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母親成為全球最年輕總理?從5個方面看芬蘭教育的祕密

來源丨阿依達(ID:gh_8ed685b7b289)作者:金穆蘭


推薦丨小多少年時(ID:xiaoduoui)

現年34歲的桑娜·馬林

在最近一次的選舉中當選芬蘭總理,

成為全球最年輕總理,

也是芬蘭歷史上第三位女性總理。

當全世界為這位

年輕女總理的性別和年齡驚呼時,

芬蘭人表示早已見怪不怪。

從這位新晉總理的身上

反映出芬蘭教育的哪些可借鑑之處?

今天的這篇文章或許能給我們提供答案。

34歲母親成為全球最年輕總理?從5個方面看芬蘭教育的秘密

當全世界為她的 34 歲年齡,女性性別和美麗容顏驚呼時,芬蘭人一如既往地把其“精芬”氣質表現到極致,悠悠淡淡地飄出一句,很順理成章啊,不過是水到渠成罷了。

作為一個在芬蘭生活了近二十年的教育從業者,今天不談總理的當選過程,而是想從我個人的角度,就她當選總理這一現象看芬蘭教育與文化,我看到下面五點。

34歲母親成為全球最年輕總理?從5個方面看芬蘭教育的秘密

少年擔當,來自教育賦能

儘管總理自己表示,她從沒想過自己的性別和年齡,但 34 歲擔任一國之首,成為全世界最年輕的在位總理,著實驚到了地球人。

英國媒體報道下面有人發出感嘆:我們國家 34 歲的人有可能還無法獨立承擔自己的生活,別談挑起一國之首的重任了。更何況總理還是位一歲小嬰兒的母親,家庭生活之餘乾乾總理的活兒。

34歲母親成為全球最年輕總理?從5個方面看芬蘭教育的秘密

▲ 總理推著嬰兒車上國家議會

這樣的現象發生在芬蘭,確實有其社會基礎。因為芬蘭教育從孩子零歲起,就一邊讓其擁有足夠的愛,擁有快樂的童年,一邊又讓其為儘早獨立做準備,讓每個孩子都覺得,只要 TA 想,TA 就能改變世界。

而且,芬蘭的幼兒托育系統極其完善。我自己當初也是休完 10 個月產假回去上班,孩子九個月大就送去上幼兒園了。

芬蘭父母、老師和社會對孩子好還不是一般的好,是幾乎寵溺的好。一土學校創始人,李一諾曾被問到 “你和一土對孩子這麼好,但是這個社會對孩子不是這樣的,這樣的孩子以後會不適應的。”

一諾直言不諱地回應道:

我覺得這是最大的笑話。讓孩子能夠應對不友好的,恰恰是孩子接受的無條件的愛和對自己的自信。

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如果我們認為真實社會會拿刀片割孩子的皮膚,你有兩種“準備”適應的方法。一是每天在家裡自己先用刀子割孩子的皮膚,另一個是讓孩子健康成長,身體好,有極強的恢復自愈能力。你覺得哪個方法更有效?

我想沒有人會選擇第一個吧。為什麼到了看不見的“刀子”,就想不明白了呢? 早期安全感和愛是很重要的。自我認同的缺失,只能讓應對挑戰更為困難。反而是得到了充分支持的孩子,不僅能更好的面對逆境,還會有信心和能力改變這樣的環境。

還有最重要的,我們教育孩子,不是為了適應社會,是為了讓這個社會變的更好,不是嗎?

芬蘭新晉總理這些年想的和做的就是,她的存在,怎麼能讓芬蘭,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正如大家讀到的那樣,總理並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離異的母親後來跟一位女性伴侶共同生活,她在一個彩虹家庭里長大成人。

但這並沒有導致她有自卑或被教育成:沿著牆角根兒走,小心翼翼地適應社會,不要成為眾矢之的。反而,這樣特殊家庭的教育,讓她更能尊重每個人的差異,讓她更有使命感,為每個人的平等和尊嚴努力爭取。

34歲母親成為全球最年輕總理?從5個方面看芬蘭教育的秘密

孩子們從小得到足夠的認同,無條件的愛,只會讓孩子們更自信,更容易坦然接受將來要碰到的委屈和挫折,或者說情商更高,不太會走極端和鑽牛角尖。所以,一諾上面的觀點是對的。

芬蘭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秉持著愛孩子,真正為孩子好的原則。愛孩子的同時,讓孩子從小就有邊界規則意識,樹立自我意識,表達自我的觀點,獨立做自我的決定,並承擔起該決定所帶來的後果。

如此原則,從出生起就貫徹始終,孩子成人之時,自然而然地獨立自信有擔當,而且愛家愛國愛社會。

34歲母親成為全球最年輕總理?從5個方面看芬蘭教育的秘密

性別平等

芬蘭女性平等參政古有傳統,早在 1907 年,芬蘭國家 200 位議員裡有 19 位女性議員,約為 10%。

1917 年,芬蘭獨立,女性獲得地方選舉權。

1991 年時,39% 是女性議員。2011 年,85 名女性,佔比 43%,到如今 2019 年時,93 名女性,佔比 47%,幾乎做到了平分半壁江山。

大家這幾天從刷屏的新聞裡也看到了,新總理組建的政府內閣,五個黨魁都是女性,且兩位 32 歲,兩位 34 歲,一位是 55 歲。換句話說,芬蘭新政府執政人員平均年齡 37 歲,而且全由女性組成。

34歲母親成為全球最年輕總理?從5個方面看芬蘭教育的秘密

▲ 政府內閣五黨魁


芬蘭的家庭,學校和社會把女性平等思想貫穿到每個細節。家庭裡,女孩受足父母疼愛不用說了。

學校的老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甚至刻意不用男孩,女孩的稱呼,而是泛稱同學們,學校和其他公共場合的衛生間也都逐漸變成不分男女的通用衛生間,學校裡的所有體育活動都是男女共同參與,不分男生球隊和女生球隊,更沒有默認或暗示男孩或女孩的專屬運動。

社會中,沒有男主外,女主內的論調,相反,北歐奶爸們現在都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芬蘭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家,爸爸每天陪同低齡兒童的時長超過母親的國家。

這樣高度的平等,有其歷史原因,更多的得益於其獨立自主的國民性格。芬蘭人推崇每個人自力更生。因此,彼此不給對方添麻煩就成了最高信條。男女戀愛雙方一邊卿卿我我,一邊 AA 制結賬的做法,在芬蘭卻是再正常不過了。

34歲母親成為全球最年輕總理?從5個方面看芬蘭教育的秘密

在這樣平等的關係裡,男性坦然,因為他充分尊重和信任女性能夠自食其力,女性坦然,因為她有能力自得其所,平等付出讓關係更純粹和持久。

芬蘭人一直為自己國家的男女平等感到驕傲。

芬蘭語裡的她和他,是一個詞,寫作 HÄN,唸作汗。芬蘭人甚至把這個詞作為芬蘭文化及芬蘭對歐盟的”禮物和貢獻”而向外輸出,還專門為此建立了一個網頁。

人稱代詞 HÄN 現在成了一個公平機會的代名詞,一個符號,代表和象徵著一個不以背景,性別或外貌膚色來定義任何人的美好世界。

就在我寫這篇文章時,中國剛發生了北大女生受男友精神虐待而自殺的事件。看到這樣的新聞,我是憤懣和痛惜的。

教育本該是啟迪心智,教人向善,教人為明的。堂堂 21 世紀的北大高材生,接受著最高學府的教育,卻還有著如此不明的思想。不想以偏概全,更不想拿個例來否定整體,我不遺餘力地推廣芬蘭教育 15 年,是真覺得芬蘭教育裡的文化價值基礎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大家都跟我說,芬蘭國家小,就是個熟人社會,更容易管理。但普世文化價值跟國大國小沒有太大關係,生而為人,男也好,女也好,都是值得被同等對待和珍惜的。

34歲母親成為全球最年輕總理?從5個方面看芬蘭教育的秘密

不迷信人設與權威

關於新晉總理的報道反覆頻率最高的幾個關鍵詞是:年輕,女性,靚麗。大家如此驚訝的潛臺詞是說,總理不是應該更有資歷些嗎?

至少應該是個 50 到 60 歲的吧,她從政七年就從市政府議員跳到了一國之首,這個履歷是否太沒權威了?或者應該是個男性吧?更或者說,總理怎麼可以如此美麗,這樣的靚麗美女應該是個模特,反正怎麼說都跟一國之首的人設差得太遠了。

34歲母親成為全球最年輕總理?從5個方面看芬蘭教育的秘密

▲ 新晉總理首次以總理身份參加歐盟會議

芬蘭就是這樣一個不迷信權威,也不迷信人設的國家。這樣乾淨純粹,眾生平等的文化,讓初來北歐的高曉松也自慚形穢,覺得自己內心醜陋和粗鄙。他說:“這裡的人不聊金錢,不聊地位,也不聊你讀過什麼名校。”

他曾充滿好奇地問當地人,為什麼這裡沒有美國那樣的常春藤名校?

北歐人說,“因為政府專門頒佈了政策,不允許大學之間拉大差距,如果有大名校的存在,年輕人就要拼了命地爭取進名校的名額,那就會導致他們從小沒有時間去娛樂,沒有時間去學畫畫和音樂……”

我也經歷過同樣的心理歷程。

我以前寫過,我曾拼命地學習和努力地工作,為自己取得一些世俗意義的成功洋洋得意。以為這樣能換得同事朋友和芬蘭家人的羨慕與高看。

可事實並非如此。

芬蘭人個個都埋頭苦幹自己的工作,過著自己的生活,扮演好 TA 在社會中的各種角色,以不給他人和社會添麻煩為最高準則。

當我為自己創辦的事業風生水起而沾沾自喜時,我的芬蘭公婆更關心的是我是否有時間陪伴我的孩子們,平衡好工作者與母親的角色。

新晉總理和芬蘭民眾顯然沒有被任何人設或權威限制住。總理去年才晉升為母親,她和孩子的父親還沒結婚,她自己的母親是同性戀,她從政資歷 7 年,她 34 歲,她是女性,她很美麗。

這一條條事實讓她似乎跟總理人設漸行漸遠。但如果看看,她想服務民眾的從政初心,她努力工作,她善於溝通,冷靜行事,思路清晰,作風果斷,總能找到有效解決辦法的素質,是不是又很適合做一個多政黨國家的領導人?

芬蘭教育是平實溫暖的,老師和校長平易近人,一切以孩子幸福學習,做最好的自己為導向。

34歲母親成為全球最年輕總理?從5個方面看芬蘭教育的秘密

芬蘭的教育官員更是扮演好人民公僕,為人民服務的角色。家長跟孩子的關係更是親近調皮的。孩子從小就沒有被灌輸”權威”的概念。

對國家領導,對偶像可以是尊敬的,仰慕的,但芬蘭人打小就知道,不管這些人多麼高位,多麼著名,TA 們跟我們一樣,都是真實的人,一樣要處理好自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樣要努力學習,練習和工作,才能達到今日的成就與地位。

這樣長大的孩子不僅不會盲目崇拜,不會迷信權威,TA 們自己努力上進,在某個領域成為翹楚之後,更能平常心看待自己的成就,且願意幫助他人,提攜後輩。

在芬蘭 20 年,感受到了芬蘭教育的包容和平等,讓我有信心面對所有挑戰與權威。

在大學工作時,可以跟校長意見相左。在市政府工作時,可以跟市長陳述自己不同的觀點。現在創業,仍然可以享受到來自各方的支持與提攜。

作為一個小小的初創公司,當我需要幫助時,我可以跟芬蘭企業界的大牛預約時間,當面聆聽 TA 們的經驗與指導,可以跟芬蘭國家上億歐元規模的國企談合作。

芬蘭的教育生態系統,創業生態系統都是正面的,積極的,鼓勵的,支持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實現自己價值的同時,更好地改變社會,為他人謀福利。

34歲母親成為全球最年輕總理?從5個方面看芬蘭教育的秘密

迴歸常識,關注本真

政府官員的本真是為民服務。教育的本真是育人,把孩子培養成能獨立自主且幸福生活的人。生活的本真是體驗和享受生命,不給他人和社會帶來麻煩,如果還有餘力,造福他人。

這些,芬蘭都做到了,芬蘭是一個活在常識裡的社會,活得通透的社會。

大家來芬蘭後,都注意到,這裡沒有不必要的繁文縟節,沒有多餘的粉飾與形式,沒有不可逾越的階級溝壑,有的都是再人性化不過的踏實平等與樸素高效。

芬蘭也是一個高度信任的社會,我一直都說,信任機制的社會要比法律機制的社會來得便宜與划算。芬蘭,就是把金錢幾乎不浪費在不必要的形式上,而真正用到刀刃上,取之於民,造福於民的國家。

芬蘭教育更是做到了迴歸常識,關注本真的教育。

34歲母親成為全球最年輕總理?從5個方面看芬蘭教育的秘密

以最新的 2018PISA 測試結果來說,芬蘭自 2003 年第一次參加,每三年一次,連續參加 6 次了,不僅成績一直世界領先,學習時間也一直是世界最短。

芬蘭教育足夠自信,所以,在明知道教育改革之後,PISA 成績一定會下降的情況下,芬蘭義無反顧,一如既往地執行自己的改革國策,因為這樣的長期效果是好的。

芬蘭人足夠自信,TA 們堅持做著自己認為正確的教育,有足夠強大的內心,讓自己的孩子們每天保有足夠的玩耍,社交和運動時間,幫助 TA 們擁有快樂的童年,玩耍的夥伴,親近的自然,把孩子們自由探索的好奇心,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無畏無懼地挑戰精神則如珍寶般呵護著,不容得任何侵犯與打壓。

而且芬蘭父母和老師從來不怕寵壞孩子們,每時每刻都給予 TA 們無限的愛,為 TA 們取得的每一個細微成績都由衷地給予最高最美的讚譽。最最難能可貴的恐怕是芬蘭父母的陪伴。

大家都說,時間是最寶貴的。芬蘭父母就把最寶貴的時間,花在陪伴自己最愛的孩子身上,這樣簡單的常識,這樣基礎的本真,高深嗎?

34歲母親成為全球最年輕總理?從5個方面看芬蘭教育的秘密

歡慶個性

芬蘭教育歡慶每一個孩子的個性,這一點,我反覆提。在我們還在提尊重孩子的個性時,芬蘭社會可以說是走得更遠一些,不僅僅是尊重,更是歡慶(Celebrate)每一個孩子的獨一無二。

在家庭裡,我們經常聽到父母感嘆說,“一個媽生的,咋就這麼不同呢?”既然孩子生來就不同,那我們為什麼不能順勢而為,因勢利導,而非要逆天行事,削足適履呢?

芬蘭如今在世界上,不論是經濟實力,政治影響力,還是教育力,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個只有 550 萬人口的小國,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芬蘭歡慶每一個獨立個體的個性,不僅僅是歡慶,更是鼓勵與呵護,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其多樣性,確保每個人的潛力能得以最大限度地發揮。

34歲母親成為全球最年輕總理?從5個方面看芬蘭教育的秘密

550 萬人確實不多,北京的一個朝陽區就能超過這個數。但當 550 萬人都高效工作,發揮其最大潛能,其向心的合力就不容小覷了。

新總理自己無疑是芬蘭教育和社會歡慶個性的結果。

她只有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才能心無旁鷺,一如既往地朝著自己理想的方向努力:沒有人潑冷水打擊,沒有不得已的因素讓其放棄,有的是鼓勵的母親,支持的學校,輔佐的同僚,還有一個安心在家帶娃,毫無男女偏見,只為她驕傲,做她堅強後盾的娃她爹。

34歲母親成為全球最年輕總理?從5個方面看芬蘭教育的秘密

國家教育的大環境固然重要,家庭教育的小環境同樣重要。當我考慮做一個新的決定,可以小至開始一個新的體育運動,大至辭職創業,芬蘭家庭都會積極參與做決定的過程,給予全力支持。

去年 2 月份決定辭掉政府公務員的金飯碗時,我有過掙扎糾結和擔心害怕。

我跟先生商量,他不僅言語支持,更是拿行動支持。他也於 2 月辭職跳槽,換到一份更高薪水的工作,完全擔起養家的責任。

他辭掉的是他工作了 15 年的單位,他以前從沒考慮過換工作,儘管獵頭三番五次找到他。

為了支持我,為了讓我安心創業,實現我的理想,沒有後顧之憂,他自大學畢業,正式工作以來,人生第一次跳槽了。

現在創業近兩年時間,失敗的經歷有,被嚴重打擊到的經歷也有,挑戰時時刻刻都有,在這樣的時刻,我難免會自責,難免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懷疑自己的個性是否適合創業,但每次從先生那兒得到的都是正面反饋,積極鼓勵,和毫無保留的支持。

他總是讓我覺得,不僅僅是我先生讓我覺得,是所有芬蘭人都會讓你覺得,你只要做自己就好了,世界因為有你而不同,世界因為有你而更精彩。

34歲母親成為全球最年輕總理?從5個方面看芬蘭教育的秘密

結語

雖然分別列出了芬蘭教育的五個特點,但細細想想,每一個又都互相關聯,彼此影響。

芬蘭教育做得最好的幾個因素恐怕就在這裡了。

你也許會說,芬蘭教育的成功因素之一是芬蘭的老師素質高,芬蘭最優秀的人都願意做老師。

沒錯,這個恰好也是芬蘭教育成功的結果和表現形式之一。

因為大家沒有世俗的成功觀念,大家不追求金錢,不攀比,不過度消費,有的是遵從自己的內心,樸素的生活,尊重孩子的選擇,歡慶孩子的個性,讓每個人都能各得其所,成為 TA 們想成為的最好的自己,如此良性循環,優秀的人願意成為人師,併為能輔佐年輕一代走向幸福生活而引以為傲,樂此不疲。

所以,在芬蘭,34 歲,靚麗女性,新手母親,未婚同居, 父母離異,母親同性戀,這些都不構成你成為一國之總理的障礙,只要你想為人民服務,想改變社會,並且堅持不懈,努力實現,你就會得到機會。

喜歡,就請您關注、轉發、評論~小編給各位讀者比心啦

34歲母親成為全球最年輕總理?從5個方面看芬蘭教育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