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價格翻倍,豆粕上漲近200元

維生素一個月內價格翻倍,豆粕價格上漲了近200元/噸,無疑給飼料企業帶來新的壓力。

  • 文/ 農牧前沿 朱敬強


近期,維生素價格持續飆升,一個月內價格翻倍,無疑給飼料企業帶來新的壓力。

因“新冠”疫情全球暴發,各國採取包括工廠停工、交通中斷、封城在內的嚴格防控措施,由於歐洲是維生素除中國外最重要的生產主產區,受疫情影響,維生素市場供應受到影響,價格出現大幅上漲,如維生素A由2月中旬310元/Kg漲至580元/Kg,接近翻倍,維生素E由二月中旬的60元/Kg漲至88元/Kg,漲幅接近50%。

事實上,春節過後,歐洲工廠和客戶曾擔心中國發貨問題,部分產品(維生素A、維生素E、生物素、維生素D3)報價大幅上漲,漲幅超過中國市場漲幅。然後最近幾日,海外部分國家疫情發展變化加快,確診病例增速達10000+人/日,境外工廠因疫情防控生產受限的風險很可能會繼續推高價格,國內外工廠本週已經開始暫停發貨或者放緩發貨節奏,加之維生素下游庫存較少,維生素市場價格還有進一步上漲的趨勢。


維生素價格翻倍,豆粕上漲近200元/噸!料企迎壓,飼料或再漲價?


維生素價格翻倍,豆粕上漲近200元/噸!料企迎壓,飼料或再漲價?

圖源:秣寶網


目前,中國的疫情尚充滿了境外來源和內部反覆的挑戰,而境外國家情況更是複雜,3月15日,張文宏醫生髮文預測“本場疫情在今年夏天結束基本已經不可能”。維生素價格後期將如何發展?農牧前沿特向秣寶網CEO、博亞和訊資深分析師周剛宏瞭解情況。


周剛宏認為,部分維生素價格預計今年整體會呈現上升態勢,不過因很多企業在春節後已經採購了維生素,近期需求量有所下降,交易會有所減少,所以不排除4月份部分品種價格會出現波動。“維生素A和維生素E應該不會出現大的向下波動,基本都會成持續上升趨勢。”周剛宏表示。

為什麼“新冠”疫情會對維生素的價格影響那麼大?據農牧前沿綜合諮詢瞭解,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 維生素的生產鏈高度分工明確。如果其中一個小環受到影響,也會影響整個生產鏈。例如,維生素A包被需要的明膠因疫情影響企業開工延遲導致供應減少,使得維生素A供應也隨之減少。


2、 維生素生產高度集中。全球70%的維生素在中國生產,餘下的30%幾乎可以認為在歐洲巴斯夫(BASF)和帝斯曼手中。如果歐洲疫情非常嚴重,巴斯夫或帝斯曼維生素生產工廠停工或減產,維生素供應驟降勢必影響價格,尤其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E。


3、 “新冠”肺炎疫情阻斷國際間物流運輸,物流成本上漲。歐洲尚未爆發疫情前,中、歐洲間的貨運航班就已經顯著減少,貨運成本飆漲,隨著歐洲疫情愈發嚴重,兩地之間的貨運航班或進一步減少,貨運成本還將有望持續高位運行。


4、 市場信息不對稱,容易被炒作。3月8日,巴斯夫(BASF)路德維希港南部廠區有一名員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其相關同事被隔離,巴斯夫(BASF)也表示將配合衛生部門採取進一步防控措施。作為主要生產商,這會市場被認為存在維生素A、維生素E等供應風險,故而推動價格上漲。

整體來看,部分維生素產品價格也將會持續穩定增長或者穩定維持在較高位置,這對需要大體量採購、經營利潤率低的飼料企業而言是非常敏感的,加之近期豆粕價格上漲了近200元/噸,飼料或再次迎來漲價潮。

維生素價格翻倍,豆粕上漲近200元/噸!料企迎壓,飼料或再漲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