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讀詩: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楊花柳花到底是指什麼?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

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落南家。

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華淚沾臆。

秋去春還雙燕飛,願銜楊花入窠裡。”北魏胡充華《楊白華》


三月讀詩: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楊花柳花到底是指什麼?


初衣解詩:今日是舊曆的二月底,陽曆的3月下旬。從古代來講,這正是陽春二三月之際。“陽春二三月,草與水色同”。這個時節綠草茂盛,是春遊踏青的好日子。許多先花後葉的花木,迎來了花事消隱,新葉茁生的又一輪成長。

而柳樹發芽較早,正月下旬時,就開始發芽,2月的時候,就開始萌花。那種黃茸茸的小花朵,遠遠看去,和柳葉沒有多大區別,卻將柳樹染成了嫩黃色。“菀菀垂楊柳,濛濛雜花垂。”就是指這個時候的柳樹,由於樹葉還沒有長大,那細小的嫩葉和嫩花,點綴在枝頭,像半透明的窗簾一樣,可以看到楊柳本身的嬌嫩,也可以看到其間花朵與其它春花的掩映。

但這個時節的柳花,極少見於詩詞。或者不好形容吧。通常以黃金柳,黃柳絲代替。但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柳花。熟悉田園風景的人,是最喜歡這種和幾乎柳葉同時生的小花朵,萌茸可愛,代表著最稚嫩的春天。而且在農村,新鮮的柳葉柳花是可以做菜的,雖然極其的清苦,然而不失為一道舌尖上的春天。


三月讀詩: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楊花柳花到底是指什麼?


那麼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許多詩詞中間所說的柳花和楊花,在二三月的春天裡,如雪飄蕩。那麼這裡的柳花,是指的柳花成熟後的果實花絮。此時柳葉已經完全舒展,不再像半透明的窗紗,而白色的柳絮飄飛出來。而此時還在陽春二三月,所以通常將這個時候的柳絮稱為柳花。

那麼在古代柳有很多稱呼,楊柳,楊樹,垂楊垂柳。所以我們通常在古詩詞中看楊或者柳,幾乎都是指的柳。那麼許多人就會說,現實中還有一種白楊樹,古詩中也有白楊樹,它們也會飄飛白色的花絮,那麼會不會是兩種?那麼簡單的說一下,白楊在古代,通常是用作墓地的植樹,而楊柳,通常是用作行道和園林的種植。所以楊花柳花,絕大部分是指的楊柳的果實飛絮。

楊柳最初的花,並不太顯眼,但是柳絮,卻在春光最明媚的時候,以飄飛的姿態,裝點著隆重的春色。古人容納和崇拜自然,自然是不會錯過眼前的這一道風景。但實際上現代科學證明,這些柳絮非常容易引起上呼吸道的過敏,有很多城市的街道樹木,已經換作了不飛絮的改良品種和其它樹種。

三月讀詩: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楊花柳花到底是指什麼?


所以紅樓夢裡開柳絮社,林黛玉的柳絮詞寫得極其的好,但總讓人憂患,她真的喜歡柳絮嗎?因為她那個咳嗽加哮喘的毛病,大約是無法領略柳絮實在的美的。所以我認為古代詩詞中能夠認為柳絮,並且願意看到柳絮的,玩賞柳絮的一定是身體極其健康的人。

那麼將楊花柳花和柳絮的關係捋清楚,我們來欣賞一首1000多年前女子所做的《楊白華》歌。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這是指暮春時節,飄飛的浩大的楊柳絮。一個“齊”,就點出了楊柳的茂密,作為行道和庭院的常見的樹木,尤其是在宮廷當中,楊柳不會是一株,而是成林成陣。


三月讀詩: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楊花柳花到底是指什麼?


這首歌是北魏的胡太后胡充華所做。3月正是踏青的好季節,但是在深宮中不能出門,卻看見楊花飛舞。胡太后可不是尋常輩。因為這是一個權柄在握的女子。案上的奏章上,寫著楊華,她的肱骨大臣,她的愛,她的情郎,率部降梁。這二三月的春光,忽然冰冷下來,窗外的柳絮帶著黃昏的暗色,如雪飄飛。

胡太后何人也?她的確是魏國的官宦子弟。她應該生得非常的貌美,但是她卻在少年就出家了,因為不喜歡父母對她的約束。但是最終還是送入了宮廷。她無意在宮廷中爭寵,因為她不但聰明,而且性格直。但正是這種美貌和修為,讓皇帝和皇后都對她倍加的垂青。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但是隨著孩子的降生,她無可避免地成為了宮中的柳樹。

等她的孩子上位之後,她尊為太后,臨朝聽政,實際上是掌握了北魏的最高的統治權力。但同時她也是一個青春少婦,關於自由已經不可得,但總應該有愛情吧。她以佛教立國,如此之善,但人生太漫長,她又如此風華而年輕,政事又如此瑣碎憂患,愛,總要寄託在一個實在的伴侶上。


三月讀詩: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楊花柳花到底是指什麼?

陽光瀉柳絮紛飛,微風撫青絲飛揚。淺淺一笑動九天,落水流年凝此間。


“楊華,少有勇力,容貌雄偉。”是先有愛情還是先有人,已經無從知道。但是一個女子的心動不以地位為約束。喜歡就是喜歡,甚至就是愛了。她許給他錦繡的日子,是為了陪伴。或者她更期待她如平凡的女子,得到他的呵護。

他已經許久沒有進宮了。他說他忙於太后給的任務。她只是願意相信。直到案頭有奏摺告訴她結果:他走了,帶了不多的人馬,投奔梁國。

她不覺得他是背叛,她甚至感覺了他的無力感。他沒辦法擔負一個太后的感情。“難道是我願意的嗎?”她的命運是她願意的嗎?

她可以下令去殺他。但問題她不覺得他是背叛。

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落入南家。”他來了,然後走了。剩下她一個人。

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那他為什麼叫楊華呢?其實叫楊花的應該是我自己,我的命運。

春去秋來雙燕子,願銜楊花入窠裡。”人生最怕共情和體諒,君是楊花我如絮。


三月讀詩: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楊花柳花到底是指什麼?


胡太后,寫下了絕美的柳花詞,來吧,女孩子們跳起來唱起來吧,你們不能出去至少讓我們一起歌舞。於是我們看到歷史書上記載了這樣的一幕,宮女們手牽著手,用腳打著節拍,在宮殿前不斷地唱歌跳舞。

但是幾輪下來,歌舞由輕快轉向了悲哀。因為在循環雜踏的節拍裡,黃昏來了,那飄飛的柳絮唱出了每個人渺茫憂傷的心情。

胡太后在歌聲裡悄悄走了。等待她的是看似繁華而永恆的夜。

關於她的後來,“太后與幼主並沉與河”,這是亂世宮廷女子的宿命,柳絮楊花的一生。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古典詩詞中的愛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