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價無市的樓市,還能持續多久?

目前全國各地已經進入了疫情抗擊的最後階段,很多城市已經實現了大面積復工,過去一個月叫苦不迭的房地產行業,包括一手房和二手房中介都已經在這幾天內活躍起來。但是即便銷售開始活躍但是想要把過去一個月的欠賬給補起來還是非常困難的。畢竟從去年開始房地產市場就已經不算火熱了,各地樓市成交不是很大,不少主流城市的土拍都出現了起拍價成交甚至流拍的窘狀,二手房市場雖然倒掛嚴重,但是成交量並不大,有價無市這句話再恰當不過了。樓市本來就已是一片僵局,再加上一個月左右的完全停滯,樓市陷入僵局將是必然的。

有價無市的樓市,還能持續多久?

其實,房價本身受到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影響,市場內投機倒把的炒房者已經銷聲匿跡了,即便還有不少寄希望房產投資賺錢的人還在裡面遊蕩,但是其資金和購買量還是有限的。剛需購房者面對平穩的市場,情緒稍顯猶豫,加上本地成交數據不會騙人,不少資金還不達標的購房人通常都戶選擇等一等再說。加上其實很多的地方的房價相比起當地工資收入水平已經溢價很多,所以房價維持穩定將會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因為需要漫長的時間提升收入水平拉平房價和收入差距。

還個重要原因是,過去很多城市特別是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大漲主要原因還是市場中的炒房需求佔主流所至,當時大量來自一二線城市的過剩炒房需求流入三四線城市推高了當地房價,並帶動了本地不少原住民購房,其實市場內部剛性需求的量並沒有增加還是那麼多,隨後政策調控導致房價長期保持穩定,而居民對於房子的心理預期都較高,因此出現了存量房有價無市的局面。

有價無市的樓市,還能持續多久?

有價無市的存在,會讓市場陷入一種循環,即有需求的人在購房前瞭解到現狀後會放緩自身的需求兌現的腳步,一是保有更低價購入的心理,二是內心由於害怕自己購房之後被套。在參考過去的經驗,一二線城市保持長時間穩定將成為不爭的事實,而三四線城市則有可能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

在有價無市現象背後是人們對於房產價值的不同認知,虛高伴隨著觀望,兩者之間的壓力點目前還形成著一種平衡,因為市場中總有低於預期的賣方和買方,所以一定量的成交會保持市場的平衡,但當這個平衡被打破,或是部分利用槓桿炒房的人資金壓力扛不住拋售時,市場的平衡也將不會存在了。按照目前疫情影響以及已經持續穩定了數年的房地產市場情況來看,這個平衡點應該在兩到三年左右被打破。

有價無市的樓市,還能持續多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