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節心理健康課後的反思

上學期,給六年級班主任代課。上了一節心理健康課,因為農村的孩子,父母多半務工,關心的少,學校裡又沒有專業的心理健康老師。下課時,便給孩子們說,有什麼問題不好給家人說,又沒有可以傾訴的對象可以來找我。

一節心理健康課後的反思

課堂上,不同的孩子有著不同的表現。


剛到宿舍沒多久,三個女生喊報告。於是請到宿舍坐下,三人很拘謹不願坐下,課間也只有十分鐘,於是我就開門見山,問到“怎麼了,有什麼問題?放心說出來,老師會幫助你的”.我以為六年級的女孩子們可能會問些什麼男生女生、學習情況、生理健康……這類的問題。兩個孩子推搡著中間的女孩子,乍一看她有點淚眼婆娑的感覺,不知是不是我的錯覺,於是問到,“有什麼就說吧!”。只見那女孩長的瘦瘦高高,靦腆而又秀氣,走到我面前,話沒出口,眼淚先掉下來了,可是著實驚到了我,忙問怎麼回事,女孩告訴我“我的媽媽去世了,但是我常常夢見她,常常會半夜驚醒,感覺很害怕”。在旁邊小夥伴斷斷續續的補充下才明白,原來,幾年前,女孩的媽媽被爸爸殺了,從那以後對於爸爸只有恨。當時的我一時語塞。不知道怎麼安慰這個滿臉淚痕的孩子。這是怎樣的一個家庭,爸爸為什麼會親手殺掉孩子的母親?當時這個可憐的孩子在不在場?孩子之後都是怎麼生活的?……腦子裡都是這些問題。

我小心翼翼的問著,“你知道為什麼你的父親會做這樣做嗎?”

她回“不知道”

“你現在還恨你的父親嗎?”我又問

她說“非常恨”眼神裡滿是堅定。

“那麼,你現在跟誰一起生活呢?”

女孩回答“跟叔叔、嬸嬸一起生活”

“他們對你好嗎?”

“還可以”

不知道該說什麼,也不知道該做什麼,能做的只有簡單的安慰。“孩子,我知道你很想很想你的媽媽,雖然爸爸做了這樣的事,但我想他的內心應該是煎熬的,這件事會讓他一輩子都很難過的心安,但是孩子你要明白,即使你的媽媽不在了,你也要好好生活。不然你的媽媽會牽掛你。她肯定也希望你過的好。在家好好聽叔叔嬸嬸的話,努力學習,多念點書,可以考上大學那最好了。即便以後沒機會去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如果有可能,我也希望你可以努力,自己掙錢養活自己,哪怕是打工,因為經濟獨立可以讓你擁有更多的選擇,不希望你和同村的孩子那樣過早的嫁人,老師希望你的人生可以豐富多彩點。(這邊女孩子太早嫁人的現象仍然很普遍)女孩子點著頭,不知道有沒有聽懂我的話。我還想說些什麼,這時上課鈴聲響了,她們匆匆忙忙去上課了,看到女孩離開時用手拭去淚水的背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那一節課,我總在想,我是不是再說些什麼,再做些什麼……

一節心理健康課後的反思

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同樣重要


後來我在同事的嘴裡得知。女孩家的這件事當時在這個莊子上的影響挺大的,幾乎每個人都知道,孩子的父親後來坐牢了,所以一直住在叔叔嬸嬸家。

之後,這個女孩看到我說出的那句“老師好”。眼裡都帶著光,而我卻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她而難過。

再後來,有一天我值周,在校門口檢查學生們是否帶垃圾食品進校,輪到檢查這個女孩,一邊檢查一邊叮囑她“多吃點有營養的東西,來學校帶點水果什麼的吃,不要吃垃圾食品,那對身體不好”。她笑著答應了,可是我卻有點難過,不知道該怎麼關心她才可以讓她內心的創傷少一點再少一點。

這裡的孩子們,相對於學習,可能生活更重要吧,很少有孩子在父母的疼愛下長大,學習上沒人幫助,生活上缺少關愛。遇到問題,沒有人可以傾訴,學校是她們唯一獲取知識的場所,而老師每天除了上課,批作業,備課,還要完成各種表冊,處理各種事務,因為精力有限,也有些因為根本關注不到這方面。更沒有專業的心理諮詢老師,為她們佈滿傷痕的心靈拭去陰霾。 不知道還有多少這樣的孩子,不知道還有多少這樣的家庭,只是簡單的希望,每一個父母都是經過深思熟慮才決定要孩子的,併為他提供必要的生活條件,能夠做到該有的付出。也只是希望,每個學校可以配備完善的教師隊伍,使得每位老師從業有''專攻''。願山區的每個學校''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在這裡,教育之路雖然道阻且長,仍願行則將至。


一節心理健康課後的反思

學校有些方面的活動開展利於孩子們的身心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