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後,為什麼要讓七萬日本婦女,去當美軍的“慰安婦”?

日本投降後,為什麼要讓七萬日本婦女,去當美軍的“慰安婦”?

專注科普歷史10年了

《日本帝國的性奴隸》一書中寫過這樣一個故事,日本女孩池田幸子曾是一位日本軍醫院的普通護士,平時的工作也只是幫忙給受傷的日本軍官處理傷口之類的小事。

直到1944年的一天,她接待了一位軍官小野次郎,小野次郎被幸子的美麗迷住了,順勢準備對幸子實施不軌。幸子哪裡遭到過這樣的屈辱,她拼盡全力反抗,最終卑鄙的軍官沒有得手。

院長得知此事十分氣憤,但並不是氣憤卑鄙的小野次郎,他狠狠地批評了幸子。為什麼不效忠於天皇,為什麼不為了贏得這場“聖戰”儘自己的一份力。最終幸子被醫院強行送進了慰安所,就此她成為了一名軍妓。

日本投降後,為什麼要讓七萬日本婦女,去當美軍的“慰安婦”?

很快,日本接受了《波茨坦公告》,就在1945年,幸子連同七萬名日本婦女一起,成為了美國大兵的慰安婦。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動了侵略亞洲的戰爭,為了滿足征戰期間日本軍人的獸慾,霸道的日本軍隊在佔領地區設立了專門的機構——慰安所。慰安所中關押著被他們哄騙或是強行虜來的女子,這些女子可能來自朝鮮、韓國、中國、東南亞。

日本投降後,為什麼要讓七萬日本婦女,去當美軍的“慰安婦”?

一群群女子在名叫慰安所的魔窟中,日日飽受著精神和肉體的折磨。可這些女子的痛苦,卻是日本軍人的快樂。當時一名慰安婦每天都要接待大量殘暴的日本軍人,如果讓這些軍人稍有不滿,迎接她們的可能就是無情落下的刺刀。

另外,病痛、勞累和飢餓都折磨著這群女子,在長期的壓抑之下,最後很多如花女子就無聲地消失在黑暗的魔窟。

那麼這些慰安婦只來自戰敗的地方嗎?當然不是。我們都知道二戰中的日本武士,他們效忠於天皇。這次發起的侵略戰爭,更是為了天皇而發起的“聖戰”。這些愚昧可笑的理論我們當然不會相信,甚至會對此感到噁心。

可是當時被洗腦的日本大眾卻對自己能為天皇效忠而感到榮幸。在慰安所之中,也有大批為了天皇“效忠”的日本女子。

日本投降後,為什麼要讓七萬日本婦女,去當美軍的“慰安婦”?

來自日本的慰安婦,有像開篇說的池田幸子一樣,被其他的天皇“狂熱愛好者”送進去慰安所的,但是更多的是為了忠於自己的天皇,希望在“聖戰”中效力的軍國主義狂熱分子。

她們想幫惡魔一般的日本軍人緩解生理需求,可能她們還卑微的想過,自己奉獻了這麼多,也會讓原本低下的女子地位上升一些,甚至還能受到英勇武士們的尊敬吧。

日本投降後,為什麼要讓七萬日本婦女,去當美軍的“慰安婦”?

真是天真,也是妄想。當時的日本軍隊把慰安婦和槍支、彈藥都當作軍需品,但是軍隊中卻有命令稱慰安婦不能編號建檔。他們明明把這些想要為祖國奉獻的女人看作一件隨意的物品,甚至要刻意隱瞞之物,卻還在欺騙著她們,在名義上稱其為“日本女子挺身隊”,甚至在日本戰敗之後,她們被自己效忠的祖國,毫不留情地拋棄掉了。

日本投降之後,七萬日本婦女成為了美軍的慰安婦。美國作為戰爭中的勝利者,戰敗者日本為了“活”下去,不得不對美國討好獻媚,當美國在日本的駐軍生理需求很難得到滿足,這些“日本女子挺身隊”便成為了美軍的玩物。

根據不完全統計,日本投降以後有大概七萬婦女成為了美軍的慰安婦。而在其他國家,本來關於慰安婦的記載就很少,日本軍隊為了掩蓋罪行,更是將一些人證物證進行破壞。被傷害的總數多大,基本無法明確考證。我們依舊可以猜想,二戰時殘暴的日本軍人,迫害的別國女性更是隻會多不會少。

日本投降後,為什麼要讓七萬日本婦女,去當美軍的“慰安婦”?

往事如煙散去,太多的罪行都被時光虛掩。對於日本,我們會厭惡他們的無情和殘暴,會同情那些被放棄的卑微女子。對於我們自身,我看見當今社會,很多人對慰安婦背後的故事並沒有深入瞭解,他們只是偶爾聽得見對慰安婦這一制度罪行的譴責,這些表面化的瞭解似乎距離我們很近又很遠。

聽見過這樣一句話“懷念過去等於放棄未來”,可能很多人都很熟悉,因為這曾是清揚的廣告詞。我很喜歡這個廣告詞,但是我更希望我們在放眼未來的同時,不要忘記過去的傷痛。

《日本帝國的性奴隸》——邱培培

二戰日本投降後7萬婦女成為美軍的“慰安婦”,你怎麼看 ——一盞清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