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守國門“第一關”

凡是出入境,無論是外國人還是中國人,無一例外地要接受我國海關照章檢驗。海關堪為國門“第一關”。


經過近兩個月的嚴防嚴控,我國基本上遏制了境內的聚集性風險和流動性風險,而防控變數極大、隱形更多的輸入性風險乃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


嚴守國門“第一關” | 上海法治報評論


當下,鑑於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猖獗蔓延,上海的疫情防控重點國家已由16國調整為24國。為進一步加強口岸防控,擁有全國出入境旅客數量最多的浦東國際機場重新調整了通道空間佈局,嚴格落實各項防控舉措。從日前上海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上傳遞出的消息:上海除了對24個重點國家的航班及入境人員實施更為嚴格的100%登臨檢疫、100%體溫監測和100%健康申明卡審核,還將對所有來自非重點國家和地區的入境來滬人員實施100%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這四個“100%”,成為了上海嚴守國門“第一關”、“外防輸入”的重中之重。


如此嚴守國門“第一關”,實屬必要,不可須臾輕忽。倘問其理論依據,不妨聽聽兩位院士的說法——鍾南山院士說:“輸入病例的感染性很強,尤其對疫情高發國家來的第一波輸入病人,不能只看體溫等表面症狀,而是要做核酸檢查,避免漏檢。”李蘭娟院士說:“境外輸入很嚴峻,病毒攜帶者和潛伏期病人隨時都可能來中國,有可能導致我國第二波疫情的傳染和流行。”


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入境口岸,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輸入性風險與日俱增。上海已被指定為所有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航班第一入境點,在絕不可能斷航的情形下,及時動態調整佈局、強化措施。“動態”一詞意涵豐富,既是態度和手段,更是自信和擔當。“疫”臨城下,上海國門“第一關”早已森嚴壁壘,絕不讓病毒飛越一個航班的距離,這座開放型的國際大都市將永遠守住健康之門、安全之門!


作者 | 沈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