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松:從“有為社工”到“給力社會”

2月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併發布重要講話。講話中,習近平主席強調了打贏疫情防控戰爭,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其中特別提出要“發揮社會工作的專業優勢,支持廣大社工、義工和志願者開展心理疏導、情緒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務”。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青年長江學者、教授、博導何雪松具體來談談如何理解“發揮社會工作的專業優勢”。

社會工作如何能更好地介入防疫工作中?

可以有哪些作為?

何雪松:社會工作者參與疫情防控,就目前而言處於一個輔助性的地位。當然我覺得應該爭取機會把社會工作納入到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公共衛生的應急管理裡面,有一個體制化的角色,這是我們要去努力的。

目前社工界在社區防控、資源整合、心理疏導和關懷弱勢群體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不過我覺得有兩方面的工作需要重點考慮。

首先我們要思考的是,特別是武漢,病亡的人非常多,未來對家屬關懷恐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方面我個人認為並不能簡單地把它理解為心理疏導去面對哀傷問題,恐怕有些家庭還有很多實際的困難,恐怕還有很多怨念和憤怒。怎麼去引領這個群體的心態和情緒?我感覺疫情解除之後,這是個大問題,這個方面是需要去思考的。

其次,就是中國人的健康行為問題。我們的行為要符合衛生健康的要求,這需要一個長期的社區教育或者公眾教育的過程,我覺得這個部分社會工作者是可以多做一點工作。從目前情況來看,公共衛生領域的人基本上也沒有人手來做這個事情,社區服務中心也沒這個人手。社會工作者要做,但需要注意怎麼樣去提升跨學科的合作的能力,要和醫生、公共衛生人士、應急管理人士有跨專業溝通到能力,怎麼來展現我們獨特的觀點、獨特的視角,比如說我們去評估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的時候,我們是生理、心理和社會幾個方面都進行評估。可能醫生看到的是身體,也會看到點心理,但不太會看社會的層面。應急管理的可能更多的是看到資源的問題、怎麼樣隔斷的問題,但不見得能回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裡面。


社會工作的專業優勢有哪些?

何雪松:優勢一:我們社會工作者是從生理、心理、社會綜合全面視角到視角來看待人,能看到更多的細節的需求和需要。如果有社工的納入到這些具體的安排之中,就不會出現網上那麼多性別議題的爭論。在應急管理方面,比如說在深圳,應急管理的預案是邀請社會工作者一起去做的,這個就很重要。假如封城這樣的應急預案,如果社會工作者參與一起做,就一定會充分關注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需求,還有很多特殊群體的需求。比如說家長被隔離了,小孩怎麼辦?子女被隔離了,老人家怎麼辦?這個時候就要有社會工作的專業服務。當然,武漢當時的情況也很特殊,防護物資嚴重不足,肯定要優先供應,社會工作者想出力也出不了。後來,武漢的社工做了不少工作。

優勢二:在於社會工作的群眾性,它一定是立足於基層的。我們比較善於在群眾中把大家都調動起來,因為一個好的社工機構要活下去,基本上必須要有群眾基礎,所以我覺得這方面是我們的專業優勢。

優勢三:社會工作是和科學研究結合起來的。但是目前來講,這方面的研究還不夠。為什麼社會工作者一開始會手忙腳亂,不知道做什麼,因為沒有完整的積累,這樣的事情在國際上知識積累也不是特別多,埃博拉有一點。從全球範圍而言,實際上在應對這麼重大的公共衛生應急事件上,社工的知識積累是有限的,有的是不同群體、不同場景的關聯知識。我覺得這一次疫情之後,我們是要好好總結,要把這些知識技能總結出來,這樣可以指導以後的實踐。

優勢四:我覺得這一次不錯的表現,就是線上線下的結合。特別在武漢,嘗試了線上線下的多層次的干預,是一個很不錯的嘗試,甚至可以說是個創新。因為我們社工教科書裡面的知識和技巧主要都是非互聯網時代的。這一次武漢的社工同事能發揮作用的核心還是線上加線下。這是我們感覺已經出來了一點東西,如果能把它總結出來,還是不錯的。

優勢五:價值觀。社會工作是強調價值觀。這次疫情暴露出不少價值倫理的問題,特別是簡單化地汙名,排斥、歧視和社會達爾文主義,我們都要堅決反對。

總體我們還是要看到社會工作還在輔助性的位置,這個我們還要有清醒的認識。


社會工作專業強調人與社會的關係

應該如何理解中國特有的“社會”?

何雪松:社會工作聚焦社會,涉及到如何理解“社會”的問題,這個”社會“到底是什麼呢?中國語境下的社會,恐怕與西方的理論有點不一樣,比如說,國內的很多社會組織就是黨和政府培育發展起來的,這是一個基本的政治脈絡。所以我有個說法,叫“政府有為”、“市場有效”和“社會有力”。

政府有為,面對疫情,黨和政府的領導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不作為的和亂作為的,都是有問題的,對此網上的討論已經很熱烈了。市場有效,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很多電商、物流和互聯網平臺擔當了這樣的責任,其效率是某些組織不可比的。除了政府和市場之外,社會有力是不可或缺的,我一直倡導要建設有力的社會。社會越是有力,面對疫情就越有韌性,就越是能夠更為從容地面對挑戰。這裡的“有力”包含三層意思:活力、平衡和團結。

首先是活力。一個社會的活力,就體現人人有責、人人盡責。每個人都是參與者。大家捐錢、捐物或做志願者,以不同的方式積極參與抗擊疫情。一個快遞小哥幫助金銀潭醫院的醫護解決了吃飯等實際問題,這就是社會活力的體現,非常了不起。很多人在認真反思,我們應該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如何才能避免類似的事件重演?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一定是每個人都願意發聲、願意參與、願意反思的社會。

再次是平衡。我們可以觀察到的是,社會輿論對為官不為、官僚主義、形勢主義等現象都給予了尖銳的批評,這就是社會保護機制。比如歧視武漢的問題,很多地方迅速地做出了輿論的反應,有了武漢人專門居住的賓館。平衡就是為了更好地保障“政府有為”和“市場有效”,這樣的力量不能削弱,只能加強。

第三是團結。我們看到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國團結氣象,也要更加鮮明地反對歧視和排斥。任何人的權利和尊嚴都應該得到保障,簡單粗暴地對他人進行汙名化就是“社會的暴虐”,這文明社會不應有的現象。越是在面對挑戰和困難的時候,越是能看到一個社會的底色。我們需要,推進包容、共享,減少排斥、分隔。

我認為要有完善有效的應急體系,一定要“政府有為”、“市場有效”和“社會有力”。社會工作也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特別是要與政策制定者、公共衛生工作者、醫護人員一起合作,形成跨學科的力量,這樣才能更好地回應這樣的挑戰。


文稿彙總/上海市社會工作者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