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大會開成這樣,寧波公運的新三板明星股身份可能要被戳破了

股東大會開成這樣,寧波公運的新三板明星股身份可能要被戳破了

  出品 | 於見(ID:mpyujian)

  近期,寧波公運的身份轉變之大讓人“咂舌”。它從一家新三板市場的“明星股”公司到混亂不堪的“漩渦”中心,只用了一場股東大會的時間。

  據悉,“寧波公運”全稱寧波公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算上前身的話成立至今已近七十年。作為浙江省寧波市交通運輸行業的“龍頭”,寧波公運於2001完成改制,2015年在國內新三板成功掛牌上市。就在去年,它還曾入選新三板創新層企業。

  在寧波的客運、高速救援、汽車年檢、市區加油站等運營權均一手掌控的背景下,寧波公運的運營情況不好都難,其每年都能實現穩定的鉅額淨利潤。

  但就是這樣一家非常賺錢的企業,怎麼又會在股東大會上“吵翻天”,甚至於鬧到全國皆知的地步?

  根據相關媒體報道顯示,寧波公運原定於在3月6日下午15:00正式召開202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但在會議正式開始前,大股東“寧波保稅區東錢永旭股權投資合夥企業”與公司小股東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和衝突。

  在疫情管控仍然嚴格的大環境之下,這場股東大會甚至被曝出“多位股東情緒失控,不戴口罩的情況下在狹小空間內進行爭吵”。

  最終一直到晚上十點多,寧波公運的這場股東大會仍舊無法正常召開,於是這次會議不得不被中止。

  更嚴重的是,這場股東大會的爭吵並不僅僅停留在爭吵層面。

  就在股東大會召開之前,有多達41名寧波公運的“中小股東”聯名向全國股轉公司和寧波證監局提交了一份舉報材料,在這份名為《關於要求對寧波保稅區東錢永旭以及一致行動人涉嫌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立案調查的舉報材料》中,寧波公運大股東與中小股東的衝突公開化。

  這場事件也引發了後續監管層面的關注。幾天之後,全國股轉公司向寧波公運下發了相關問詢函,要求各方一同作出進一步的信息披露。

  有意思的是,這一次並不是寧波公運近期的第一次股東大會“開不下去”。

  就在今年1月,寧波公運公告了202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的召開時間為1月21日,涉及的重點議案是公司董事會換屆選舉和公司監事會換屆選舉。但由於中間有持股比例超過3%的股東提請增加事關新增董事和監事候選人的臨時提案,這一次計劃中的股東大會才被推遲到3月。

  而在3月召開之前,寧波公運董事會又一次收到了臨時提案,這一次是大股東“東錢永旭”等提請派發現金紅利。

  事關核心高層變動、現金紅利派發,這一次寧波公運的股東會議事件不由地會讓人產生聯想:是權鬥還是利益分配衝突?

  據公開資料顯示,寧波公運目前的法定代表人、董事會董事長賴興祥已經多次連任,且目前已經到了退休的年紀。但據相關現場信息披露,這次股東大會提前進行的網絡投票結果是預計原董事會賴興祥董事長未能選上,而新增的董事、監事預計選上了。

  這可能是衝突點之一。

  另外一方面,利益分配的分歧可能也不容忽視。

  每年都能實現1到2億淨利潤的寧波公運從登陸新三板以來每年都會進行分紅,且往年分紅金額十分巨大。這一次,合計持有超過28%股份的大股東東錢永旭、東錢深藍等等提前提交了關於寧波公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3季度利潤分配的臨時提案,要求公司派發總額為3.267億元的現金紅利。

  這種事關金額巨大的利益分配問題可能也是大股東與中小股東產生激烈衝突的誘因之一。

  鑑於信息披露有限,這次寧波公運事件中的事實究竟如何可能目前我們還無法下一定論,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一次衝突的公開化正在讓寧波公運這一新三板“明星股”面臨巨大的爭議,甚至寧波市國資委都專門發函要求“切實保護公司職工和小股東的知情權、參與權等切身利益,支持小股東和職工代表參與寧波公運治理”。

  監管問詢、國資委下場的背景之下,寧波公運一時間引發了大量的關注,這更加讓坊間對於寧波公運的討論多了起來。

  需要指出的是,不管如何,寧波公運在這次事件當中都有著相關信息披露欠考慮的“硬傷”。外界對於其各種爭議的焦點無外乎是因為信息披露的有限。

  據相關專業人士分析,此次寧波公運還有涉嫌“虛假陳述”的風險,因為公眾公司應當依法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對公告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

  根據去年年底施行的《非上市公眾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顯示,公司董事、三分之一以上監事或者經理發生變動時,可能對投資者作出投資決策有較大影響的,掛牌公司應當立即向證監會和全國股轉公司報送臨時報告,並予公告。

  但寧波公運顯然並沒有這麼做就已然啟動了相關董事、監事的選舉變更工作。

  一個股東大會開成這樣,寧波公運的新三板明星股身份可能要被“戳破”了,希望未來更多的信息披露能夠讓這家明星公司快速恢復正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