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暴下,香港樓市危機是怎麼發生的?

時至2020年3月。

疫情越來越嚴重,全球產業鏈受到重創;

美股經歷了「大滑坡」,3月9日、3月12日、3月16日、3月18日觸發熔斷機制,10日之內四次熔斷;

石油價格戰打響,國際油價經歷了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的最大單週跌幅,油價腰斬……

2020年,魔幻開局,多種不可抗拒的天災與人禍,正在把我們從危機的邊緣拽入深淵。

而此時,經歷了一個多月「零成交」的中國樓市,似乎等不到購房需求的大爆發,全球經濟在閃著不景氣的紅燈,現金是王道,止損是智慧

此時此刻,中國樓市已經不再是「普漲」,三四線的樓市在跌,二線也出現了下行的苗頭,唯有幾個一線城市還稍微堅挺。

此情此景,和當年97年金融風暴下的香港樓市如出一轍。風暴之前,香港人都認為地產即財富,買房再賣房就能賺一筆中間差。然而金融風暴禍從天降,至97之後,香港樓市跌足6年。

你可能會想到大陸和香港的房地產市場並無可比性,畢竟前者政府管控在手心裡,而後者卻是一個自由度極高的市場。

儘管體制不同,但規則卻是大同小異:在我國發展商品房之初,抄了太多香港的作業,比如:土地出讓模式、預售房銷售制度、銀行按揭等等。

同一種制度,總是有著同一種隱憂。高地價帶來的土地財政,房地產佔經濟發展比重大……香港樓市的弊病,大陸也在某種程度存在著。


金融風暴下,香港樓市危機是怎麼發生的?


當投資變投機的心態揮之不去,歷史中的厄運必將重來。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來聊聊上世紀90年代末的香港中產——那一群財富走在前20%、想薅樓市羊毛的中產們,錯誤地預估了大時代變局,最終淪為了後世的前車之鑑。


金融風暴下,香港樓市危機是怎麼發生的?

風暴前夕,一片繁榮

時間回到1997年。

1997年的李先生,是香港一家中型地產公司的高級建築師。李先生的太太,是歐洲投資銀行的投資分析員。

夫妻二人月入共12萬港元,育有兩個正在讀國際學校的孩子。一家人原本在90年代初期,就購置了一套中環半山的15000平方呎(約合1667平方米)四房單位,月供大概40000港元。

當時香港的樓市猶如脫韁野馬一路攀升,房子似乎只有買貴,沒有買錯。夫婦兩人周圍的很多朋友,通過快速轉手豪宅,短短几個月就已經賺了數百萬港元。他們想著,如果自己不炒,很快就不如朋友富裕。

於是,李先生夫婦想著照著朋友的做法,快速轉手獲利。他們選中了沙田標價850萬港元的高層單位,傾盡所有銀行存款,合共260萬港元支付三成首付,然後再把房子抵押走,每月付50000港元月供。

當他們完成交易時,正值1997年8月,也就是泰國金融危機發生的第二個月。

1997年7月2日,香港迴歸的第二天,泰國錯誤地宣佈放棄固定利率,實行浮動利率制。

那一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

風暴前夕,總是平靜的。

甚至,彼時的香港卻是一片繁榮。

偉大國策如一國兩制,讓香港股市一路飆升。迴歸後的8月7日,恆生指數達到了頂峰的16820.31。此後十年,恆生指數都在往這個山頂靠攏。


金融風暴下,香港樓市危機是怎麼發生的?

《黑天鵝效應》的作者Nassim Nicholas Taleb曾指出,當連續超過一個星期是晴天,大多數人出門都會預估天氣繼續晴朗,而不會準備雨傘,一旦天氣變壞,就會狼狽不堪。

在慣性思維的影響下,香港人自信地以為,遠在泰國的金融危機,不會波及到自己。

股票是機遇,地產更是財富。

地產之貴,有跡可循。1984年,中央擔心英國在香港迴歸前大量賣地獲利,致使香港日後沒有充足的土地供應,於是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中嚴明此後香港每年供地限制在50公頃以內。

每年50公頃的土地限制,再加上大量外資湧入,也讓此後的香港土地價格一路攀升。麵粉價決定麵包價,高房價由此而來。

八九十年代,香港樓市只有漲沒有跌的想法深入人心。事實也正是如此,在這十幾年裡,香港房價從未讓擁有財富的人失望。

踏入97年,香港樓市更是瘋狂飆升,差餉物業評估暑到私人住宅售價指數一年上升了46.2點,達163.1點,升幅達四成。

就像當年荷蘭人炒鬱金香一樣,風暴前夕的香港人也都迷信著房價奇蹟,認為借貸買房只會獲利,於是都紛紛跑去銀行借了7成或以上的貸款買房,以期短炒獲利。

根據一份數據顯示,1997年中香港銀行體系內所有貨幣之存款大約2.8萬億,貨款大約4.3萬億,當時的香港超借了1.5萬億。可見當時借貸炒房地產已成為風氣,甚至遠遠超過了香港所能承受的範圍。

正因如此,房地產也是香港重要的經濟支柱。截至1997年底,銀行業與房地產有關的貸款佔GDP的比重高達64.7%。

金融風暴下,香港樓市危機是怎麼發生的?

風暴來臨,樓市崩塌

泰銖的波動就像是蝴蝶效應,很快就引發了一場波及整個東南亞的金融風暴。

在聯繫匯率之下,港元受到了強大的貶值壓力,維護聯繫匯率成本又極其高昂。於是,國際炒家通過匯率、股市和期市之間的互動規律,開始大肆投機。

海外投機者首先大量沽空港元現匯換美元,拉高利率,從而引發股市和期市的暴跌,其次做空港元期貨,拋空港股現貨,並大舉沽空期指合約獲利。

這樣的策略,使得香港金融市場淪為了「超級提款機」,也讓香港股市與匯率受到重創。

1997年8月7日至1998年8月13日,恆生指數從16820點急跌到6545點,市值縮水61%。

1997年10月,港幣的沽空加劇,恆生指數繼續大跌。僅23日一天,暴跌1211點,單日就失去了10%的市值;28日,再下跌1622點,跌破9000點。

金融風暴下,香港樓市危機是怎麼發生的?

1997年10月28日恆生指數跌破9000點

伴隨股市下跌,香港房價出現「插水式」。中原城市領先指數由1997年10月的102.93,跌至1998年10月的45.71,一年之內下跌超過50%。

房價泡沫被戳破,樓市神話被揭穿。人們終於看清楚了真相:世上哪有什麼穩賺不賠的買賣?原來,「永遠漲不停」的房價也會跌!

在香港樓市大崩盤之際,人們希望抓住任何可能的合理解釋。為什麼房價會跌?

香港坊間常有「若股市跌,樓市會跌」的說法。但回看歷史,股市熊市往往只對樓市有短期的調整作用:

像87年的香港股市,房價調整了10%,便反彈上升;再往後的08年金融海嘯時,恆生指數在一年半間從高位到低位蒸發了六成,但樓市還是節節上升。而「股樓同跌」,只有97年出現。

股市大跌就是樓市崩塌的罪魁禍首嗎?

當時的香港人並不這麼認為,

矛頭指向了「八萬五」房屋政策,主流媒體也更是對這個政策口誅筆伐。

所謂的「八萬五」,也就是每年供應不少於85000個住宅單位,10年內(到2007年)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置居住,輪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時間由6.5年縮短至3年。

政府原本是雄心勃勃地對症下藥,想著壓抑過熱的樓市,也讓那些面對高房價的市民有房可住。可是偏巧遇上金融風暴,體量巨大的政策房屋供應,也讓樓市泡沫急劇破裂,民怨四起

儘管當時怨聲載道,但多年之後研究房地產的香港學者都普遍認為,「八萬五」不過是一隻替罪羊

金融風暴下,香港樓市危機是怎麼發生的?

中產財富,過眼雲煙

再回到開頭的李先生夫婦。

災難降臨,貨幣危機觸發股市下瀉,李先生夫婦首先損失了一部分財富。在他們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房價已經下挫五成,他們才發現自己早已深陷負資產困境。

他們剛入手的沙田單位,從850萬港元下跌到只剩下420萬港元。即使有人願意以這個價格買入,他們仍然要拿出170萬港元贖回按揭,才能賣房。然而,他們的銀行存款已花得精光,又怎麼能拿出170萬止損?

所以,他們只能繼續供房。連同原本自住的房子,每個月付9萬港元。他們原本都是高收入人士,現在為了還房貸只能削減開銷,期待樓市儘快復甦。

可惜,事與願違,引頸以待的市場復甦遙遙無期。


金融風暴下,香港樓市危機是怎麼發生的?


不久之後,李先生工作的公司宣告破產,1999年年初他慘被解僱。一家人不得不出售位於半山的四房豪宅,在灣仔租住一個小房子。賣房的錢償還到銀行貸款和扣除基本開支之後,所剩無幾。

數月後,李太太的公司採取了精簡截流的措施,她的薪酬縮減了一成,夫婦兩人也因此拖欠了沙田住宅的月供。2001年年底,李太太也被解僱,不久後夫婦兩人被銀行宣告破產。

金融風暴下,香港樓市危機是怎麼發生的?

李先生夫婦的經歷絕不是個例,而是上世紀90年代末至本世紀初中產階層典型的興衰史。有些人能保住工作,可能比這對夫婦幸運一些,但仍然揹負著負資產的按揭包袱,時刻為失業膽戰心驚。

樓市崩潰幾乎摧毀了整個中產階層。1998年樓市劇跌,樓價比1997年的高位下跌65%。

一份統計數據顯示,1998年6月底,開發商貸款佔銀行總貸款的20%,個人買房按揭佔銀行總貸款的22.7%。也就是說,當時香港各銀行有超四成的貸款與樓市有關。

在樓市高峰期借貸買房的人們,很多都資不抵債,變成了負資產,部分更是低價把房子賣了也還不起欠下的貸款,於是大量出現無力供房、破產甚至選擇自殺輕生的業主個案。

也正是因為有這些低價盤的存在,看起來市場似乎有抄底的可能,有一些人開始打起了抄底樓市的主意。

1999年,一位從事鐳射影碟的生意人向銀行借了一筆貸款,以330萬港元購買了葵涌浩景臺,月供大約14000港元。

兩年後,房價下跌至190萬港元,連同銀行貸款,這套房負資產50萬元。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影碟生意也受到影響,每月大約只有1萬港元收入,實在不足以支付房貸。

樓市的跌勢一直持續到2003年。中原城市領先指數由1997年10月的102.93,一直跌到2003年8月的31.77,房價蒸發七成。

在高峰期的2003年,破產管理局發出24922個「破產令」,比起1997年,全年不過發出893宗。在2003年,全香港高達10.5萬宗負資產,借貸職業的業主們紛紛遭殃,每5個供房子的人,就有1個是負資產。

金融風暴下,香港樓市危機是怎麼發生的?

結:香港樓市大崩盤啟示

後來到事情,正如我們知道的那樣:香港和中國大陸啟動2000億美金的外匯儲備金,共同應對了這次海外金融狙擊。1999年金融危機宣告結束,但樓市的厄運卻延續到了2003年


金融風暴下,香港樓市危機是怎麼發生的?


這一次的樓市大崩盤,也給了香港研究房地產的學者們一些發現。

香港大學教授李寧衍在他的著作《逃不開的房地產》中談到:房地產並不能用理性的經濟學規律解釋,房價和成交併不呈現反比例關係。

在更多的情況下,量價齊漲或量價齊跌。事實上,每個業主都渴望房地產市場蓬勃向上,令自己的房價升值,相反買入時則希望能成功「抄底」,在上升前以最低價買入。

但因為最低價實在太難確定而多數人又會盡量降低風險,大部分人都會先確定市場正在向上才買房。市場上這類人的數量足夠,就會令總體需求上升並推高價格。

由此可見,市場價格上升其實在鞏固人們的購買決定,增強購買意願。假如這個格局在一段時間裡(像 1982-1997 年)是一致的,那麼人們在價格上升時考慮置業,並在下跌時考慮延遲置業便屬自然。

金融風暴下,香港樓市危機是怎麼發生的?

在這一層邏輯之下,可以肯定負資產與房價是否持續下跌有直接關係。香港地產人認為,要預計樓市是否會繼續向下調,可以看兩個要素:

第一,觀察香港「現樓貨尾」數字(新樓盤中未能售出的單位)。現樓貨尾越多,反映新盤銷售增長越來越追不上上升的供應量,是對樓市和經濟不利的徵兆。對於香港,這個數字升到1萬宗,會非常危險。

第二,新盤「撻訂」(取消訂單)數字。這個數字反映買家對擔心樓價會繼續下跌,後市抱觀望態度。根據法例,業主在購買樓花,未取新樓時撻訂,只需沒收5%訂金。所以如果買家認為樓市會繼續下跌,便會選擇撻訂。

也許,「借到盡」的「中產冒險家」只屬於上世紀90年代。在「樓市只漲不跌」的迷信被破除之後,更多的香港中產開始懂得死守嚴防,借貸越來越少。

但也許,身處變局之中的人根本看不清這些:就像人們押上了重金,放在虛無縹緲的樓市泡沫上;就像利民政策「八萬五」在口誅筆伐下淪為替罪羔羊;就像人們以為可以抄樓市的底,卻賠上了全副身家……

而這,也許就是這次金融風暴中香港樓市崩盤給我們的最大啟示:智慧如你,可以猜得出開頭,但難以猜得到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