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籍導演石磊編劇並導演的電影《桂香街》榮獲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獎

  

邳州籍導演石磊編劇並導演的電影《桂香街》榮獲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獎

11月23日,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暨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閉幕式在福建廈門舉行。江蘇邳州籍導演兼編劇石磊的電影作品《桂香街》,在參賽的2000多部電影中,獲得金雞獎最佳電影音樂提名獎。

邳州籍導演石磊編劇並導演的電影《桂香街》榮獲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獎

  石磊,出生於江蘇邳州,初高中就讀於邳州第二中學,高考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在校讀研時成為中國電影第五代著名導演田壯壯的得意門生。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石磊進入中央電視臺從事編導、攝影及製片人工作。目前,石磊是國家一級導演、高級職稱,國內三所高等大學的客座教授,同時他還是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導演協會會員。先後三次獲得中國電影華表獎、兩次榮獲電影金雞獎,同時還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桂香街》是石磊根據江蘇省作協主席、著名作家範小青的同名小說《桂香街》改編的電影故事片,影片由著名錶演藝術家呂麗萍、句號主演。電影通過許巧珍和春天兩代社區幹部的感人故事和兩個時代純美愛情主線,以詩化的影像語言,反映基層優秀社區幹部的工作生活,是一部向新中國七十華誕獻禮的精典之作,已獲國家廣電總局劇本中心第一輪劇本孵化扶持獎勵。影片7月22日登陸全國院線受到觀眾喜愛,好評如潮。

邳州籍導演石磊編劇並導演的電影《桂香街》榮獲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獎

  石磊是一個具有獨特思想、不甘平庸而勇於創新的電影人。多年以前,他創作一個尊老孝親的廣告片《洗腳》在中央電視臺作為公益廣告片播放,小女孩端水給媽媽洗腳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影響著幾代人,廣告弘揚了中華尊老愛親的的傳統美德,使之成為家喻戶曉的廣告,深受人們的喜愛,該公益廣告成為央視品牌廣告。他的導演才華被人們關注。此後,他又導演、拍攝了大量的紀實、生活紀錄影片,多次在全國獲獎。

邳州籍導演石磊編劇並導演的電影《桂香街》榮獲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獎

  石磊在中央電視臺、在電影界有一定的知名度,這成功的背後,是他多年深入生活、,不斷探索,勤奮創作和默默付出的結果。在《桂花街》影片的創作過程中,石磊和主創團隊對劇本進行了歷時一年的反覆研究、打磨,劇本先後修改了20多次。為了能夠深入瞭解許巧珍這個人物,石磊前後多次來到江蘇常州,深入社區、居民以及許巧珍家中,瞭解她的工作、生活,觀察她的言談舉止,音容笑貌和生活習慣,力求把影片人物表現的更加真實、形象、自然,讓觀眾喜愛和接受。

  《桂香街》電影除了在國內被評為金雞獎最佳電影音樂提名獎,近日又在國外電影節喜獲大獎。據石磊導演介紹,當地時間10月31日,在第十一屆新西蘭中國電影節暨華語電影金蕨葉獎頒獎典禮在新西蘭首都惠靈頓市舉行,《桂香街》獲新西蘭中國電影節華語電影金蕨葉獎優秀影片獎。

  獲獎歸來後,石磊接受採訪,除了電影,他說的最多的是家鄉邳州,對家鄉充滿濃濃的情和愛。他說:“我出生在邳州,在邳州上小學、中學、是運河水哺育了我,讓我度過了難忘的童年時光,雖然離開家鄉已經20多年了,但故鄉的風土民情對我生活、做人和創作影視作品的影響是受之不盡的。家鄉邳州有6000多年的文明歷史,有大墩子遺址、梁王城遺址,是共和國最小的烈士“小蘿蔔頭”的故鄉,著名的淮海戰役就發生在那裡,徐國文化、土山關公文化,八集禮儀文化、邳州紅色文化、大運河文化等共同孕育了今天的楚韻漢風文化和邳州地方特色文化,邳州的大蒜、銀杏聞名全國,邳州的“銀杏時光隧道”、“銀杏湖”、“艾山風景”、“沙溝湖”每年吸引全國各地的旅遊愛好者前來旅遊觀光,我作為邳州人,為家鄉日新月異的的發展感到驕傲和自豪,讓我們在外地的邳州人更加熱愛邳州,熱愛家鄉。北京好多朋友都知道邳州是全國百強縣,是一座即具有又深厚文化底蘊又具有現代文明的美麗城市。

邳州籍導演石磊編劇並導演的電影《桂香街》榮獲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獎

  石磊介紹,目前,他正在拍攝一部大型電視紀錄片《筆尖上的中國》。《筆尖上的中國》是《舌尖上的中國》的姊妹篇,以筆、墨、紙、硯、章、字、畫、印泥的創造者和傳承者為主體,用故事片的拍攝手法,反映當地的人文歷史及文化傳承,用鏡頭語言展示中國文化對世界的影響。石磊先後幾次回家鄉親選景,拍攝李可染故居等著名景點,大型電視紀錄片《筆尖上的中國》計劃春節前結束國內拍攝,春節後導演石磊將帶領五個攝製組赴日本、越南、韓國及新加坡等國家實地採訪拍攝,此片預計下半年和全國的觀眾見面。我們期待石磊導演的新作品早日和家鄉父老鄉親見面,也祝願石磊導演今後拍出更多更好的藝術精品奉獻給觀眾。

(徐淮網 孫宜方 鑾翠翠)(邳州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