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焦慮症,你到底瞭解多少?

​​

關於焦慮症,你到底瞭解多少?

焦慮症是神經症這一大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可分為廣泛性焦慮和急性焦慮發作兩種形式。焦慮症是一種普遍的心理障礙,在女性中的發病率比男性要高。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城市人口中大約有4.1%到6.6%在他們的一生中會得焦慮症。


焦慮症患者充滿了過度的、長久的、模糊的焦慮和擔心,這些擔心和焦慮卻沒有一個明確的原因。雖然,這些擔心、焦慮與正常的、由現實危機引起的擔心、焦慮很相象。比如,他們會成天為家裡的經濟情況而擔憂,即使他們的銀行帳戶上的存款遠遠超過了六位數;或者他們會成天為自己孩子的安全擔心,生怕他在學校裡出了什麼事;更多的時候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為了什麼,就是感到極度的焦慮。


焦慮症的病因


焦慮症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個性特點、認知過程、不良生活事件、生化、軀體疾病等均有關係。任何年齡的人群都有可能患焦慮症。性格比較自卑,面對問題缺乏技巧的人更容易得病。人際關係、婚姻關係緊張,經常酗酒,長期濫用藥物,經濟條件差等也會使得病的機會增加。

有些焦慮症患者往往認為自己可能得了某種疾病,到處看病,反覆做各種檢查和接受不恰當治療,害怕出門,擔心疾病發作。有些患者不能面對各種社交場合,失去朋友,喪失工作升遷的機會。因此焦慮症往往嚴重影響家庭關係、社交能力,慢性焦慮症可以導致功能性殘疾。


緩解焦慮症狀


對焦慮症患者的關心要保持在正常範圍內,不要過度的關心患者。要讓焦慮症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轉移焦慮症患者的注意力。有些焦慮症患者的病情可能會反覆發作,焦慮症患者家屬要在患者面前表現出有信心,積極配合治療。抗焦慮藥若大量服用會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藥物要由焦慮症患者保管。在焦慮症患者發作時,可採用分散其注意力的方法緩解症狀,加強心理呵護。


關於焦慮症,你到底瞭解多少?

內容簡介 本書編者以專家答疑形式首先介紹了焦慮症的病因、臨床表現和診斷知識,焦慮者症患者家人日常需要注意和關注的問題,然後從起居養生、合理飲食、運動健身、心理調適、日常用藥等方面儘可能詳細而通俗地闡述與疾病防治的關係,重點解讀了西醫和傳統醫學的治療方法,後強調了預防保健的重要性,著重選答患者經常詢問醫生的問題,為讀者提供可靠、實用的防病治病知識。適合基層醫師業務學習參考用書,也適合焦慮症患者及家屬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曹理璞,江蘇省中醫院腦病中心主任醫師,教授。擅長中風,眩暈,失眠,焦慮等疾病的診治。餘宏,畢業於南京中醫藥大學,副主任中醫師,南京市六合區精神病醫院書記、院長、六合區馬鞍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書記、主任,擅長心理諮詢、中醫、皮膚、美容、等臨床專業,發表論文數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