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安縣張山鎮:“桃花源”裡的致富經

在安徽來安縣張山鎮仰山村靠西邊的桃樹園裡,72歲的華公祥正忙著給自家的桃樹施肥,只見他以桃樹主幹為中心,用鐵鍬在周圍挖出4個約20公分深的洞坑,老伴潘虹華一旁配合,用水瓢倒入肥料後填平土, 15分鐘左右這棵樹已完成“追肥”。

從2014被評為貧困戶到2018年脫貧,這五年華公祥的家庭變化巨大。“都是共產黨引領的好啊,現在家裡不愁吃不愁穿” 華公祥說。去年華公祥在村黨組織幫助下種植的1.1畝桃樹收穫了2000餘斤桃子,帶來了近3000元的純收入。桃子豐收後,老兩口也沒有停歇,近期利用農忙之餘在周邊桃園採摘的桃膠,也給他們帶來了豐厚的收益。“桃膠可是個好東西哩,不僅清血降脂,還能美容養顏。近年來可走俏呢,去年我和老伴光是採摘桃膠就賣了五千多元呢。”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張山鎮仰山村扶貧工作隊堅持黨建引領,黨員幹部帶頭履職為華公祥量身定製“經果林”致富之路,成效顯現。嚐到了甜頭的華公祥,今年在扶貧工作隊和幫扶人的幫助下,以每畝100元的價格新承包了3.6畝地來種植“千年紅”品種為主的油桃。得益於到戶產業扶貧政策,共4.7畝的桃樹申報了3760元的種養業補貼,全年的化肥、藥水錢都有了著落。

“油桃追上鉀肥供足營養掛果,能讓油桃結的又大又甜。這樣桃子才能賣上價格!苦了一輩子,從沒想過日子能過得這樣有奔頭,真的要感謝扶貧工作隊對我們家的幫助!”華公祥咧著嘴笑道。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特別的地勢、土質特徵,讓仰山村探索出一條經果林“致富路”。據悉,該村現有果樹面積2000餘畝,盛產油桃、黃桃和大白桃。春分前後盛開的明豔桃花更擦亮仰山村來安“桃花源”的名牌。自2012年至今張山鎮依託該名牌已成功舉辦8屆“滁州市桃文化旅遊節”,在扮靚春暉的同時,更推促了鄉村旅遊業發展。

此外,該村研發“一站式”脫貧服務,在村部旁修建的果蔬銷售市場,採用統購幫銷的售賣模式,保證了鮮桃的市場價格,更穩定了農戶收入。

(董仲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