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氣LPG現貨基礎知識解讀(一):液化石油氣品種概述

近期,大商所發佈通知,就液化石油氣(LPG)期貨、期權相關合約規則徵求市場意見,標誌著LPG期貨、期權上市又進一步。為推動市場各方瞭解液化石油氣行業,本公眾號自今日起連載“液化石油氣現貨基礎知識解讀”,敬請關注。


液化石油氣(英文Liquefied Petroleum Gas,縮寫為LPG)主要來源於油氣田的伴生氣體及煉油的副產品(尾氣)。其中,油田伴生LPG主要是由丙烷(C3H8)、丁烷(C4H10)組成。而煉廠生產的LPG組分相對複雜,除包含丙烷、丁烷外,還含有丙烯、丁烯(正-異-反-順等異構體)等多種組分,是一種混合物。


從物理性質看,LPG以液態形式儲存,以氣態形式使用。一方面,LPG使用過程需經過減壓或升溫後才能實現氣化,體積會膨脹250倍,氣化後的LPG可直接用於燃燒、汽車燃料和其他用途。另一方面,在低溫或壓力條件下,LPG可轉化為液態,方便儲存和運輸。其中,以純丙烷、純丁烷兩種形態存在的LPG,可通過低溫液化方式利用低溫庫或冷凍船進行儲存和運輸。


與其他能源相比,LPG具有如下優點:一是汙染少。LPG是由C3、C4組成的碳氫化合物,可以全部燃燒,無粉塵,減少過去以煤、柴為燃料造成的汙染。二是發熱量高。同樣重量的LPG發熱量相當於煤的2倍。三是易於運輸。LPG在常溫常壓下是氣體,在一定壓力或冷凍到一定溫度可液化為液體,可用火車或汽車槽車、槽船進行水陸運輸。四是存儲設備簡單,供應方式靈活。


除可用於燃燒外,LPG也可以按照不同工藝將其不同組分作為化工原料使用。如以丙烷為原料,可通過丙烷脫氫裝置生產丙烯;以煉廠LPG中的正丁烯和異丁烷為原料,可生產異辛烷和甲基叔丁基醚等汽油添加劑。


從全球液化氣供應看,全球LPG的62%為油氣田伴生氣,38%來源於石油煉製副產品。中國LPG供應主要分為進口氣和國產氣兩部分。進口氣通過沿海的LPG進口碼頭購入,其中大部分以純丙烷、純丁烷形式通過冷凍船進口並在冷凍罐儲存,按一定比例混合後作為燃料銷售。國產氣是煉油過程的副產品,由於組分複雜,需要壓力容器儲存。此外,部分LPG深加工後的尾氣也作為LPG供應來源。


從使用角度看,LPG主要作為燃料和化工原料。在燃料方面,由於其熱值高、無煙塵、無炭渣,操作使用方便,已廣泛進入社會生產生活領域,如民用燃料、工商業燃料、汽車燃料等方面;在化工原料方面,LPG經過分離得到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等,可直接用來生產合成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及生產醫藥、炸藥、染料等產品。此外,不同的LPG組分可進一步作為化工原料生產丙烯、異辛烷、甲基叔丁基醚、甲乙酮等,其中用於生產異辛烷的LPG消費量最大,異辛烷是理想的汽油添加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