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縣雖分屬不同省份,但有著極為相似的田園風光和民族風情!

侗族(侗語:Gaeml;Gaeml本意是“生活在被大山阻隔,被森林遮蓋的人們”),作為我們國家56個民族之一,人口數位居我國少數民族第11位,擁有2879974人(第6次人口普查數據)。

作為遊客,在瀏覽各類旅遊平臺時應該可以經常看到湖南、廣西、貴州這三個省的旅遊攻略,張家界、衡山、鳳凰古城、桂林山水、黃果樹瀑布、千戶苗寨...這些景區也是時常出現在我們的選擇名單中,而侗族自治縣就主要分佈在這三省的十萬大山中(其他還有湖北、廣東等地),說起侗族人的發祥地,當數這三省交界處,那裡山川秀美、江水清清,侗族同胞世代耕耘的土地,因為他們的存在而更加的充滿神奇的風韻。

這三個縣雖分屬不同省份,但有著極為相似的田園風光和民族風情!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三個縣,它們或許是最能代表侗族,而且相互接壤,都是侗族人聚集地,都有著相似的自然風光,也有著一樣的侗族風情,本是同源同根,只是很無奈卻分屬三個省,這就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縣、湖南省懷化市的通道侗族自治縣和廣西柳州的三江侗族自治縣。

這三個縣都以侗族鼓樓和山水田園風光為勝,今天咱們就從三個縣的自然風光、侗族鼓樓、侗族田園風光來看看哪個更具有旅遊價值些。

1、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

三江侗族自治縣位於廣西柳州市北部,因境內潯江、榕江、苗江三條江匯流而得名。縣域面積2454平方公里,總人口40.6萬人,其中侗族人口占總人口58%,是廣西唯一的侗族自治縣。

三江侗族自治縣被譽為“世界樓橋之鄉”“百節之鄉”“世界侗族木構建築生態博物館”,全縣有鼓樓230多座,風雨橋200多座。其中程陽八寨景區、丹洲景區、縣城大侗寨景區均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冠洞景區還有一棵1300年的榕樹王。而程陽永濟橋橋、岜團橋等風雨橋獨特而神奇,特別是永濟橋是世界上最長的風雨橋,也是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這三個縣雖分屬不同省份,但有著極為相似的田園風光和民族風情!

每一個縣域都具有自己傳統的侗族風俗,既有相似一樣的地方,也各自有著自己不同的地域特色。三江縣的風俗除了侗族大歌外,還有侗族刺繡、“百家宴”、趕賊節、賽蘆笙、踩歌堂“多耶”、行歌坐夜等民俗文化。另外這裡有著油茶待客飲食等相關的風情。

這三個縣雖分屬不同省份,但有著極為相似的田園風光和民族風情!

三江縣境內河流眾多,群山環繞,具有紅土特徵,自然風光是山青青水漣漣,處處是田園風光。縣域內遍植油茶,是我國的“油茶之鄉”,有“廣西油海”之稱。三江還有一個奇特的田園風情,那就是高山稻魚,而且還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在這裡是“山山有茶、田田有魚”,這一奇特的景觀在國內是少見的。

三江主要的自然景觀有:石門衝自然生態景區、布央仙人山景區等、獨峒鎮大塘坳休閒農業景區等。

2、貴州黎平

黎平意為“黎民百姓、平安幸福”,位於貴州省東南部,隸屬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縣域面積4441平方公里,總人口56萬,其中侗族人口40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71%,是全國侗族人口第一的縣。“黎平侗鄉”是全國首個以民族風情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侗族文化傳承廣、保護好、最集中的傳統社區。

這三個縣雖分屬不同省份,但有著極為相似的田園風光和民族風情!

黎平有中國鼓樓之鄉之稱,現存鼓樓328座、風雨橋290座,均佔全國侗族地區總數的50%以上,其中尤其是擁有兩個世界吉尼斯紀錄:一個世界上最早的鼓樓——述洞獨柱鼓樓,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世界鼓樓群——肇興鼓樓群,央視春晚曾經在這兒取景作為分會場。

侗寨之中的黃崗侗寨、四寨侗寨、銅關侗寨、滾政侗寨4個侗寨分別為國家級3A景區,地平風雨橋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黎平歷史文化侗族風情底蘊深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有侗族琵琶歌、侗戲、“月也”、侗族“祭薩”文化(侗族薩瑪節)、侗族款約、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侗族鼓樓風雨橋建造技藝)等六個。另外還因為萬人合唱侗族大歌而列入世界吉尼斯紀錄。

這三個縣雖分屬不同省份,但有著極為相似的田園風光和民族風情!

黎平境內黎平侗鄉風景名勝區是國家全域旅遊先行示範區、國家風景名勝區,同樣也是群山環繞,層層梯田,以油茶和黎平茯苓、黎平香禾糯等田園風光和山川自然風景為勝,其中茯苓和香米糯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黎平田園中還有一個稻魚鴨農業文化遺。

黎平素有“杉海油壺”之稱,是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溼地公園,還獲得中國生態魅力縣等稱號。

主要自然風景區有黎平八舟河國家溼地公園、南泉山生態體育公園、黎平國家森林公園、三省坡國家自然保護區、高壩峽谷等,另外黎平還有一個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石拱橋——高屯天生橋。

3、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

通道侗族自治縣位於湖南省西南,素有“南楚極地、北越襟喉”之稱。縣域面積2239平方公里,總人口24.17萬人,其中侗族人口占77.9%。是中國最具潛力的十大縣域旅遊縣和中國大學生最喜歡的旅遊目的。

通道侗族建築技藝神奇精湛,全縣共有117座風雨橋、267座鼓樓和118座寨門,其中馬田鼓樓、芋頭古侗寨、坪坦風雨橋群、恭城書院、白衣觀、兵書閣及文新橋等6處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橫嶺鼓樓、陽爛鼓樓、坪溪寨門、陳團寨門等4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這三個縣雖分屬不同省份,但有著極為相似的田園風光和民族風情!

通道侗族風情濃郁,民風淳樸,而且在這裡侗族語言、服飾、歌舞、飲食等習俗獨具特色,保存得十分完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3項:侗族蘆笙、侗錦織造技藝、侗戲等,其它如侗族大歌、喉路歌等也是魅力迷人,通道縣還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國唯一的侗錦織造技藝國家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通道自然風光優美,群山和眾多河流形成的丹霞地貌,其中被地理學家稱讚為“天然萬里長城”的丹霞地貌萬佛山風景區,有保存較為完好的隴底原始次森林和100萬畝松濤森林風光;有巍然屹立的獨巖峰,陽洞灘瀑布生態秀美,還有九龍潭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宏門衝原始次森林、恩科亞熱帶溝谷雨林。

這三個縣雖分屬不同省份,但有著極為相似的田園風光和民族風情!

這三個縣雖然因為行政區劃分屬三個省,但是卻是侗族聚集較為集中的地區,所以可以說這三個侗族自治縣最能代表侗族,只是本是一家人,卻無奈分屬三個省而已。

而如果旅遊我們可以在此地慢慢的轉悠,領略大自然的風光,欣賞侗族的田園風情,至於誰最好,只是一個噱頭,還得看個人愛好選擇,不過小編覺得哪一個都值得我們駐足欣賞,您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