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談“財經第一網紅”李大霄,傳遞了什麼?

這個週末,“財經第一網紅”李大霄被約談一事在財經圈刷屏。

根據網傳的蓋有監管部門紅戳的《深圳證監局關於對李大霄採取監管談話措施的決定》文件截圖顯示,李大霄作為英大證券分析師,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公開發表言論提供證券市場投資分析意見,部分投資分析意見未能提供研究報告依據,未能充分遵循客觀、專業、審慎原則。以音頻形式發佈的證券研究報告未載明具備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的說明、署名人員的證券投資諮詢執業資格證書編碼等事項。

為此,深圳證監局認為,李大霄的上述行為違反規定,故對其採取監管談話措施,並要求李大霄於3月20日攜有效身份證到深圳證監局接受監管談話。

據業內不成文規定,證監繫統在處理針對個人的處罰信息時,綜合考慮到多種因素,並不一定都會在證監繫統網站進行公開。不過,據有關媒體記者從知情人士處證實,這一消息屬實。

其實,作為知名的業內人士,李大霄受到證監部門的約談是很正常的事情。作為粉絲量高達576萬的財經網紅,李大霄每天都在自媒體上公開發表言論提供證券市場投資分析意見,包括不停製造各種各樣的新名詞:“宇宙頂”“地球頂”“鑽石底”“嬰兒底”“兒童底”“少年底”“愛國底”“愛國牛”等,以及不久前還喊出“焊牢3000點”“築牢3000點地平線”等口號,這些觀點與口號確實“未能充分遵循客觀、專業、審慎原則”,存在深圳證監局所認定的相關問題。所以,李大霄被約談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约谈“财经第一网红”李大霄,传递了什么?

李大霄 圖據其個人微博

李大霄被約談一事之所以受到關注,究其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李大霄屬於財經第一網紅,其業內的關注度本來就高;二是李大霄自稱是A股市場的“最後一個多頭”,李大霄被約談,此事對市場的影響如何,這是部分投資者較為關注的。

雖然李大霄在2015年股市暴跌的時候也拋出過“地球頂”“宇宙頂”等觀點,但很快李大霄就“空翻多”,成為堅定的“多頭”,不論股市如何下跌,李大霄堅持“唱多”不變。也正是這種風格,成就了其“財經第一網紅”的名聲。

然而,李大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即容易招致打臉。李大霄通常用是比較原始的方式,除了製造一些新名詞,並沒有太多的含金量。比如,近期的“焊牢3000點”,甚至出現方向性錯誤,3000點沒有成為底部,反倒成為近期的頂部。根據這一觀點來操作的投資者恐怕要承擔不小的損失了。這種顯而易見的打臉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因此,監管部門認為李大霄“未能充分遵循客觀、專業、審慎原則”是合適的。

所以,就監管部門來說,約談李大霄,主要希望“充分遵循客觀、專業、審慎原則”,這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要遵循“審慎原則”,就是不要把話說得太絕,不要招致市場打臉,“打臉式”唱多並不能真正起到效果。唱多並不等於股市就會上漲,理性面對才是正道。

紅星新聞簽約作者 皮海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