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愛扔東西怎麼辦?父母這樣引導,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

文丨育兒新視角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父母真是見招拆招,練就了超多的育兒經驗。其實只要摸透了孩子的脾氣,育兒就沒有那麼難。

孩子喜歡扔東西,往往是讓父母覺得特別頭疼的問題。孩子年紀還小,還不懂得扔東西是什麼意思,只是覺得有趣就隨便亂扔,往往給父母帶來一些麻煩困擾。

孩子總愛扔東西怎麼辦?父母這樣引導,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

案例

小慧一家這週末準備和同事小美一家出門郊遊,在臨出發前小慧和小美去超市進行採購,這一路上小美都顯得心事重重,小慧關心地問,是孩子有什麼事情嗎?

小美說,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我家孩子最近養成了個不好的習慣,在家裡總是亂扔東西。一開始我還以為她在鬧脾氣,後來發現她就是扔著玩,根本沒生氣。

孩子總愛扔東西怎麼辦?父母這樣引導,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

孩子這樣的毛病,讓小美覺得特別無奈。雖說孩子不是扔玩具就是扔枕頭,扔不動什麼特別大的物件,但是總這樣做會讓家裡顯得亂七八糟的,小美挺煩心的。

聽了小美的話,小慧說其實她家孩子也有類似的情況發生過,在她看來,強硬地阻止根本沒用,只能用引導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讓孩子得到更好地成長。

分析

孩子總喜歡扔東西,是孩子脾氣差,愛搗亂嗎?其實也不盡然如此。孩子年紀還小的時候,並不明白扔東西的含義,很多行為都是下意識的,沒什麼特別含義。

孩子這樣做,有可能是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當看到爸爸媽媽離開,孩子會覺得特別沒有安全感。當他們發現扔東西可以讓父母注意,他們肯定願意這樣做。

孩子總愛扔東西怎麼辦?父母這樣引導,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

扔東西,也是孩子對新事物感興趣的表現。年紀小的孩子,對世界總是充滿了想象力,從而顯得好奇心十足。他們會想要接近事物,通過扔的舉動來了解本質。

孩子常常用"扔"這個舉動時,也是練習身體協調能力的方式。他們先是把東西拿到手裡,然後再用力扔出去,這其實也表明孩子到了動作協調敏感期。

因此父母在看到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了喜歡扔東西的情況,要給孩子更好的引導,讓孩子的動作變得更加協調,對很多事情可以自主做選擇和決定。

孩子總愛扔東西怎麼辦?父母這樣引導,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

首先要給孩子一個乾淨、安全的活動空間。既然孩子總是扔東西,那父母不應該加以制止,而是應該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環境,讓孩子更自在舒適地活動。

一些孩子喜歡扔東西,其實是渴望瞭解這個世界。父母們不要代替孩子這樣的活動,而是要讓孩子自己去體會這個活動的過程,並且不斷地幫孩子進行修正。

孩子總愛扔東西怎麼辦?父母這樣引導,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

讓孩子和家長進行遊戲,把扔東西的活動變成親子之間的互動。這個時候孩子的精力是非常旺盛的,家長不如和孩子一起做遊戲,讓孩子找到精力發洩的途徑。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扔東西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其實父母先不要煩躁,可以把這種"壞習慣"變成"好習慣"。

孩子喜歡模仿,父母可以怎麼做呢?

1) 建立家庭秩序。

如果孩子已經大一些了,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起來關於家庭秩序的觀念。可以告訴孩子,家裡的每樣物品都有它們的位置,每個東西用完了都要恢復原位。

孩子總愛扔東西怎麼辦?父母這樣引導,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

2) 尊重孩子玩耍的天性。

孩子有自己的敏感期,這是孩子在這個階段的正常狀態。在這個階段,家長不必急著阻止,應該順其自然,讓孩子順著自己的天性來做,鍛鍊自己的行動能力。

3) 給孩子帶來好的影響。

當孩子掌握了一定的動作時,比如扔東西這類的行為,他們會感覺到一種控制力。這其實也是孩子自主學習某些事情的開端,能夠影響孩子的信心和學習能力。

媽媽寄語

家長們往往覺得,孩子亂扔東西,是一種很不好的行為,需要趕緊加以制止。其實家長們不妨換個角度,對孩子的天性保持尊重,對孩子的行為加以引導。

當孩子開始亂扔東西的時候,家長不要認為孩子"壞脾氣"、"太任性",其實事實上往往不是這樣。孩子喜歡扔東西,極有可能是孩子成長的標誌。

孩子總愛扔東西怎麼辦?父母這樣引導,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

這個時候父母要對孩子的行為加以引導,讓孩子學會用其它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事物的好奇心,比如和孩子做遊戲、做運動等等,讓孩子能夠感知更多。

很多父母總是喜歡用成年人的思維來分析事情,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孩子做某些事情的動因,未必就是成年人想的那樣,這點父母要適當轉變方式。

今日話題:

你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出現過喜歡扔東西、摔東西的行為嗎?如果孩子執著於扔東西,你會用什麼方式進行引導糾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