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東芝事件的另一面:蘇聯科技為何被西方越甩越遠?


80年代東芝事件的另一面:蘇聯科技為何被西方越甩越遠?

蘇聯核潛艇


01

1985年12月,一個叫熊谷獨的日本人,向巴黎統籌委員會(簡稱巴統)舉報:東芝公司違反巴統規定,向蘇聯出口了4套九軸聯動數控機床,舉報文件詳述了這次事件的細節,並附上機床說明書以及舉報人的姓名、地址、電話等信息。

實名舉報,必須重視。但是由於巴統不給力,日本方面敷衍推諉,這一事件幾乎沒什麼進展。於是,熊谷獨在1986年夏,向美國駐日大使館舉報,之後CIA(美國中央情報局)接手了此案。很快,一件轟動世界的大案浮出了水面。

巴統,即輸出管制統籌委員會,這是冷戰時期,西方國家建立的一個國際組織,目的是針對經濟互助委員會國家(由社會主義國家組成的政治經濟合作組織),實行禁運和貿易限制。

通俗的講,巴統就是西方國家對社會主義國家(也有部分非社會主義國家),實行軍事武器裝備、尖端技術產品和稀有物資禁運的組織。

日本是巴統成員國,理論上也得按巴統的規定來。


80年代東芝事件的另一面:蘇聯科技為何被西方越甩越遠?

1985年東芝研發出世界上第一臺筆記本電腦TOSHIBA T1100


70年代末,蘇聯經濟開始出現困難,減少甚至停止了機械進口,日本東芝機械公司在蘇聯的銷售出現斷崖式下降,銷售代表們焦急萬分,每天為訂單四處奔走。

這時,蘇聯技術機械進口公司的副總裁奧西波夫告訴日本業務員:“蘇聯正需要一種製造大型船舶推進器的數控機床。東芝是製造工業機械的行家,相信這種數控機床在日本已經可以生產了。”

東芝機械公司很清楚蘇聯技術機械進口公司的政府背景,也明白蘇聯所說的機床是巴統限制出口的東西。但為了爭取蘇聯市場,獲取高額利潤,東芝機械決定鋌而走險。

1981年,日本東芝機械公司與蘇聯技術機械進口公司簽訂了協議,規定東芝機械公司向蘇聯提供4臺9軸聯動數控機床,總價值35億日元,之後,東芝機械公司使用種種偽裝欺騙手段,申請到了出口許可證,將機床運到了蘇聯。


80年代東芝事件的另一面:蘇聯科技為何被西方越甩越遠?

生產螺旋漿


9軸聯動數控機床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機床,能加工直徑40英尺的潛水艇螺旋槳。而根據巴統規定,凡屬於2軸、加工能力在直徑10英尺以上的數控機床,都屬於禁止出口之列。

熊谷獨是和光交易公司的員工,常駐莫斯科負責業務。和光交易公司是東芝機械的銷售代理公司。1985年4月,熊谷獨在公司呆的不如意,選擇辭職,之後舉報了這件事。事後據他自己解釋,之所以舉報公司,有兩個原因,一是 對公司不滿,二是在莫斯科目睹了很多日本、西歐的公司,向蘇聯提供各種高精尖設備技術和設備,讓他覺得很危險。

美國方面指出,1985年3月美國公民約翰·沃克父子,向蘇聯出賣了根據潛艇推進器噪音探測潛艇方位的技術,而東芝機械向蘇聯出口的9軸聯動數控機床,大大加強了蘇聯潛艇推進器的性能(更高的航速,更低的噪音),這兩者使蘇聯潛艇技術有了飛躍性的發展。為了應對蘇聯潛艇技術的提升,美國要額外花費3300億美元用來改進海軍技術和裝備。

暴怒之後,美國對東芝進行各種制裁·······


80年代東芝事件的另一面:蘇聯科技為何被西方越甩越遠?

美國五議員在國會山前砸碎東芝收音機以示抗議


02

東芝事件是冷戰期間最具影響力的高科技裝備走私案件,但是這起事件只是一個縮影。事實上,蘇聯一直在用各種手段,從西方世界獲取先進技術和設備,美國一直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根本管不過來。只是東芝公司觸碰到了美國的底線,加之80年代美日經濟競爭加劇,所以美國才重拳制裁。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超級大國,蘇聯各種黑科技層出不窮,理論上它的技術水平緊追美國,為什麼還要不停地從西方搞技術和裝備?

虛,才需要補。除了有限的幾個領域之外,蘇聯的整體科技一直落後於西方。到了70年代,以電子計算機技術、生物工程、光導纖維、新材料、新能源為代表的的新科技革命興起,蘇聯與西方國家的科技差距越拉越大,被甩在了後面。

在分析蘇聯科技落後的原因之前,我們先簡單回顧一下蘇聯科技發展史。


80年代東芝事件的另一面:蘇聯科技為何被西方越甩越遠?


十月革命前後,俄國的技術基礎相當於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水平。到20、30年代斯大林搞大規模工業化,其實就是蘇聯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電力、鋼鐵冶金以及機械製造為主體,這時候蘇聯的技術是遠遠落後於西方的。

當時,資本主義世界出現了嚴重經濟危機,蘇聯抓住機會,引進了一大批先進的技術和成套設備。如馬格尼託哥爾斯克、庫茲涅茨、扎波羅三個鋼鐵廠是美國和德國建設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的技術和設備,來源於80多家美國工廠,第聶伯水電站的主要設備,也是2家美國公司提供的。

據統計,從1919年到1940年,蘇聯從西方引進了30萬臺高級機床,從1928年到1941年,蘇聯有1/4 的新設備是從西方進口的,其中大型工廠設備常常是整套整套購買,許多設備和技術都是世界一流的。據統計,一五計劃期間,蘇聯技術進口占計劃進口額的80%。


80年代東芝事件的另一面:蘇聯科技為何被西方越甩越遠?


通過大規模引進吸收先進技術,蘇聯工業化突飛猛進,技術方面與西方的差距迅速縮小。但是,從1932年開始,蘇聯開始停止宣傳從西方引進技術和設備,並將其列為機密,再往後,這些技術被歸為蘇聯自己的成果。

二戰期間及戰後,蘇聯又迎來了一波引進技術的高潮。

在戰爭期間,蘇聯從美國獲得了價值109億美元的援助,其中12.5億元是技術和設備。戰後,蘇聯從德國及其從屬國、遠東搞走了大量先進工業設備。

以德國為例,大約2/3的德國航空與電子工業、大部分導彈製造業、汽車工業、機床製造業、以及其他軍事工業,戰後被移交給了蘇聯,這批設備總價值約700億盧布,而蘇聯第4個五年計劃中,機器設備的投入才660億盧布,換句話說,從德國搞到的機器設備,完全能滿足蘇聯第4個五年計劃期間的工業設備需求。


80年代東芝事件的另一面:蘇聯科技為何被西方越甩越遠?

德國火炮工廠


03

50年代初期,蘇聯不僅有先進設備,還建立了幾百個強大的研究和設計中心,從事導彈和原子能工業、無線電電子學、遙控動力學、有機化學等高新技術研究和創新,培養科技人才,這是50、60年代蘇聯在航空、核能等領域取得領先地位的基礎。

比如1961年10月蘇聯試射了5700萬噸級核武器,而當時美國只有2200萬噸級,1962年蘇聯又率先從潛艇試射巡航導彈,之後又成功試射洲際彈道導彈,領先美國。

然而,我們並不能從有限的幾個領域,來判斷蘇聯科技已經追上或者超越美國。因為從1959年到1963年,蘇聯從西方購買了50個成套的化工廠。與此同時,蘇聯的車床、汽車、機械、電器等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毫無競爭力,只能出口給一些兄弟國家,它在國際市場上賣的最多的東西,除了武器,就是原材料和工業半成品。

一方面,不少軍事技術領先世界,一方面,基礎東西全面落後。矛盾,失衡。


80年代東芝事件的另一面:蘇聯科技為何被西方越甩越遠?

蘇聯P-16洲際彈道導彈


到了70、80年代,蘇聯武器在規模方面遠超美國,但在高精尖技術方面落後於美國。80年代美國國防部判斷,蘇聯在17類武器方面落後美國,只有5類技術超過美國,這5類還包括生物和化學武器。

在最為關鍵的電子技術方面,蘇聯計算機技術比美國落後10年,電光敏感器、機器人技術、信號處理、通信技術等許多關鍵領域,蘇聯均與美國存在不小的差距。

除此之外,美國的盟友在技術上也不弱,比如日本的半導體技術、光纖技術、智能機械技術,甚至超過了美國,美軍武器系統中的高級電子部件有40%來自日本。

軍事技術都存在這麼大的差距,其他技術更不用提了。

一句話:蘇聯技術整體上落後於西方。


80年代東芝事件的另一面:蘇聯科技為何被西方越甩越遠?

美國星球大戰計劃


04

我國在分析蘇聯解體的時,將主要原因歸之於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換句話說,蘇聯的失敗是一種體制的失敗。

體制是個筐,什麼都可以往裡裝。這話雖然戲謔,但並不是沒有道理的。蘇聯的體制與技術發展所需要的環境,格格不入。短期內,蘇聯可以動員大量人力物力智力,進行技術攻關,獲得某一領域的技術突破。但是這種類似於打強心劑的方式,長久不了,資源有限,不可能所有領域都打強心劑。

技術的發展,需要創新精神,需要對外交流,需要社會需求催動,然而這些都是蘇聯所不具備的。

創新肯定不行,創新需要自由的思維和獨立的精神,而這正是蘇聯人所缺乏的。

對外交流方面,由於蘇聯在政治上、經濟上與西方存在隔離,對抗多於合作,其技術交流一般都限於兄弟國家之內,屬於一種近親繁殖,這種閉門造車的行為,使蘇聯跟不上世界科技進步的步伐。


80年代東芝事件的另一面:蘇聯科技為何被西方越甩越遠?

60年代,蘇聯明斯克拖拉機廠生產的拖拉機


在生產領域,蘇聯的計劃體制不允許企業自主生產,企業的一切都是計劃好的,按規定完成當年的指標就行,更換技術和設備,會影響生產計劃,還會導致不可控的風險,所以企業寧可花錢維修陳舊的設備,也不遠花錢更換新設備、採用新技術。用勃涅日列夫的話說就是:企業對革新的畏懼就像魔鬼怕見正神那樣。

另一方面,蘇聯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是條塊化分割管理,彼此之間自成系統,形成相對封閉的王國,交流較少,各搞各的,重複研究,浪費資源,內耗嚴重,即使搞出了新技術,也很難推廣應用,除非政治任務。

企業是生產活動的最基本單元,如果它們在創新上沒有積極性和主動性,因循守舊,那整個社會的技術進步無從談起。相反,西方企業以市場為導向,不創新不改進就可能破產,活力和進取心不可同日而語。


80年代東芝事件的另一面:蘇聯科技為何被西方越甩越遠?

蘇聯電子管收音機


在發展方式上,蘇聯始以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為主。60年代,蘇聯在制定未來20年發展規劃時,仍把鋼鐵、煤炭、水泥、石油、化肥等列入重點目標,要繼續往這些領域增加投資,擴大規模,以期這些產品在數量上壓過西方。

這種方式極其低效,往往造成極大的浪費,但囿於體制原因,卻無法改變。而此時的西方,已開始轉為集約型發展模式,即追求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產型結構。

這樣的環境下,蘇聯缺少推動技術創新的社會需求。


80年代東芝事件的另一面:蘇聯科技為何被西方越甩越遠?

1973年蘇聯扎波羅熱汽車廠生產的小汽車


另外,蘇聯的科研人員脫離市場,難以人盡其才,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週期漫長。

自1967年之後,蘇聯研究開發科學家、工程師總數一直位居世界首位,科研人員佔世界總數的1/4,但這些科研人員中只有6%~7%在企業工作,其餘的都集中在科研單位和學校,這些科研人員每年提供的科研成果,只佔全球的15%以下。

據統計,蘇聯每年約有15萬項科研成果、2萬多件技術發明,但使用率只有30%。很多技術是蘇聯先搞出來的,但卻率先在西方國家得到應用。

同一時期,西方有約一半的科研人員,直接或間接受僱於企業,在市場一線從事科研創新工作,他們能夠根據市場脈搏,將最新技術轉化成成產力,並不斷改進。


80年代東芝事件的另一面:蘇聯科技為何被西方越甩越遠?

蘇聯第一款個人電腦,於1987年進行量產。


05

為什麼蘇聯擁有最龐大的科研隊伍,卻無法取得與之相對用的科研成果呢?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蘇聯最優秀的科研人員都在為軍工服務。蘇聯的模式,形成於戰爭年代,戰爭結束後,這種模式不僅沒有改進,反而更加強化。通俗地講,蘇聯的一切,都是在為備戰做準備,軍事需求和國防工作始終處於最優先地位。

在整個冷戰期間,蘇聯近80%的科研人員在軍事部門或相關機構工作,以60年代初為例,蘇聯原子能工業有100家工廠和機構,有工作人員100萬,在導航-宇航工業中,有工作人員45萬。在經費投入方面,蘇聯軍事支出長期佔財政支出的20%以上。


80年代東芝事件的另一面:蘇聯科技為何被西方越甩越遠?

蘇聯鈾濃縮工廠的離心機


軍事領域擠佔了絕大多數的資源,導致民用部門在技術方面既缺人才,又缺資金,長期營養不良。

而出於保密原因,軍事科研單位與民用科研單位之間相互隔絕,沒有軍民兩用一說,軍事科技和民用工業無法形成良性循環,最終必然導致社會各個領域無法全面均衡發展,軍事科技也會因缺乏後勁,跟不上時代潮流,更無法形成惠及全社會的科技革命浪潮。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蘇聯能把宇航員送進太空,卻無法造出物美價廉的汽車、冰箱、電視、收音機——錢和人都搞武器去了,日用生活品不是重點,能湊活就行。


80年代東芝事件的另一面:蘇聯科技為何被西方越甩越遠?

切爾諾貝利地區 蘇聯啄木鳥(DUGA)3號雷達


最後再插個故事,昇華一下文章主題。

70年代蘇聯航空部、彈藥部、裝甲和光電部、導彈和航天部、通信設備部、雷達和計算機部、核和激光部、造船部、電子部9個工業部部長組成一個VPK(軍事工業委員會)小組,負責領導蘇聯武器系統研究。

VPK有個蒐集計劃,每年列出3000~5000項蘇聯所需的技術和設備,讓情報部門去西方搞,每年約有1/3的需求能實現。實現途經包括但不限於美國軍火承包商、商用數據庫、學術會議、理工科院校。

F-18戰機的火控雷達、航空集束炸彈、計算機控制集成電路試驗儀、飛機發動機控制系統、潛艇消音窄帶分析器·······,都是VPK蒐集計劃的成果。


80年代東芝事件的另一面:蘇聯科技為何被西方越甩越遠?

F-18戰機


《蘇聯經濟中的西方技術》、《戰前蘇聯對西方技術的引進》、《蘇聯獲取西方軍事技術的計劃、組織、手段及成效》、《新科技革命在蘇聯失衡發展的原因探析》、《科技革命與蘇聯興亡》、《科技因素對蘇聯經濟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