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與黑》不僅僅是兩種顏色,更是對人性的剖析

《紅與黑》不僅僅是兩種顏色,更是對人性的剖析


導讀:如果他是一顆軟弱的蘆草,就讓他枯萎吧;如果他是一個勇敢的人,就讓他自己打出一條路出來吧。

01


今天讀完了法國文學家司湯達所著的《紅與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紅與黑》是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奠基之作。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是波旁王朝復辟,是一部集愛情、政治、心理、風俗為一體的小說。

本書中的“紅”色代表資產階級,象徵著流血、革命和軍服;“黑”色代表封建貴族階級,象徵著復辟時代黑暗而腐朽的反動統治。


主人公於連出生在法國維裡埃爾一個鋸木匠家庭,天資聰慧,相貌俊秀,青少年時期的於連是在父親老索瑞爾的辱罵及拳打腳踢中長大。

於連是一個自尊心強又自卑,清高又虛偽,敏感又自大,謹小慎微又膽大狂妄的矛盾個體。

他把拉丁文的《新約》和《教皇論》背得滾瓜爛熟,夜裡卻翻著拿破崙的《聖赫勒拿島回憶錄》激動不已。


而他的兩段戀情也是導致他最終走向悲劇的導火線。

02


文中多次描寫於連通過“梯子”走向兩位情人的房間,也暗含他走向封建貴族階級的途徑,是通過兩位情人一步步實現自己的野心和抱負。

第一段是與市長家德•瑞那夫人的戀情。他時刻察言觀色,對自己卑微的出身深感羞恥,骨子裡是不願承認和麵對自己曾是工人身份的自卑心,而他對於德•瑞那夫人的戀愛,也是急於藉此來對貴族階級實行的報復與征服,是出於對夢想和成功的渴望。

不過,本書中對德•瑞那夫人的形象、心理描寫是生動、充滿人性光輝。

第二段是於連與巴黎德•拉莫爾侯爵府瑪蒂爾德小姐的“頭腦式”戀愛。他的野心驅使他要佔有對方,並不惜一切代價。

在與瑪蒂爾德小姐的愛情中,於連愛瑪蒂爾德,因為她高貴迷人,征服她為他帶來自尊心的滿足;瑪蒂爾德愛於連,因為他身份卑微而思想尖銳,愛上他是一場偉大的冒險。糾結在兩人心中以至於短短一章中使他們分手兩次的是兩位高傲的年輕人對自己不斷的拷問:對方是否值得我的愛情?

那麼我也不得不思考,他們是真的愛對方嗎?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

直到生命的盡頭,於連才開始認真反省和思考自我,正視自己的情感,意識到只有德•瑞那夫人對他的愛才是真心的,而他最牽掛的人也是德•瑞那夫人。

回憶起當初他們在一起的所有時光,哪怕是最細微的動作、表情,現在回想起都彌足珍貴。他愛她,他要為了她活下去,可是他也要鬥爭,不能向封建貴族階級妥協。就算死,他也不能屈服!由此走向斷頭臺,走向毀滅。


從書中也可以看出,任何時代一個小人物的跌宕起伏都離不開TA所在的社會背景及其環境,當時的法國也不止一個於連這樣的人物,現在亦然!但願每個於連都能在找尋自己的路上,不迷失方向,衝出人生的牢籠。


03

另外,筆者還有幾點不是很成熟的感悟,願與大家交流探討。


第一,剖析人性是為了瞭解、認識人性的複雜,但絕不是以此來對付他人、玩弄他人。更不能以強欺弱,以大欺小。也不要通過輕蔑他人,來彰顯自己的“風度”。


本書在對人物的心理描寫上非常細緻,帶領讀者走進書中人物內心世界,也是通過心理描寫,讓讀者更好的認識以德•瑞那市長和德•拉莫爾侯爵等人為代表的貴族階級的虛偽、貪婪、冷漠無情、矯揉造作、裝腔作勢、枯燥乏味,同時刻畫出以於連為代表的平民階級的反抗、鬥爭等內心活動。

人性本就不止一面,人性是複雜的,為了獲得更好的資源,更好的生存下去,一些人不得不做自己嗤之以鼻的事情。但我認為,不論怎樣,都不能違反做人的道德底線和國家規定的法律法規。

第二,當你表達自己的觀點時,旁人會認為那是多麼荒謬,大膽,獨立……而我希望自己可以冷靜地看待世間的一切。同時,保持獨立思考和批判思維,敢於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


武漢封城以來,作家方方以一種日記體形式記錄武漢所發生的一切,讓全國人民知道武漢正在經歷什麼,而近期一位自稱是高中生的人卻給方方寫了一封《一位高中生給“方方阿姨”的信》公開信,TA認為方方應多歌頌、鼓勵、弘揚那些逆風而行的醫務人員等正面話語,而不應該出現太多批判聲音,揭露殘酷的現實。


隨後方方公開回復那封信,在《方方:那時的我們,就像今天的你們(3月18日)》一文中,方方說到:


孩子,你知道嗎?改革開放的前十年,幾乎是我自己和自己鬥爭的十年。我要把過去擠壓進我腦子裡的垃圾和毒素一點點清理出去。我要裝入新的東西,我要嘗試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我要學會用自己的腦子思考問題。當然,學會這些,是建立在自己的成長經歷、閱讀、觀察和努力的基礎上。

孩子,我一直以為這種自己與自己的鬥爭,自己給自己清除垃圾和解毒的事,只會在我這一代人中進行。意想不到的是:你和你的一些同伴,將來也會有這樣的日子。那就是,自己與自己鬥爭,把少年時代腦子裡被灌入的垃圾和毒素,清理出去。這個過程,倒是不痛苦,每清理一次,就是一次解放。一次次的解放,會把一個僵化麻木帶著鏽跡的螺絲釘,變成一個真正的人。

孩子,你聽得懂嗎?現在,我要把這一句詩送給你:“我也有過你們這樣的青春,那時的我們就像今天的你們。”

以上是方方寫得回信,我非常欣賞方方這樣平凡又偉大的作家,而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對每個人的感受和情緒的存在,應當予以尊重,而不是進行打壓、刪帖、封號、禁言等行為,畢竟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基於自由的表達和觀點交流,而不是基於對他人表達的鉗制。


第三,愛情是什麼?我也在思索中,愛情裡的兩個人應該是互相欣賞對方,給予對方支持,共同變成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利用對方,滿足自己的私慾、野心和抱負。


書中於連、德•瑞那先生、德•拉莫爾小姐等人在愛情裡皆有所企圖,以自己為中心,時刻想著自己的利益,自尊,而傷害了真正愛TA們的人。

當然,有一點我認為很重要:不愛請別輕易打擾別人。

04


最後,筆者根據主人公於連所生活過的三個不同地方,來分享一些原文片段及所思所想。

(一)地點:德•瑞那市長家


原文:我幹嘛不在這兒過夜呢?他自言自語道我有面包,還有自由。 即使在富凱家裡,也不如在這裡自在啊!於是他爬在巖洞洞口,雙手託著下巴眺望著遠處的餘暉在一道道的消失殆盡,他的內心從未像現在這樣暢快過,他感到他的夢想在飛,他的自由在飛,他的靈魂也在飛,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沒多大功夫,黑夜就覆蓋了整個山頂,他不得不離開山洞,繼續趕路,離開前,他起火把剛才寫的激進的文字全都燒掉了。

所思所想:一顆孤獨的靈魂寧願在懸崖上的小山洞裡過夜,自由地沉醉於夢想中,只因山洞可以使於連遠離一切,可以不必戴上虛偽的面具生活,可以保護自己。


從這裡我們能夠看出於連一直在苦苦地尋求自我,可想而知,他在證明自我存在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中遭遇了怎樣痛苦的精神折磨。而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每個人也常常在夢想和現實中迷失自我,一邊追尋自我,一邊向殘酷的現實妥協……

(二)地點:貝藏松


原文: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於連發現,在同學們的眼中,他是一個罪行滔天的人。因為他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張,而不是盲目跟從權力和權威。他常常後悔,要是當初選擇卡斯塔內德神父就好了。不過,對於自己的愚蠢,他已經有了深刻的認識。他常憤憤地想:“在這裡,知識和成績都是毫無意義的。憑此,雖然表面上能夠獲得他們的尊重,但背地還不知如何受到他們的嘲笑呢。幸虧我領悟得快,否則,說不準我的前程都要葬送在這裡了。”為此他努力地改變自己。例如,一週五次的數念珠禱告和唱讚歌活動,他都不再胡亂地敷衍過去,而是逼迫自己虔誠地完成。另外,他還嚴格審視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符合一個年輕的修士該有的風範。


所思所想:至此,於連意識到自己的努力和成績沒有起到作用,他開始努力朝另一個方向塑造自己,讓自己更加虔誠,更加虛偽。

為了在神學院更好的生存下去,於連不得不融入這種氛圍, 他明明是無神論者,卻扮演成虔誠的教徒,以博皮拉爾神父的賞識。陰暗的神學院把於連變成了偽君子,同時也刺激了他向上爬的野心。

是的,一切為了生存,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向現實妥協,而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才可以與不美好的事物作鬥爭。

(三)地點:拉莫爾伯爵府


原文1:這家人的內心深處有著太多的傲慢和厭倦。為了排解自己的煩悶,他們習慣於拿別人取樂。不過外人很難看出這種本質,只覺得他們始終是彬彬有禮的。

原文2:或許他的洞察力提升了,又或許巴黎對他失去了魅力,反正只要他停止工作,就會處於一種厭倦的狀態中。這是上流社會獨一無二的禮貌所帶來的一種使一切都變得枯燥乏味的結果。儘管禮貌令人讚賞,但當他變得等級分明、極其細膩時,就讓人察覺出它的矯揉造作。當然您可以批評外省人行為粗俗、缺乏禮貌,可是不管怎樣,他們在回答別人的問題時,多少會保有一些熱情。而在這裡,別人在應對你時,除了冷漠,剩下的便是嘲笑了。

所思所想1-2:這裡揭露了巴黎人和外省人的處世之道:前者是戴著面具的禮帽,枯燥和冷漠;後者較之前者,還算真誠。由此可見,越是上層,越虛偽,越陰鬱,這是復辟時代法國社會人情的真實寫照。

原文:“尊敬的審判長和陪審官們,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我以為我會懼怕死亡的來臨,會表現出我的軟弱,會跪地求饒。但是,我並不打算請求任何原諒,我想直面我的死亡。德•瑞那夫人對我恩重如山,我卻恩將仇報,有預謀地對她進行槍擊,我應當被判處死刑。即使我今天的罪行不足以被判處死刑,但我看到有些人並不認為我還年輕而值得同情,他們仍想通過懲罰我來懲罰一個階級的年輕人。他們出生下層階級,備受貧窮的煎熬,卻有幸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敢躋身於有錢人引以為豪的所謂的上流社會之中。先生們,這就是我的罪行,因而更應該嚴懲,我在陪審席上沒有看到一個發財的農民,都是一些惱怒的資產者……”


所思所想:在審判庭上,主人公於連終於在臨死前發出了戰鬥的宣言!這一次,他站在普通大眾一邊,控訴了階級不平等,控訴了庭上所有的貴族,更是控訴了當時的統治階級,表現出了十足的挑釁的勇氣。

這是作者司湯達安排的人物最終發展走向,沒有和現實妥協,而是通過流血這一行為進行反抗、鬥爭,雖然主人公於連是一個小小的人物,但也給予更多青年人以力量和不輕易向現實妥協的決心。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