入案件並在前期調查中發現,該煤企在開採過程中存在超出開採許可範圍外,越界跨界無序開採,因行政機關怠於履行職責,造成31戶村民承包的47040平方米(約70.56畝)林地遭到非法破壞,賠償長期得不到妥善解決,79.9畝農用地被非法開採,嚴重破壞了當地生態環境,群眾反響大,上訪事件頻發,社會關注度較高。由於我院辦案力量薄弱,缺乏辦理此類重大案件的相關經驗,且辦案經費有限,缺少進行現場取證所必需的設備,導致案件辦理困難重重。我院積極向上級院請示彙報,在市院的統一領導下,發揮一體化辦案優勢,上下聯動,由五縣院10餘名檢察官組成辦案組,依靠市院提供的無人機、執法記錄儀等先進科技設備對破壞現場進行全方位調查取證,掌握了該案的相關證據資料,經過集體討論和領導把關,最終向三家行政機關發出了檢察建議。但面對高額的勘測核算費用,行政機關互相推諉,社會公共利益持續處於受侵害狀態,得不到有效解決。我院檢察長、分管檢察長多次向縣委政府彙報案件進展情況,邀請縣委領導召開現場協調會,明確了各行政機關應承擔的責任,我院持續跟進監督,確保整改建議得到有效落實。目前,被毀壞的土地已完成復墾並通過第三方評估驗收,林地全部得到恢復,農戶損失全部賠償到位,涉嫌非法佔地的兩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追究刑事責任。該案以後,行政機關積極履職,對存在類似問題的企業進行了行政處罰,遏制了違法行為,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達到了公益訴訟“辦理一案,警示一片”的效果;我院也通過辦理此案,錘鍊了隊伍,法律監督的能力和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三、廣泛宣傳,突出重點,切實增強執法公信力

立足檢察職能、守護民生福祉是公益訴訟的核心要義。為解決訴訟監督線索案源少的難題,我院以增強社會公眾對公益訴訟工作的知曉度、認可度和參與度為突破口,結合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熱點問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點問題,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大力宣傳公益訴訟檢察工作職能和成效。線下依靠檢察開放日、國家憲法宣傳日、送法進企業、進農村等“法律六進”活動,將公益訴訟宣傳走進群眾當中,現場為群眾解答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問題,加深群眾對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和相關法律、法規的瞭解。線上利用“兩微一端”、“門戶網站”等新媒體,及時發佈我院公益訴訟工作最新動態、及時解答群眾的留言和回答群眾提出的問題,把官方微博、微信變為我院獲取辦案線索的重要渠道來源。2019年,我院通過今日頭條、和順貼吧、58同城等平臺獲取網民反映的縣兩家企業長期欠繳國有土地出讓金的輿情後,迅速向縣自然資源局調查核實,發現兩家公司欠繳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事實後立即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現已追回欠邀土地出讓金200萬元,收回國有土地31.98畝,該案成為我院依靠群眾舉報成功辦理公益訴訟的典型案例,使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公益訴訟檢察的現實作用,激發了社會各界共同參與保護公共利益的熱情。自公益訴訟工作開展以來,我院共收到群眾來信、來訪、來電90餘次,受理舉報線索55條,佔公益訴訟辦案總量的52.3%。正是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公益訴訟實現了辦案領域的“全覆蓋”,三年來共辦理案件105件。其中辦理生態環境領域案件56件,督促行政機關清除各類生活垃圾112615噸,清理汙染和非法佔用河道4.6公里,清理被汙染水域4畝,以實際行動努力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綠水青山”;辦理食品藥品領域案件40件,規範無證攤點、飯店、網絡餐飲外賣平臺35家,以實實在在的辦案成效回應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的新要求、新期待;辦理國有財產領域案件7件,為保護縣域歷史文化遺產發揮了應有的作用;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案件2件,確保國有土地使用金全部徵收到位,有效減少了國家損失。公益訴訟真正成為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法治利器。與此同時,我院嚴格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的要求,積極穩妥拓展公益訴訟案件範圍,推進辦理“等”外領域公益訴訟案件。今年以來,我院已受理因電力設施檢修不及時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及財產損失線索2條,並向市院提請立案,展現了小院也有大作為的信心和決心,公益訴訟現已成為我院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的新亮點、新名片。

時序不停滯,奮鬥路更長。雖然我院履行公益訴訟職能,在建成和諧、和美、新和順征程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仍然存在步子慢、慢半拍、跟不上的情況,與其他區縣院取得的成績相比,尚未拿出更多貼近大局,服務全縣中心工作的實招硬招。下一步我院將在完善體制機制、強化源頭治理、形成工作合力上強力推進,為更好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提供有利法治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