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在兒子面前換衣服,兒子:媽媽我們怎麼不一樣,媽媽悔不當初

在每個家庭中,照顧孩子最多的就是媽媽,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最親密的的人就是媽媽。

但是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就會出現一些令人尷尬的事情。

媽媽在兒子面前換衣服,兒子:媽媽我們怎麼不一樣,媽媽悔不當初


記得去年夏天,和閨蜜阿玉一起去洗浴中心放鬆放鬆,因為我們兩家孩子的出生日期只差一個月,她家是男孩,我家是女孩,年齡相仿所以我們倆經常會相約一起帶孩子出去玩。

我們一起來到我家附近的洗浴中心,換好鞋之後我們就準備一起進入女更衣室,但是一位服務員卻攔住了我們的去路,服務員問阿玉的孩子幾歲了,因為洗浴中心有規定,4歲以上男童是不能進入女賓室的。阿玉的兒子今年5歲了,按照規定是不能進入女賓了,但是今天只有我們兩個人來都沒有帶爸爸,總不能讓孩子自己一個人去男賓啊,這誰能放心啊。

於是阿玉就跟服務員說,我們票都換完了,我家孩子也才5歲,爸爸沒來,總不能讓孩子自己去男賓吧,就通融一下,這一次讓我們進去吧。但是那位服務員依然堅持說不能然孩子進入女賓。於是阿玉就跟服務員越說越僵,最後發展成言語上的攻擊。

我們的這次相約最後也沒玩成,本來是尋開心的結果卻惹來一肚子起。相信很多男寶媽都經歷這樣尷尬的事情吧。

兒大避母這個傳統觀念,經常會被親情和親子關係給模糊,畢竟孩子是自己生的,也是自己帶大的,有什麼可避的呢?

媽媽在兒子面前換衣服,兒子:媽媽我們怎麼不一樣,媽媽悔不當初


一件讓媽媽尷尬的事情

臘八是一個5歲的小男子漢,是家裡的老二,也是被媽媽捧在手心長大的,母子倆也從來沒有分開過,吃在一起睡在一起,就連洗澡都是在一起的。隨著孩子年齡一年年的長大,很多人都勸過臘八的媽媽,臘八已經5歲了,對已經已經開始好奇了,該分開了,平時生活中也要注意避嫌,但是媽媽從來都是不以為意,孩子是自己生的才5歲能懂什麼啊,還會怪別人想的太歪了,時間長了,也就沒有人再勸她了。

直到有一天,臘八媽媽像平時那樣,在臘八的面前換衣服,結果臘八指著媽媽的隱私部位說,“媽媽,你那裡怎麼跟我的不一樣呢?”臘八媽媽聽見兒子這麼問,趕緊穿上了內衣臉漲的通紅,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非常後悔沒早聽別人的勸說,造成今天這種尷尬的局面。

孩子在3歲左右就已經對性別意識開始萌芽

會觀察爸爸和媽媽身體上的區別,並且隨著年齡的逐漸長大,也開始對異性的身體產生好奇。


媽媽在兒子面前換衣服,兒子:媽媽我們怎麼不一樣,媽媽悔不當初




父母在家該如何對孩子展開性教育呢?幾歲開始才合適呢?

首先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

當孩子向家長提出讓人尷尬的問題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因為覺得尷尬就避而不談或者是避重就輕支支吾吾,要正視孩子提出的問題,給孩子一個正面回答。讓孩子知道,這不是什麼難以啟齒的問題,是光明正大的事情。這樣孩子才不會因為想看看不著,想了解但是瞭解不到而不斷誇大好奇心。

有心理學家研究,孩子會性早熟,很多情況下就是因為家長沒有正面的引導,讓孩子在性啟蒙階段就開始跑偏,有可能會給孩子帶來錯誤的認知和行為。

其次、給孩子上一次特別的課

在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就會告訴孩子們,男孩和女孩是有區別的,上廁所的時候要區分出來,男孩不能進女廁,女孩不能進男廁。孩子3歲以後,就應該對孩子進行性啟蒙教育,讓孩子學會如何區分男孩和女孩,

讓孩子知道男孩和女孩之間不光外形有區別,就連行動上都是有區別的。如果這些內容孩子瞭解的晚了,可能會引起很多尷尬的問題,甚至可能會成為別人眼中的問題孩子。

讓孩子學會如何保護自己

社會中的人很複雜,很多人都是人心叵測,要儘早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可以預防很多危險的發生。

要告訴孩子自己的身體什麼地方是不能被別人侵犯的,像被衣服擋住的地方,如果別人想碰的話,就要及時躲開或者是大聲喊叫。如果依然被人摸了,就要及時告訴爸爸媽媽。

孩子大了很多時候爸爸媽媽都不在身邊,只有學會了自我保護,才能把危險防範於未然。

媽媽在兒子面前換衣服,兒子:媽媽我們怎麼不一樣,媽媽悔不當初


結語

在生活中,父母一定要記住“兒大避母,女大避父”,不要在異性孩子面前換衣服,也不要在異性孩子面前洗澡,上廁所也要記得關門,不要忽視對孩子的“性教育”,不然會發生讓人後悔的事情的,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