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是怎麼回事?

兒童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是怎麼回事?

清代詩人龔自珍有一篇文章《病梅館記》,說的是人們強行修理梅花的狀態,不讓它自然成長,比喻畸形的人才管理制度,是正常的人出現病態。這篇文章,對於現在教育孩子也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孩子一般有兩個成長期,一是3、4歲左右,孩子學會了說話,走路,知道了一些知識,有一點自己的見解,如果家長說話,他們可能說出自己的觀點,反駁家長,這本是正常現象,但我們給孩子扣一個帽子--逆反。到了13、4歲,孩子進入青春期,身體猛長但心智要稍微慢一些,但孩子往往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如果這時家長還覺得是孩子,處處讓孩子以自己的意志行事,孩子肯定會出現不同的看法,甚至很強烈,就是我們說得逆反。管教和逆反,就如同彈簧的壓於彈,彈的力量大不大,取決於壓的力量。

所以孩子沒有逆反期,是成長期。

陪伴孩子成長,就像管理梅花,管理小樹一樣,要順應天性,合理修剪,而不是處處壓制。從小壓制太厲害的孩子,往往兩個極端,一是沒有主見,什麼都順從,這樣的孩子大了,家長你不怕嗎?二是強烈的逆反,你說東,他去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