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車、停車難的問題解決不了,就難以有效拉動汽車消費

成為一個支柱產業,需要一定的規模,並且能持續地產出,持續地消費,帶動上下游其他產業發展。

堵車、停車難的問題解決不了,就難以有效拉動汽車消費

房地產理所當然地成為支柱產業,而汽車產業也符合上述特徵,成為事實上的一個支柱產業。


雖然汽車產業還達不到房地產的規模,但以其產業特點,在後續發展階段,比房地產更有前景,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堵車、停車難的問題解決不了,就難以有效拉動汽車消費

衣食住行玩涵蓋了生活的大部分需求,房地產解決了住的問題,順帶成為一款金融產品,滿足了增值需求,而汽車解決了行的問題,順帶著與玩對接,自駕遊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


在我國,如果和平均3人一套房,70年的產權,價值100萬元相比,一輛汽車平均價值10~15萬元,平均10年更換一輛汽車,這樣在70年內,需要更換7輛汽車,價值正好和房產相當。

堵車、停車難的問題解決不了,就難以有效拉動汽車消費

截至2019年6月,全國私家車保有量為1.98億輛,100箇中國人中有18人擁有私家車,而日本100個人中就有55個人擁有汽車,美國100個人中有81個人擁有汽車,中國的這一數據也落後於巴西、墨西哥、伊朗等國家。可見我國的汽車產業發展空間巨大,前景廣闊。


產業規模方面,2019年汽車製造業營業收入為8.1萬億元,雖然和房地產15萬億相比還有差距,但也已經進入萬億級別的規模。


相比房地產,汽車產業的技術含量更高,所帶動的材料、製造、電子、能源等上游產業均在我國產業升級的範疇,前景更為光明。


拋開汽車產業對上游產業的拉動,單說汽車消費對下游服務業的拉動,就比房地產後期消費更為有效。


首先購車環節需要上繳購置稅、購買保險、上牌等,接著停車需要購買車位或者租用車位,目前一個車位20萬相當普遍,比一輛汽車都要貴,車位費大致1年也需要5千左右,開車上路需要加油,每年的油費需要8000左右,每年正常保養需要1、2000左右,如果再買一些汽車用品,又得花費千把元。6年後每年年檢和購置保險合起來需要幾百元至幾千元不等。這樣,除了第一次一次性地上繳購置稅、保險等費用以外,每年養車需要2萬元左右。更不要說有車以後的自駕遊對旅遊酒店的貢獻,相比房地產的後期拉動消費的作用來得更為持久和明顯。


單就買了車跑起來以後,就養活了汽配城、4s店、維修保養裝飾公司、洗車店、保險公司、停車位、加油站等大大小小的汽車消費周邊服務產業,可以說汽車對於消費的持續拉動作用明顯比房地產要高,這樣國家對汽車產業如此重視也就不足為奇了。


近日,針對近兩年汽車行業低迷,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汽車消費,雖然如此,且不說普通消費者的錢包問題,如果出門堵車,沒地方停車,就這兩個問題解決不了,消費者的購車慾望也會大打折扣。


如果買了車跑不起來,找不到地方停,誰還會去買車,給自己徒增煩惱。所以,想要拉動汽車消費,讓汽車產業真正起到支柱作用,最為關鍵的就是改善用車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