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江:短期大盤可能還要再跌兩百點

一、海外疫情拐點尚未出現

王永江:短期大盤可能還要再跌兩百點


海外新冠疫情新增在3月17日出現一次明顯回撤後,最近一週呈現明顯加速的態勢。尤其是截止3月22日晚間十點,意大利、美國、西班牙較5日前相比新增確診病例翻倍。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佈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3月22日6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達到303181例,死亡病例12950例,治癒91676人,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已經超過22萬。也正是因為新增加速,上週五晚間美股跌超九百點,創本輪調整收盤新低。在亞洲時段漲超3%的新華富時A50,在美盤時段大幅殺跌,完全吃掉了週五白天亞洲時段的漲幅,低於上週四收盤價。如果僅參照新華富時A50週五夜間的走勢,預計本週一A股大盤收盤可能會在2700點下方。


二、上週五A股的反彈跟上上週五有區別

王永江:短期大盤可能還要再跌兩百點


從收盤到開盤的漲幅而言,上週五的陽線實體相比上上週五的陽線實體差多了,如果僅從陽線實體來看,上週五應該比上上週五要弱。不過,上週五是3月11日以來,北上資金首次淨流入!有觀點認為上週五北上資金重回淨流入,與當日富時羅素將A股的納入因子由15%提升至25%引發外資被動配置A股有關。不過我們認為上週五北上資金重回淨流入,可能與海外市場恐慌暫時緩和有關。上週五美元指數是3月10日以來首次收陰,恐慌指數標普500VIX上週五也下跌了6.64%,這或許與此前海外新冠疫苗研發進程有關,也或許與部分研究機構公佈新冠病毒的抗毒“解藥”療效建議有關。不過這也正是我們認為市場預期再次發生不確定的重要原因。因為此前我們認為美股本輪下跌,跟海外疫情持續升級造成市場恐慌有關,所以大部分情況下恐慌指數標普500VIX與美股呈現負相關。但上週五恐慌指數和美股同步下跌,這為美股短期的下跌又增加了新的未知因素。所以本週接下來三個交易日,我們需要觀察,北上資金是否會連續三天淨流入A股;當恐慌指數標普500VIX與美股正相關後,是否會再次迴歸到以往的負相關。如果本週前三個交易日,北上資金維持淨流入,且恐慌指數恢復到與美股的負相關性,那麼A股極有可能在本週見到短期年後最低點;反之,如果北上資金依然呈現持續淨流出的狀態,或是恐慌指數依然上升,美股跌勢不止,那麼短期A股大盤大概率會受海外市場大跌拖累而擊穿2600整數關口。


三、短線操作策略


本週一建議穩健型投資者短線倉位繼續減持甚至空倉。上週的早盤中我們提到過,回顧A股近二十年的歷史,在超過一個月的反彈行情展開前,確立底部低點的K線,有近八成幾率是陽線收盤。而上週五雖然反彈,但其臨近低點2646是陰線收盤,這就意味著短期大盤大概率還有新低。而如果大盤短期還要創新低的話,依據對稱理論而言,相比周五收盤價,理論上大盤短期調整目標在2646-(2751-2646)=2541一線,如果再考慮慣性殺跌及2019年1月份2514的缺口,意味著後市大盤有很大概率會回到2510一線。


當然,所有的理論推算都是建立在當前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礎之上,如果未來海外疫情拐點來臨或海外疫區大範圍採取更加強勁的疫情防控措施,那麼全球股市股市隨時可能會見到短期底部。畢竟最近一週以來至少35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57次降息,多國利率回到歷史低位,這是一場全球化的超越2008年底的大規模貨幣寬鬆浪潮。一旦海外疫情升級造成的恐慌退潮,全球市場可能迎來強有力的上漲。


根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最新數據顯示,2019最高峰時包含北上資金及QF在內的外資持倉市值已經超過1.5萬億,與國內公募基金相持平。而當前,在市場底部尚未明確之外,我們永遠也無法量化這種海外疫情升級恐慌帶來的海外股市大跌會延續到什麼程度,而隨著海外股市的跌幅持續擴大,對A股的拖累越來越強。更進一步,在海外疫情爆發初期,部分海外疫區主導的產業受疫情影響產能減少,反而對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且復工率逐步提升的地區相關產業形成短期刺激。但隨著海外疫情疫區擴圍到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勢必會對全球更大範圍產業鏈形成影響,哪怕是疫情已經得到控制的地區,也可能會因為庫存生產資料消耗而上游產業鏈海外產能因疫情影響無法正常供應,導致本土產能恢復緩慢。


所以短期而言,我們依然維持3月12日建議投資者短線減倉甚至空倉後給出的量化止跌觀點,即A股大盤日線收盤高於5日均線,才意味著短期質地,次日開盤可以考慮積極進場參與反彈,只要這個信號沒有出現,短線建議穩健性投資者繼續輕倉甚至空倉觀望為主;短線激進型投資者,建議適度關注與新冠疫情相關的抗病毒概念股或疫苗概念股。


(信息來源於百瑞贏證券研究部王永江,投顧執業編號:A0840616100002,信息僅供參考,據此操作,風險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