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如何練就出沉穩的性格?遵循4“止”原則,幫你提升領導魅力

何謂“止”?止,就是剋制、節制,與領導者的“十大德行”中的“節”有相似之處。《易經·節卦》上說,節的上半卦為水,下半卦為澤。二者合在一起,就表示:水流入澤內,有節制的作用。

因此,作為領導者,應制定禮節制度,注意禮儀修養,以節制自己的慾望,以德論行,節制自己的行為,使自己的言行“不逾矩”。

領導如何練就出沉穩的性格?遵循4“止”原則,幫你提升領導魅力

那麼,作為企業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又該怎麼樣來遵循“止”的原則?如何來踐行“止”的大義呢?筆者試提出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要止言

孔聖人早有教誨:“巧言令色,鮮矣仁!”還說:“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止言,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的含義:

其一是言不可隨便。止言不等於啥都不說,更不是裝聾作啞,而是不要不分場合、不分時間、不分情景地隨便說、隨便談、隨便聊、隨便議論。

其二,老子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就是智的意思。他告誡我們,聰明的企業領導者是在認真思考的基礎上才發表自己的見解的,話不必多,但要中肯,更要言簡意賅。而那些話多的人往往就是思考的很少的人。因此,企業領導者在情況不清楚的時候,最好“不言”,如果要發言,則必先知;在原因不明或者暫時沒有對策和措施時,最忌搶先發言、勉強發言,要發言則必先思。

其三是“行不言之教”。老子的這句話告誡我們:企業領導者不只是宣傳鼓動者,還應帶頭執行條例和制度,不但要抓好貫徹落實工作,還要注意“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您的行為就是“不言之教”。

領導如何練就出沉穩的性格?遵循4“止”原則,幫你提升領導魅力

第二、要止行。

止行不是不做事,而是要對所管的人、事、物等分出個輕重緩急來。《練兵實紀雜集·登壇口授》中說:“如竹之有節,節節而制之,以一管十,以十管百,以百管千,以千管萬,以簡馭繁之法也。”企業領導者和管理者應當效仿竹子這種中間空虛但因有節而直立數丈所不屈的風格,抓住少數的環節——竹子的節,對於其他部分則不要事事涉足——節之間的部分是空的。

領導如何練就出沉穩的性格?遵循4“止”原則,幫你提升領導魅力

第三、要止欲。

欲有兩大方面,一是物質欲,二是名譽地位之慾。戚繼光曾說過:“功名利慾,與心為敵無異於寇,能剿外寇卻不能攻心寇,不可省焉!”他進一步說:“去外寇易,去心寇難。”應當承認,人有慾望不但正常而且天經地義。但是,慾望絕不能過了頭。

老子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他還說:“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因此,企業領導者和管理者應當淡化物質欲和名利慾,這樣才能打破心靈上的枷鎖。另外,還有一個欲就是色慾,更應止行。

領導如何練就出沉穩的性格?遵循4“止”原則,幫你提升領導魅力

第四、要止怒。

老子說:“善戰者不怒。”又說:“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攻戰。”為什麼領導者一定要“止怒”呢?還是《孫子·火攻》中說得透徹:“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也就是說,怒了之後可以轉為喜,慍了之後也可以轉為愉悅,但是,國家滅亡了卻不可以再興,人死了也不可以再生。

於是,我們可以說,企業的領導者經常發怒,可能會以企業的利益甚至是命運做代價。止怒不等於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不發怒,只是說要在怒和不怒之間找到一個更為合適的“度”。

領導如何練就出沉穩的性格?遵循4“止”原則,幫你提升領導魅力

—編者推薦—

管理是什麼?管理的核心又是什麼? 只有不斷的精進自己認知水平,才能為企業贏得發展的契機!

如果您對管理感興趣,點擊左下方的【瞭解更多】 ,成為更優秀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