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薪酬數據大曝光:95後都快月薪過萬了,你呢?


2020年薪酬數據大曝光:95後都快月薪過萬了,你呢?

2020年薪酬數據大曝光:95後都快月薪過萬了,你呢?

根據騰訊理財通等聯合發佈的《2019國人工資報告》顯示,工作10年以上月薪過萬的人數僅為22.44%。

這也就是說,近八成人工作10年月薪仍然未過萬。

2020年薪酬數據大曝光:95後都快月薪過萬了,你呢?

這個數據是不是和你所想的相差甚遠?

我和你一樣,經常在各類社交媒體平臺上看到年入百萬的神話,好像別人月入過萬是件輕輕鬆鬆的事情。

但就我所接觸的這麼多職場新人來看,極少數人剛畢業能夠拿到過萬的薪資。

減去房租、水電、交通、伙食費,每個月的可支配工資能有2000塊錢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很多讀者朋友跑來問我:“就就,我現在的工資太低了,有什麼搞錢的辦法嗎?你能不能給我推薦一些副業?”

在這裡,我想再一次和大家強調,副業是每個人的必備,但不是每個階段的必備。

很多讀者的第一主業還沒有扎穩根基,就想一味地開展副業,我要潑你一盆冰水。

至少對於大部分的職場新人來說,應該先把主業的核心技能提上來,尋求進入主業的穩定狀態後,時間穩定,收入穩定,才是你去考慮副業的最佳時機。

月薪一萬,可以作為衡量你收入是否穩定的一個指標,但絕不是硬性指標,因為它並不僅僅只是一個具體的數字,同時還和你是否具有持續的造富能力有關。

造富能力才是你能否達到月入一萬,以及未來能否繼續升值的關鍵。

什麼是持續的造富能力?

想要了解這個,你必須先知道三種不同的賺錢方式,這三種方式對應著造富能力的不同階段。


01。

依靠自己的體力腦力來賺錢

第一階段,就是通過打工上班、回答諮詢等出賣自己體力腦力的方式來賺錢,這也是大部分人目前所處的階段。

在這個階段裡,如果你的單位時間越值錢,那你的收入就越高,如果不值錢收入就越低。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就就在以前給大家介紹過一個叫“在行”的APP,在這個APP裡,你可以向某個領域的專業人士諮詢相關問題,當然,這是付費的。(這不是廣告!!!)

我以前還在銀行的時候,用下班的時間寫稿,剛開始的時候,寫出的文章只有朋友圈的一些好友看,極少有人幫我把文章轉發出去。

我意識到,我可能還沒有掌握新媒體寫文的精髓。

“在行”這個APP是在2015年推出的,那時正好是知識付費的元年,我決定跟緊潮流,去上面向一些新媒體行業的大牛諮詢過寫文的技巧。

而在這其中,不同的大牛有不同的收費標準。

顯而易見,那些有自己代表作的、在行業內叫得上名號的人,向他們付費諮詢所花的費用會更高。

這也就是說,如果你想通過出賣體力和腦力來提升工資收入,唯一要做的就先讓自己值錢,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

2020年薪酬數據大曝光:95後都快月薪過萬了,你呢?

但還有一點需要明確的是,即使是付出同樣的體力和腦力,賺錢的方式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

還是拿付費諮詢來說,你對一個人講課和對幾十個人講課的內容其實是一樣的,但從單位個人身上得到的收益就天差地別。

所以,即使你處在依靠體力和腦力賺錢的階段,懂得精進自身能力的同時,還能選擇適合的賺錢方式,月入一萬也不是可能的事情。


02。

賺取差價來賺錢

第二階段,就是利用賺取差價來賺錢,進入這一階段需要你有一定的經濟基礎。

這是一種典型的商人賺錢方式。


比如在建築行業中,A公司把工程承包給了包工頭B,B再僱15個人給他打工,B就賺了15個人的差價。

當然,小商小販也算,他們賺取的是商品的差價,只是級別不一樣,但本質都是一樣的。

還記得我剛辭職到廣州創業的時候,在一個城中村裡面租房。

有一對四五十歲的夫妻開了家小小的便利店,裡面賣的水、紙巾、麵包等生活必需品要比外面連鎖的便利店便宜,包括我在內的租客都喜歡去他們那裡買東西。

買東西的次數多了,我和他們也慢慢熟悉了起來,加了大叔的微信。

結果我發現了令我非常驚訝的事情。

城中村裡的租客來自天南地北,有一次,大叔在朋友圈裡看到一位來自肇慶的租客發了他們當地的皇帝柑,5塊錢一斤,買10斤還可以包郵。

大叔靈機一動,他加了很多城中村的租客。


如果能夠把他們賣的特產彙集起來,讓有供應需求的人多一個銷售的渠道,也能讓有購買需求的人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成交,他再從中賺取一些佣金,豈不是三全其美?

後來,我也通過大叔賣出了幾單家鄉特產。

我覺得大叔真的非常有經商頭腦,不僅僅在於他在自己經營的小店之外還能找到賺取差價的渠道,而在於他非常具有整合思維。

全球極具影響力的50大商業思想家之一的羅傑·馬丁在他的《整合思維》一書中,曾經提出過一個觀點:


成功領導者制勝的關鍵在於他們的思維方式:能夠同時處理兩種對立觀點,並在綜合各方優勢的過程中取得突破。

簡單來說,整合思維是要多角度的看到事情的多面性,這種思維會促使我們能夠認識到各種可能性,從而尋找到更多的機會。

我想大叔可能並不知道整合思維是什麼,但這並不妨礙他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以及判斷能力,實現了和租客們的合作共贏。

偉大的管理學家德魯克曾在他的演講中說道:


你會發現,那些最淺顯、最簡單、最明確的結論總是小部分實踐者提出來的。你還會發現,其實就是那些最明顯的東西,人們卻根本沒有看到。


03。

通過投資來賺錢

通過投資來賺錢,是所有賺錢方式中回報最大的方法,但這個方法也是風險最高的。

這一階段,也是最考驗投資人眼力的階段。

我們聽過了太多投資神化,當今世界上如巴菲特、騰訊、阿里等等都是通過投資來快速的讓自己的財富增值的。

就巴菲特的公司來說,公司人員 25 個人,但年利潤是3000 億,這是中國多少企業利潤的總和。

但與此相對應的,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這幾天,#美股熔斷#的消息刷爆了熱搜和我的朋友圈,我也在收到了很多讀者朋友的私聊:

“就就,美股熔斷對我們投資有什麼影響嗎?”

“就就,我前幾天剛剛買的基金,明天需要拋掉嗎?”

“就就,我好擔心我在A股的錢虧得血本無歸啊...”

......

我們辦公室的幾個小朋友也和我說,最近看到身邊很多朋友買了基金,自己也跟風買了,現在每天都在虧,感覺投資太難了。

2020年薪酬數據大曝光:95後都快月薪過萬了,你呢?

其實,投資就是這樣的,金融市場瞬息萬變,市場上有多方力量在角逐,一定不要低估了金融市場的風險。

所以,如果你只是想追尋穩健的投資,就就並不建議你入市。哪怕你有足夠的資金和本錢,也不要盲目跟風。


04。

這個時代

遍地都是賺錢的機會

想要月薪過萬,其實真的不難。

如果你還沒積累到一定的基礎進入賺錢的第二、第三階段,那麼就老老實實地學習,這是最快也是最便宜的方法,因為它低成本的同時又有高回報。

做事應該要一步一個臺階,沒有人可以一步登天。

誰都想年輕的時候多賺點錢,我畢業的時候也是這樣想的,但我想跟你說,別空想,現在有你更應該去做的事情。

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

現在問問自己:“為了成為月薪過萬的人,我應該做些什麼?”

我以前大學暑假的時候,曾經在我們縣城的電子廠打工,在那裡我認識了一個叫琳姐的廠工,她每天早上9點上班,晚上8點下班,一個月能拿6000塊錢。

下了班以後簡單吃個飯,10點她又去一家大排檔裡當宵夜的廚師,凌晨兩點下班,一月能拿5000塊錢。

這樣一個月下來,她兩份工作的薪資加起來就超過一萬了。

辛苦嗎?當然辛苦。

我問過琳姐:“你為什麼要這麼拼?”

琳姐回答我說:“我就想靠自己的努力在這裡買一套屬於我的房子。”

也許我們這一代人不用像琳姐這麼拼,但我還是想告訴大家,這個時代遍地都是賺錢的機會,就看你想不想去做。

畢業的前三年是打基礎最好的時候,人生是很公平的,這個時代沒有一步登天的故事了。

厚積,方能薄發。

「機會」總是有的,能力提升上去的以後,你發現「機會」的概率會更大,你能駕馭「機會」的能力會更強,你才更有底氣穩定賺大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