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公遠:車遲國鬥法原型,大唐第一仙師


羅公遠:車遲國鬥法原型,大唐第一仙師

長安,按《易經》“乾卦六爻”,據龍首原分為六條崗地,分別佈置宮城、皇城和寺塔和兩市108坊


大唐開元年間,中國的宗教最為繁榮昌盛,當時聞達於玄宗的道士有羅公遠、張果、葉法善;僧人有天竺來的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三藏法師。玄宗好長生之術,更喜歡佛道神通,偶爾讓仙師神僧法術PK,成為一時奇聞,羅貫中應該也是靈感於此,才寫出《西遊記》中的車遲國鬥法的橋段(竟然都是三個和尚對三個道士)。


羅公遠:車遲國鬥法原型,大唐第一仙師

道教在唐朝興盛,出現了大量的真人、仙師、天師宗立派,或隱居深山,或入朝為官,成一時之風尚。


羅公遠,晉朝時四川彭縣人,開元年間應召入朝時已四百多歲,容貌卻如弱冠少年,問起魏晉由來之事,對答如流,語境歷歷在目,恍若親見,由是甚得到玄宗讚許。

玄宗最信任依賴的是張果、葉法善兩個道士。張果即是後世傳說的八仙之一張果老,號稱通玄先生,有長生不老之術;葉法善祖上四代天師,到了他這一代更有越國公爵位。兩人正陪玄宗下棋,見一弱冠少年應召而來,就把棋子握在手心,讓羅公遠猜,羅公遠笑著答道:“二位仙兄手中空無一物。”兩人鬆手一看,握著的棋子已然無影無蹤,便不敢再小覷他。

玄宗大為驚喜,招來當時佛教密宗三祖之一的不空法師,與羅公遠鬥法。不空道:“我將陛下御賜的袈裟收於盒中,如他能從我眼皮底下將袈裟盜走,便是我輸了。”說完當即脫下袈裟收到盒中,又套上三層木匣,設“三昧耶壇城”法壇,將木匣置於壇城上,親自看守,更請出師父金剛智菩薩傳下的法燈照住靈臺,如臨大敵。張果、葉法善二人嘖嘖稱奇,更為羅公遠擔憂,玄宗見越來越有意思,心中雀躍不已。

羅公遠卻不著急,在大殿上悠閒的搭了個吊床,躺在上頭談笑自若,一點也不著急。時間一久,玄宗急不可耐,連連催促,羅公遠才樹冠正襟,盤坐壇城之前。

羅公遠盤坐端正,殿中頓時狂風大作,繼而凝成一股旋風,直衝法燈而去。不空默唸佛號,法燈上的光亮頓時猛烈起來,直衝尺許,白光耀眼,雖被旋風牢牢罩住,竟然火光不閃不弱,如固化了一般,巍峨不動。

如此堅持了一刻鐘時間,羅公遠額頭已經泛起了汗珠,原本寬鬆飄逸的道袍,也被汗水浸溼貼到身上。不空倒是憑藉的先師法器,又處守勢,略佔便宜,不甚費力。猛聽得羅公遠大喝一聲,手捏道訣,指尖便泛起一絲紅光,那股旋風猛地衝天而起,終於帶得法燈的燭光一陣晃動,漸漸滅了下去。

眼見著燭光如豆,馬上要熄滅了,忽見旋風怦然崩裂,又化作狂風四散而去,殿中帷幔獵獵作響,玄宗等三人更被吹得東倒西歪。狂風散去,殿中頓時死一般寂靜,所有人的眼睛都緊緊盯著法燈,只見原本要熄滅的燈光緩緩變大,又恢復了初時的光亮。

不空長舒一口氣,躬身宣了一聲佛號,再看羅公遠已然四仰八叉的躺在地上,滿身大汗,兀自笑道:“成了,陛下請讓法師開匣。”

玄宗忙讓不空打開銀盒。銀盒一開,眾人頓時大驚失色,袈裟已然無影無蹤。正在面面相覷時,羅公遠一把蓋上銀盒,大喝一聲,四人頓覺一陣清明,羅公遠道:“法師請再打開銀盒。”不空連忙打開,袈裟仍在盒中。

羅公遠笑道:“袈裟乃御賜之物,偷盜、丟失都是大罪,貧道豈能陷大師於不義,剛才只是使了障眼法,袈裟一直都在盒中。”

不空疑道:“我有師父的法燈,照定靈臺,你障眼法如何破得?”

羅公遠笑道:“大師的法燈著實厲害,方才我起的是風伯的巽風,又加了坎水,定住八方,竟也吹不動燈火。不過那法燈再厲害,也要用火油燃燒,我的風不是要吹滅法燈,只是加快火油燃燒,火油沒了,燈自然就熄了,諸位的神氣都定在了燈上,更是方便我施法。法燈其實早就熄了,諸位以為其復燃,也是障眼法。”眾人再看時,法燈油盡燈涼,已滅多時。

玄宗大喜,倍加禮遇羅公遠。


羅公遠:車遲國鬥法原型,大唐第一仙師

《霓裳羽衣曲》是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相傳是玄宗所作,用於在太清宮祭獻老子時演奏


轉眼到了這年中秋,玄宗與諸人在宮中賞月。羅公遠問玄宗道:“陛下可願一遊月宮?”玄宗大喜,羅公遠請下玄宗腰間玉帶,當空扔去,化成一座玉橋,直連天際。羅公遠請玄宗登橋,行幾十裡,來到一城下,四周精光耀眼,寒氣侵人,有數百位仙子白裙飄飄,搖曳生姿,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玄宗看著如痴如醉,問道:“這是什麼舞蹈?”羅公遠道:“這是月宮在排練瑤臺極樂之宴的霓裳羽衣舞,配的是霓裳羽衣曲。”玄宗便要上前觀瞧,卻見一個金甲天將迎面而來,羅公遠忙拉著玄宗順橋而回。玄宗意猶未盡,召來樂官,按照他記下來的聲調譜成了《霓裳羽衣曲》。

玄宗安排宮中女官,著月宮仙子衣裙,做霓裳羽衣舞,每日思慕。羅公遠見玄宗荒廢國事,常常抱怨道:“我帶三郎去月宮,是想讓他看看清虛聖境,心中仰慕這天地至理,能有所悟,不想卻整日消沉於靡靡之音,非人主所為。”時間久了,這話傳到玄宗耳中,玄宗大怒,更加上玄宗去了一次月宮後,冷落了武惠妃,武惠妃由此對羅公遠不滿,時常說他壞話,玄宗一怒之下殺了羅公遠。

過了五年,玄宗差內官輔仙玉到蜀中公幹,路過彭縣,竟然遇到了羅公遠,輔仙玉仰慕羅公遠神仙之名,多有請教,羅公遠託他帶一封信,一塊蜀地產的當歸給玄宗,道:“當年我去度化三郎,是想天下黎民免了這場劫難,不想三郎志不在此,可惜,可惜。”說罷不見了。


羅公遠:車遲國鬥法原型,大唐第一仙師

讖語出自《推背圖》第五象,安史之亂。


輔仙玉面見玄宗覆命,玄宗打開信,卻是四句讖語:漁陽鼙鼓過潼關,此日君王幸劍山,木易若逢山下鬼,定於此處葬金環。心中不明,問及張果,張果大驚失色,忙以年老歸隱山林;問葉法善,葉法善託詞要多花時日詳細參悟,追問下去便是默不作聲,玄宗似有所感,悵然若失。

若干年後,安祿山起兵反唐,兵鋒直指長安,玄宗匆忙出逃,帶著文武群臣和神策軍逃到劍閣時,羅公遠正在劍閣等候,衝著玄宗招手,玄宗這才恍然大悟:漁陽鼙鼓過潼關,此日君王幸劍山,正是說安祿山造反,皇帝逃奔蜀地,入劍閣;木易若逢山下鬼,定於此處葬金環,木易是個楊字,山下鬼是個嵬字,楊玉環命中當喪馬嵬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