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天吃遍中國】第22天 新疆 和田(一)

新疆篇引言

南疆味道第一槍

幾乎沒有人會質疑新疆的美,也少有人會質疑新疆的食。要感謝這些年在東部城市遍地開花的新疆菜餐廳,讓更多人知道了饢、抓飯、大盤雞、椒麻雞、丁丁炒麵等新疆飲食的存在和其大概的味道。至於吐魯番的葡萄、庫爾勒的香梨、阿克蘇的蘋果等美名,也早已傳遍了千里。

  新疆的飲食從總量上說並不龐大,這些被新疆餐廳傳出去的食物和聲名遠播的特產基本已能佔個三四成,但那剩下的六七成,又何嘗不讓人垂涎欲滴?新疆之食大體可以按地域分成三類,一是以喀什、和田為代表的南疆風味,二是以伊犁州為代表的牧區風味、三是以烏魯木齊為中心加上週邊城市所代表的的北疆風味(大混雜)。這也對應了我此次探索的路線,從南疆到伊犁最後到烏市。

  那麼,你準備好了嗎?跟我一起,用12天的時間,吃新疆。

【555天吃遍中國】第22天 新疆 和田(一)

新疆航拍

正文

和田,歡迎我的,竟是空氣汙染指數破500的揚沙天氣。我的小拳拳已經舉起。

  眼睛一眨就關住幾粒沙,嘴巴一閉就吞下一口沙,再來一陣大風,直讓人驚悚地在飛沙中狂跳芭蕾舞。

【555天吃遍中國】第22天 新疆 和田(一)

和田城區

可是當地人全不當一回事兒,仍自顧自地走著、說著、笑著,也鮮見用口罩或面紗將自己與這粗糲世界隔離開來。這無形中是種莫大的鼓勵,我加快腳步趕往酒店,在辦入住時噠噠噠用手敲著檯面示意前臺動作快一點,拿到房卡後飛也似地衝到房間放下行李,然後飛也似地拿起相機衝出酒店,開始覓食。

  眼裡突然一閃光,健步如飛地就走向了第一個食處。拿起的小拳拳倏地放下了,你瞧,吃貨就是這麼沒出息。

【555天吃遍中國】第22天 新疆 和田(一)

烤包子


【555天吃遍中國】第22天 新疆 和田(一)

烤包子

以一個烤包子作為新疆飲食之行的開場再合適不過。這種食物早已遍佈全疆,但沒有新疆人會否認,南疆的烤包子才是最地道的。

  烤包子是在饢坑中烤制而成的,一面是成拱形的焦黃色,而另一面則是扁平的灰色(偶爾帶點饢坑的壁灰)。可別看它這鼓起的可愛模樣,烤包子硬度非常高,對牙口不好的人來說可算得上是噩夢。但若你能用銅牙鐵齒破了這壁,一場味覺的大戲就在口腔裡開始上演了。

  焦黃的那層表皮酥脆難擋,內裡非常綿密緊實,接近冷卻的饢的口感,再用力往下一咬,羊肉的油香氣噴湧而出,這碩大的肉餡兒一點也不含糊。就這麼一口一口“艱難”品咂著,那焦香、面香、肉香交替登場。沒錯,這就是新疆!

  更重要的,烤包子個頭頂大,一個頂飽,兩個頂撐,三個頂趴!

【555天吃遍中國】第22天 新疆 和田(一)

飽滿的羊肉餡


【555天吃遍中國】第22天 新疆 和田(一)

涼粉


【555天吃遍中國】第22天 新疆 和田(一)

涼粉

三番五次經過涼粉攤,最終耐不住這綠油油的誘惑而坐了下來。從口感上說,白涼粉與其他地方常見的涼粉無太大區別,但這用豌豆粉製作的綠涼粉可就大不一樣。粉質非常緊密,需要用口腔一抿才能分離,而綠粉的表面是一層偏硬的皮,竟帶有幾分爽脆之感,這是其他涼粉不會有的。

  和田的涼粉常用一個袖珍的碗盛著,白綠兩色各來幾條,在加上涼皮、豌豆、蘿蔔絲,調上辣椒和醋,口感多樣,味道酸爽微辣。怪不得總想著吃了一碗還來一碗。

【555天吃遍中國】第22天 新疆 和田(一)

酸奶粽子

中國粽子食譜中的又一員——酸奶粽子。放涼的白粽子放入碗中,調上糖漿,再倒上一些不太粘稠的酸奶,酸、甜、糯與奶香此起彼伏互不搶風頭,就像是炎炎夏日站在海邊一陣酸甜味的清涼海風吹拂而來的舒爽。

  轉瞬之間碗已見底,竟萌生了用舌頭將塑料袋上粘住的糖漿與酸奶舔舐乾淨的想法,忙將這念頭扼殺在了搖籃裡。

【555天吃遍中國】第22天 新疆 和田(一)

冰渣酸奶

這是南疆獻給炎炎夏日的一碗簡單甜品。從一塊巨大的冰磚上用刀刨下冰渣,加入酸奶與糖漿,就是一碗冰渣酸奶。由於冰渣並非機器打成的冰沙,呈現大小不一的顆粒狀,與酸奶糖漿混合後吃在嘴裡嘎吱作響,張開嘴能直哈出一口寒氣。這一次不再只是海風吹拂,而是真的,縱身跳入了大海中。

【555天吃遍中國】第22天 新疆 和田(一)

炸雞腿

如此沒有創意的食物?可這是在南疆,我相信它絕不一樣,事實證明並沒有錯。

  灑滿了芝麻的雞腿變得更加誘人,彷彿隔著空氣都能感受到那咯吱的脆感。咬下一口,酥脆難擋,瘋狂掉渣,雞肉帶著自然的清油香和淡淡的鹹味。穆斯林的飲食一向不注重過度調味,這種簡單又不失格的香味確實能給人帶來安心感。

【555天吃遍中國】第22天 新疆 和田(一)

煮玉米

本來沒有打算嘗試這過於平常之物,但看見街上十幾個賣煮玉米的小販排排坐著最終管不住蠢蠢欲動的嘴。玉米的汁水非常充沛,但沒有明顯的甜味,反而帶著更加濃重的穀物香氣,與其他地方的煮玉米確有不同。在南疆,天天大油大肉的飲食,能得以這樣簡單的粗糧的調劑,也未嘗不可。

【555天吃遍中國】第22天 新疆 和田(一)

無花果

我相信你見過無花果,但你大概沒見過和田的無花果。這泛著黃綠色的和田無花果形狀扁圓,像一個柿餅,與常見的花苞型無花果大相徑庭。吃上一口,甘甜的汁水灌滿口腔,並帶著更加濃厚的果香氣。在和田街頭賣無花果的小販雖有,但並不密集,每個小販售賣的量也不過三五幾層,所以我揣測這小玩意兒的產量應該並不高,今次被我遇上真實幸運。

【555天吃遍中國】第22天 新疆 和田(一)

和田蜜桃

在沒有親眼見到以前,我大抵也不會相信,深處沙漠之中的和田竟能出產這樣甘甜多汁的蜜桃。和田的蜜桃個頭極小,僅有一般蜜桃的三分之一左右大小,從顏色上也不討喜,呈略微慘白的青綠色。但當你咬上一口,蜜桃的汁水噴濺而出,濃烈的甘甜瘋狂外溢,你才明白,桃不可貌相,桃汁不可眼量。

  你瞧,吃貨才不會在乎什麼揚沙天氣呢。面對這連續不斷的驚喜、無法抗拒的誘惑,撲得一臉黃沙,也還是要啜個痛快。

  什麼?烤羊肉呢?何必心急,來到新疆,是不會讓你沒吃上個幾斤肉就放你走的,這才第一天,一切都會來的。

  至於和田玉嘛,既不能吃,也買不起。

  和田之食,明日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