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桑特色村”農忙正當時


“蠶桑特色村”農忙正當時

“你這個果桑今年掛果了,要進快進行菌核病防治,今年的產量才有保障喲。”3月23日,高縣來複鎮陳垇村,農技員劉太鬆正在對農戶王康西詳細的講解果桑的病蟲害防治。

作為陳垇村的駐村幹部兼農技員,劉太鬆在疫情期間幾乎每天都在村上開展防疫和蠶桑技術指導工作,他說到,“不能讓疫情影響我們村的蠶桑產業,近期在村兩委的大力支持下,全村購置了3臺機動噴霧器,用於村上果桑菌核病防治”。

來複鎮陳垇村以“果桑畫廊,水韻陳垇”為發展定位,大力發展蠶桑產業,打造蠶桑特色村,種植蠶桑800畝,果桑2250畝。2019年畝產高達7000元,年產達到36萬元,並被成功認定為市級扶貧產品,目前正在申請企業標準和生產許可認證。

在來複鎮,可不止陳垇村的桑園裡一片繁忙景象。新農村的田間地頭,也全是一幅幅春耕圖,蠶桑地裡,大家正忙得熱火朝天。

“我流轉栽種了250畝蠶桑,2020年預計餵養5季蠶子,帶動村裡貧困戶20餘戶常年家門口就業,擴寬增收渠道,今年預計收益20萬左右。”新農村副主任何夕均說到。

近年來,來複鎮圍繞蠶桑大鎮發展目標,狠抓蠶桑產業發展,積極動員群眾連片發展蠶桑和果桑,目前共有蠶桑21970畝,其中果桑2500畝,主動搶抓絲綢之路新機遇。

據悉,2019年,高縣桑園面積22.7萬畝,覆蓋全縣13個鎮、134個村、2.9萬餘戶農戶,蠶農繭款收入4.02億元,蠶桑農業綜合產值達13.4億元,絲綢工業綜合產值23.6億元,合計蠶業行業總產值38.1億元。

禹貴芳 陽淨 四川農村日報記者 聶姚

審核:楊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