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你有沒有新的發現?別讓思維定式害了你!

哲理散文|秋意闌

這些年,你有沒有新的發現?別讓思維定式害了你!

一路走來,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是你用了好多年,卻從未質疑過的方法?你又有哪些新的發現?

我總結了一下自己的經驗,在此聊以分享,希望聰明的你沒有這樣的後知後覺。

在我童年的記憶裡,無論是母親,還是我見過的任何一個人在和(huo)面的時候,都是用手。

這些年,你有沒有新的發現?別讓思維定式害了你!

先準備一碗清水,為了讓面醒發的更好,冬天準備溫水,夏天準備涼水。

洗乾淨了手,然後舀了麵粉倒進瓷盆裡,左手倒水,右手和麵,麵糊粘在手上黏糊糊的,直到揉成麵糰。

記得那時學和麵,母親常常告訴我,說和麵在行的女子都會在和完面之後,連面盆也用面擦得乾乾淨淨,沒有面糊粘在盆壁上,也沒有粘了一手面的情形,那才叫高手。

於是,後來每次和麵,我的目標都是以和好面之後,既不粘手又不粘盆為目標。畢竟,我也想成為那樣的和麵高手。

於是,每當完成了一次這樣的成功和麵,我便很開心。如果某一次沒有達成這樣的目標,我便覺得自己很失敗。就這樣,只用手和麵的方式,以不粘手不粘盆為目標,我用了幾十年。

直到有一天,在網絡裡看到一些美食視頻創作者發佈做麵食的視頻。

我分明看到了她們和麵竟然不用手,而是用筷子或者攪拌器攪拌,直到把水和麵粉一起攪拌成均勻的面穗,再下手輕鬆的就把它揉成一個麵糰,既不粘盆,也不會太粘手。

這是多麼聰明的方法啊,比只用手好太多了。可我怎麼就沒想起來呢?!

這些年,你有沒有新的發現?別讓思維定式害了你!

我呆在了原地……

原來,我用了幾十年的不沾手不沾盆的和麵方式,竟然讓她用一雙筷子就給輕鬆搞定了!而我,很多年裡還為了和麵不沾手,每一次都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

我轉而一想,可我記憶中看到的所有人都是這樣做的,她們也沒有想到這一點啊???!

我一時有些愕然……

這不禁又讓我想起幾年前看到的剝大蒜的方法。


這些年,你有沒有新的發現?別讓思維定式害了你!

在我通常的印象裡,剝蒜同樣是一件苦差事。如果是新蒜剛下來還好剝些,畢竟,蒜皮和蒜瓣都是鮮活的,很容易就能分離開來。但如果是幹蒜,那就不一樣了,因為它的皮會和蒜瓣結合的很緊,想把它們剝離,簡直就是一項“艱苦的工程“。

多年來,為了剝蒜,每次都是摳的手指甲裡都是蒜味,一不小心,蒜瓣還會崩跑掉。也常常因為這樣的原因,我不喜歡剝蒜。

但是,那天,當我看到那個拍蒜方法介紹的時候,我驚呆了。作者說,拿一顆蒜頭,用刀輕輕一拍,只需要掌握拍蒜的力度,不讓蒜瓣濺的到處都是即可。然後再用手輕鬆一搓,蒜皮就掉了,無非是不會有完整的蒜瓣而已。但是,那又有什麼關係呢?

可我以前活了那麼多年,怎麼就沒有發現有人這樣做呢?並且自己也沒有想起來用刀輕輕一拍,就能瞬間搞定難剝的大蒜皮呢?

那一次發現,刷新了我的認知。

談起這樣的發現,還有很多


這些年,你有沒有新的發現?別讓思維定式害了你!

諸如,在我童年的記憶裡,因為生活環境的原因,我看到的無論是炒菜的鍋還是蒸饅頭的鍋,用久了之後它的外面就應該是黑色的,厚厚的一層焦炭化了的盔甲,卻沒想過無論用多久,它依然可以是光亮的新鍋顏色。

但是,後來發現,鍋用久了之所以外面焦黑碳化,都是因為人們太懶,根本就沒有用後立即擦乾淨罷了。

那次發現同樣刷新了我的認知。

後來,我想了想,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明明很簡單,卻因為我沒見過就想不到的方法?

這些年,你有沒有新的發現?別讓思維定式害了你!

總結之後,我發現是思維定式害了我。然後,一想到這些都是我多年來親眼所見形成的思維定式,我就覺得鬱悶不已。

腦袋怎麼就那麼不轉圈呢?但是不是我自己不轉圈啊!是因為我所看到的每個人都是這樣做的,或者說每件事物都是這樣的,所以,我就以為它就應該是這樣的。卻完全沒想到,原來還有更好的方法和不一樣的視角。

這就是固定思維的壞處:它會禁錮你的思想,讓你形成思維定式,不敢、不想、也不會去創新,根本就想不到,更活不出生命的另一種可能性。

而改變的方式方法也只有通過堅持讀書和學習,不斷地去發現和刷新自己的認知。

所以,我想,以後的日子裡,我一定要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活出生命的另一種可能性。

聰明的你,思維定式有哪些?你想過了沒?又打算怎樣改變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