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治理能力,地方政府亟須答好四道“考題”

孫翊鋒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如何借“大考”優化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地方政府亟需答好四道“考題”:

——不斷提升應急決策能力。應急決策能力是指政府應對突發事件時能夠迅速地蒐集信息、研究對策並果敢地作出重要決策的能力,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尤其是公共危機治理能力,需在應急決策能力建設上下更大功夫。首先,要重塑應急決策理念,儘快走出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和片面維穩導向的思想誤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為應急決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其次,要理順應急決策機制,堅決維護決策機構在應急決策過程中的權威性和主導性,同時充分發揮信息機構、智囊機構、監控機構在危機決策過程中的諮詢、建議、監督等功能。再次,要建立健全突發事件和公共危機監測預警體系,使應急決策方式從突出應急反應向聚焦前瞻預警轉變。

——不斷提升政策執行能力。地方政府只有快速響應和科學決策,且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實,才能有效化解公共危機。第一,建立地區之間、部門之間政策執行的協調機制,在治理實踐中實現各部門、各地區之間的精準分工和高效協同。第二,要健全政策執行的激勵約束機制,把目標確立、任務分解、考核獎懲、監督檢查、責任追究等有機結合起來,形成政策執行強大推動力和剛性約束力。第三,要創新政策執行的方式方法,引入市場機制和社會力量、利用數字化工具以及運用法治方式等來提升政策執行能力。第四,要打造一支具有公共精神、家國情懷、治理智慧和執行力強的公務員隊伍。

——不斷提升依法治理能力。依法治理能力是政府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治理公共事務的能力。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應對和化解公共危機,是應急管理體系和應急管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誌。歷史經驗表明,越是危機時刻,越是緊要關頭,越是要堅持依法治理。首先,要針對此次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發力,並加強各個環節間的有序銜接,築牢依法治理的根基。其次,要加強緊急法治與常態法治的有效銜接,從夯實常態法治開始,對危機治理全過程的法治化問題進行系統謀劃,不斷提升地方政府在處置突發事件中的依法決策、依法行政水平。最後,要通過法治宣傳教育、法治考核等方式引導領導幹部樹立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導向,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

——不斷提升數字化治理能力。數字化治理能力是政府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治理公共事務的能力。在數字技術越來越普及的今天,必須充分利用這些技術手段來提升治理能力,進而增進國家治理整體效能。首先,要建立健全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進行政府治理的制度規則,並探索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社會組織、媒體等多元共治的新型數字化治理體系。其次,要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數據資源價值挖掘、加強數據資源整合、培養數字化治理的優秀人才以及加強數據安全保護等,構建數字化治理的支撐體系。最後,各級領導幹部要樹立“數字化”思維,增強利用數字化工具推進各項工作的本領。

(作者單位: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委黨校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