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學“粗鹽的提純”實驗考點透視


中考化學“粗鹽的提純”實驗考點透視

粗鹽的提純”在9年級化學和高中化學中均有涉及。9年級化學教學的側重點在溶解、過濾、蒸發結晶、轉移固體等操作以及產率計算方面,而高中化學教學的側重點在可溶性雜質的去除方面。中考試題常以高中知識為命題背景,考查學生的學習能力。縱觀各省、市中考試題,有關粗鹽提純實驗主要有兩種考法:①考查“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的基本實驗技能和採用過濾、蒸發等操作對混合物進行分離和除雜的方法;②考查精鹽溶液中的可溶性雜質去除的實驗步驟和操作流程(有時以工業流程圖的形式呈現)。

1考點梳理

粗鹽中含有難溶性雜質(如泥沙)和可溶性雜質(如MgCl2、CaCl2等),粗鹽的提純包括粗提和細提。粗提時先通過過濾除去泥沙等難溶性雜質,再蒸發水分,即可獲得“精鹽”。細提時可通過選擇合適的除雜試劑(過量)逐步除去“精鹽”溶液中的可溶性雜質。同時,在後續操作中過量的除雜試劑也要完全除去。

1.1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粗提

(1)儀器:藥匙、托盤天平、燒杯、玻璃棒、漏斗、鐵架臺(含鐵圈)、蒸發皿、酒精燈、坩堝鉗。

(2)步驟:溶解→過濾→蒸發結晶→產率計算。

(3)玻璃棒的4個作用。

①溶解時:攪拌,加速粗鹽的溶解;②過濾時:引流,防止液體濺出;③蒸發時:防止加熱時由於局部過熱,造成液滴飛濺;④蒸發後:轉移固體。

1.2精鹽溶液中可溶性雜質(以MgCl2、CaCl2為例)的去除——細提

(1)先向精鹽溶液中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把Mg2+、Ca2+轉化為Mg(OH)2、CaCO3沉澱。

(2)過濾除去Mg(OH)2、CaCO3沉澱。

(3)向濾液中加入適量稀鹽酸除去過量的NaOH、Na2CO3,將它們轉化為NaCl。

(4)加熱蒸發,除去過量的HCl和溶劑水,得到NaCl晶體。

2考查形式

2.1考查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

例1(2017·江蘇·連雲港):海洋是巨大的資源寶庫,從海洋中可以獲得很多物質,連雲港海水資源豐富。

通過晾曬海水得到的粗鹽中含有多種可溶性雜質和不溶性雜質(泥沙等)。實驗室中除去粗鹽中不溶性雜質獲得精鹽的步驟是:溶解→過濾→蒸發→計算產率等。

(1)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末端要輕輕的斜靠在________一邊。蒸發時為防止液滴飛濺,除用玻璃棒攪拌外,還可以採取的操作是________。

(2)下列操作可能導致精鹽產率偏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食鹽沒有完全溶解即過濾

b.過濾時液麵高於濾紙邊緣

c.器皿上粘有的精鹽沒有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

解析:本題考查粗鹽提純的步驟。涉及如下考點:粗鹽提純過濾和蒸發的注意事項;實驗誤差分析等知識。具體解析如下:①過濾操作中,為防止弄破濾紙,玻璃棒的末端要輕輕的斜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蒸發時為防止液滴飛濺,除用玻璃棒攪拌外,還可以採取的操作是移走酒精燈。食鹽沒有完全溶解即過濾,會導致部分精鹽損失,從而導致製得的精鹽產率偏低;過濾時液麵高於濾紙邊緣,會導致部分不溶於水的物質留在精鹽中,從而導致製得的精鹽產率偏高;器皿上粘有的精鹽沒有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會導致精鹽質量偏小,從而導致製得的精鹽產率低。

答案:(1)三層濾紙,移走酒精燈;(2)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