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2020年北京小升初、幼升小連帶初高中面臨大蛻變


獨家:2020年北京小升初、幼升小連帶初高中面臨大蛻變


國家教育部給各省市下了“軍令狀”!


進入3月中旬後,全國各地一項針對義務教育招生、入學重大改革的舉措紛紛發佈!


國家教育部基教司司長呂玉剛曾提醒說:“現在要不折不扣地研究並落實中發26號文件,不合理的現象必須改過來。”他進一步解釋:中發26號文件發佈後,明確要求公辦、民辦同步招生,同時民辦學校超過招生計劃的生源以搖號排列的方式入學。公辦民辦一視同仁、平等發展、互不享有特權的招生入學機制基本建立,促進形成良好基礎教育生態。


教育部也已經給各省下發“軍令狀”,2020年必須全面落實民辦、公辦中小學同步招生。


中發26號文件指的是2019年6月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這可是一個十分重磅的文件,文件中的很多實質性規定,2020年是首度執行,而且必須是嚴格執行,不能打任何折扣!!


教育部立下軍令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020年3月以來,目前已有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安徽、雲南等多個省市出臺有關規定(天津也要這麼做),明確實行“公民同招”。而其他省份、地區的招生入學新方案也已經在路上。


聞風注意到,各省市關於“公民同招”的規定和細則幾乎出奇的一致,並對中央、國家教育部的有關規定進行了細化。


北京作為首都、首善之地,可以想見執行中央的力度應該會更徹底!


那麼,全國統一的“公民同招”到底有什麼具體內容和豐富內涵,又會對北京市2020年幼升小、小升初、中高考、教育集團、直升、民辦、公辦教育等產生怎樣的重大影響呢?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它實際是指:在全國各地區建立統一招生平臺,全面推行公民同招。公辦民辦學校同步報名、同步開展錄取、同步註冊學籍。民辦學校報名超計劃的全部實行電腦隨機派位錄取。浙江省對此做了更明確的規定:按“最多跑一次“改革和疫情防控的要求,全省各地全面推行無紙化入學報名。公辦民辦學校招生信息、適齡兒童少年入學信息登記、報名、審核、錄取、公佈結果等整個流程均在當地統一的招生管理系統進行。實行公民同招後,不允許公辦民辦學校另行組織招生報名或自行通過網上預約、信息登記等形式提前進行預報名。


各地實行的電腦隨機派位錄取須有公證機構參加,並全程接受社會監督,派位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確保整個招生錄取工作公開透明、公正權威、萬無一失。


民辦學校招生計劃(包括招生名額、班級數、班額等)一經核定公佈後不得隨意更改,不允許中途擴班或增加班額。即使核定公佈的招生計劃班額不足國家基準班額標準的,以後也不得中途增加班額。


對北京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中、教育集團、直升等的8大影響


第一, 迫使北京的民辦小學、初中從挑好生源向教好學生轉變


一旦實行真正的公民同招,對民辦學校而言,這種轉變將是不小的“痛苦”,畢竟挑好學生挑了一二十年,教學管理、模式、生源狀況已經形成,要重新適應並調整到位,需要很強的力度,更需要時間。


第二, 民辦小學、初中生源質量下降或難以避免


原來“優質”的民辦學校之所以優質,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可以在幼升小、小升初階段通過考試、變相考試強力選拔生源,失去這個法寶後,生源會參差不齊,牛娃、準牛娃家長的向心力也會較大減退。這也有助於減輕學生的課外學習負擔。


第三, 對優質公辦、民辦小學、初中的“點招”具有更大殺傷力


此次“公民同招”非常明確地做出了禁止性規定:無論公辦、民辦幼升小、小升初都不能考試、面試,不看各種證書、不看各種培訓機構成績,不認各種競賽等;上海市把2019年曾經允許的“面談”也給取消了,列入了2020年禁止的行列。總之一句話:無論升入公辦還是民辦小學、初中,每個孩子都在同一個平臺上進行公開透明的規則性操作。


第四, 北京各公立知名小學、縱向資源優質直升小學、九年一貫優質小學會更受青睞


面對原來優質民辦校今後發展的不確定性,特別是生源的不確定性,很多家庭可能會“迴歸”,畢竟公立知名小學、縱向資源優質直升小學、九年一貫制優質小學已有良好的生源口碑、教育教學質量或有潛在連續生源改變後的優質教育資源,又有官方教改的強力扶持,能使孩子12年基礎教育時限內獲得更穩定、時間持續更長的優質教育機會。


第五, 縱向優質教育集團給學生的迴旋餘地更大、機會更多,會成為更受各方重視的機會


一個教育集團既有小學也有初中還有高中,並且高中還很知名,這樣的教育集團對小學、初中、高中在生源區分、教學分層、招生實惠、內部選拔、高考優異等等方面都可以綜合掌控,在同一個體系內連貫培養9年、12年更容易產生家長、學校、社會想要的教育教學成果。如果一個教育集團解決了日常管理、教學、距離、師資、備課、標準、待遇、機會等問題,這個集團越大就會越強,中高考優質度也會更高,對教育集團外部教改如何變化的抗風險能力也會越強,同時敏感度也會越低。


第六、公民統招,要引導家長不要對北京教育強區過度追捧


北京的教育強區現在有一個特點,受歷史影響不僅公辦強民辦也很強,北京籍優質生源從幼升小開始一直到高中也最多,中考、高考成績在北京也最優秀。公民同招,優質公辦小學、中學或許會更搶手,而同區的民辦學校因要受更嚴格的“屬地管理”,絕大多數的生源機會會給到本區的孩子,教育弱區的孩子進入強區的機會會更稀缺。不過,公民同招也是為了防止民辦學校在更大範圍內爭搶優質生源。如果北京市教育目前相對弱一些的區能採取有力措施,從幼升小開始的各學段留住好生源,那麼以後翻牌的好機會就來了。不過,這需要不小的定力,畢竟一個學生經歷中考需要9年、經歷高考需要12年!


第七、有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是,進入各區優質公辦高中校的競爭將更加激烈甚至白熱化


而且公辦優質高中越優質這種競爭就更猛烈!隨著民辦學校生源質量可能出現的分化,並且全北京所有的民辦中學都沒有公辦普通初中校的“校額到校”,中考能夠進入本區優質公立市重點、區重點高中校的幾率也極大可能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在原有基礎上和現有中考、高考體制下,公民同招後,讓孩子最大可能進入本區公立優質高中校,將成為北京絕大多數家庭最重要和最迫切的需求,沒有之一!不過上海市已經在前幾天出臺的文件中作出明文規定,民辦學校招生完全不挑生源搖號入學的,初中畢業生也將像公辦普通初中那樣獲得同等的、非常珍貴的“校額到校”機會!


第八、高中水平是全北京民辦校的最大短板,需要徹底而陣痛地改變


北京市高水平的民辦校主要高度集中在小學、初中,高中達到高水平的民辦校鳳毛麟角。高中是12年基礎教育的總出口,對下游的小學、初中具有直接影響,也決定了中考後生源的最終走向。北京民辦高中生源普遍不佳,高考成績遠不能和公立校相比。很多民辦校高中畢業生都定位進入國外大學(去國外一般性大學的比例高),家長關注度很低。受疫情對國人心理因素的影響,民辦學校在高中階段要崛起、招到同數量生源會更困難。


最後,想特別說明一點:目前中國在強有力的舉措下,新冠肺炎已得到基本控制,除境外輸入病例外,國內新增病例已經多日為0!然而,當前新冠肺炎已在國外迅速蔓延,特別是歐美國家病例增長極其驚人。歐美歷來都是中國學生主要留學、遊學目的地,大家通過各種渠道已經深刻感知了歐美國家在抗疫方面的態度、舉措、風俗、狀態、醫療、輿論等等,估計中國孩子未來留學、遊學等將受到巨大影響和衝擊,請家長在幼升小、小升初、中考時對民辦校、國際校、公立校國際班等的選擇一定要全方位做出評估,今非昔比,這些都是需要儘早從長計議的事情!——北京家長對優質公立教育的小學、初中、高中的需求會比以往更迫切!


——大家彆著急,只要我們按照國家的防疫規定做好、做細,現在春天也來了,離開學的日子也不會太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